这是苍何的第 422 篇原创!
大家好,我是苍何。
本来周末,按理是要好好陪陪老婆孩子,
但刷视频号看到腾讯又发布了一款 AI 开发工具叫 CloudBase AI CLI。
作为一个野生 AI 科技博主,必须得一手体验,并给大家带来最新的使用教程。
我先把视频丢给元宝,让它先帮我总结下。
从总结来看,CloudBase AI CLI 是一款深度集成云开发的 AI 命令行工具。
有点类似我们之前分享的 Claude Code、 Gemini CLI、Qwen Code,主打的是 AI 终端。
你别说,自从 Claude Code 被无数开发者喜爱后,国内外一众大厂纷纷下场 AI CLI 工具。
就连马斯克的 Xai 上个月低也退出了 Grok CLI。
就连 AI 编程市场占有率 NO 1 的 Cursor 也被逼急了,出了个拿不出手的 Cursor CLI。
按理,腾讯没理由不跟上,这不 CloudBase AI CLI 就来了。
先给大家总结下 CloudBase AI CLI 拥有的能力:
1、 统一管理 - 一个命令管理多种 AI 编程 CLI 工具(包括Claude Code、OpenAI Codex、Qwen Code等),无需在多个工具间切换
2、多模型支持 - 支持内置和自定义各种大模型,包括 Kimi K2、智谱 GLM-4.5 等
3、一键开发部署 - 从代码生成到云端部署的完整流程,支持 Web 应用、小程序、后端服务
4、无处不在 - 可在任意环境中运行,包括小程序开发者工具、VS Code、GitHub Actions 等
相对其他 AI CLI 工具,我惹认为一个命令管理多种 AI 编程 CLI 工具和一键开发部署,还是有些特色。
特别是微信小程序,一键开发部署我还是期待值很高的。
整个的工作原理,我到他们官方文档截了一个图,看着比较简单。
说实话,这 2 个我认为比较有特色的功能,也是痛点,工具切来切去,可真够麻烦的。
下面,跟随我的脚步,来看看,CloudBase AI CLI 到底如何使用,以及实际效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验证它所谓的一键开发部署,我尝试整一些带有前后端的项目。
结合自己最近一堆收藏的痛点,做了个链接收藏小程序,可以添加任意链接,然后解析自动做好归类总结。
这个是用 CloudBase 做的小程序。
功能虽然不复杂,但是一个拥有前后端的完整项目,这其中呢,我使用了是 CloudBase 云函数,包括数据库也用的云数据库。
由于 CloudBase 可自动调用相关云 MCP,整个部署过程就显得丝滑,也就是在本地操控各种云资源,不需要本地装数据库,装后端环境。
相比较之前的小程序开发,快了不少。不过,怎么说呢,依旧有不少需要提升的地方,跨工具的调用并没有想象中丝滑。
下面,我将带你沉浸式感受一下这过程。
全程干货,可以收藏并狠狠点赞,哈哈哈。
安装 CloudBase AI CLI
打开终端,输入以下命令,如果是 windows 记得开启 WSL。
curl https://static.cloudbase.net/cli/install/install.sh -fsS | bash
使用,只需要选择一个项目文件夹,然后在终端中使用命令:tcb ai
然后选择默认使用的 AI CLI 工具,比如我选择:Claude Code
这里可以看到,在下载模板时,会进行 MCP 配置文件的修改,估计目的是为了 MCP 工具调用。
然后,就可以上手使用了。
但是就我使用了这么多 CLI 工具来看,应该缺少一个主题选择的步骤吧,哈哈哈。
配置 Claude Code
目前有 2 种配置选择,一种是自定义配置,需要配置 API KEY,另外一种云开发环境配置,可一键登录后自动配置。
为了省事,这里我就先选择云开发配置,然后就跳到腾讯云登录界面了,因为我此次项目是小程序项目,直接选择微信公众平台账户登录。
登录完后需要新建环境,好家伙,还得购买啊?但好在现在有优惠开发期免费,先白嫖着看看。
这里有个体验不咋顺畅,对于新用户第一次登录后,需要先新建环境,新建好后但终端却无法感知这个变化,这也就导致需要重新再登一次 CLI
然后会提醒授权下 CLI。
可以看到目前云上内置了 kimi 和 DeepSeek ,好家伙,我还以为会有 Claude 呢。
这里只能选择 kimi k 2 效果好些了。
接下来,可以下载不同的模版,加速开发体验,这里我就直接选择「微信小程序」这个模板了。(当然你也可以不下载模板)
一键开发部署微信小程序
据我对 Claude Code 的了解,开发的核心一定是在 CLAUDE. md 中,于是,我在项目中果然找到了这个文件。
可以看到这里 CloudBase 做了很多规则的定义,针对不同场景(比如微信小程序、web 应用、数据库)分别指向了不同的规则文件。
稍微打开看了下,定义了很多微信小程序开发规则以及云开发 CloudBase 平台知识和最佳实践。
换句话说,你以为的一键开发或者部署,其实都是后面有规则做了各种框定的结果。
从 CLAUDE. md 文件我还发现一个细节点,CloudBase 每次是从项目的 README. md 去理解需求的,有点类似项目中的需求文档了。
我本来想让 gemini 来写个需求文档,然后交给 CloudBase 直接处理,但那样感觉有点作弊的感觉了,哈哈哈。
于是,为了模拟正常用户,我还是选择了在终端中提问,我给的提示词是:
开发一款简洁、高效的微信小程序,让用户可以轻松地收藏、管理和检索散落在各处的链接,打造一个专属的、可随时访问的个人数字宝箱。
可以看到,CloudBase 开始列开发计划。
自动识别场景,然后给我确认是否理解有误,还可以增加补充说明。
接下来会创建需求和设计文档,这里我觉得比较重要,好好看看需求文档能减少后期的修改。
在设计文档部分,给我梳理了技术栈、系统架构、数据库设计等核心工作。
接着列了实施计划,包含开发、测试、部署等一些列任务。
不过这里,有个小疑问,假设我对这几个过程有要修改的点,我改如何修改?目前好像只能手动找到对应文件,然后去修改。
在数据库选择的时候,因为选择了云开发,会跳转到云开发环境的选择。
它会根据 MCP 创建一个个新的云开发数据库集合。
等到要开发页面的时候,突然卡了?怎么继续都不好使了。
于是,我只能重开,不过好在它能识别我当前任务,继续干。
看到它在疯狂调用 MCP 去云后台,创建云函数,我去云后台看了下,增删改查的几个方法都通过云函数的方式给我创建好了。
我发现,task 一般会中断,完成几个任务后,必须手动重新开始才能继续。
这个希望后面官方优化优化吧,太影响体验了。
特别是如果一旦有犯错,就卡着不动了。
咨询了下官方,说是可能用的人太多?让再加个 GLM 4.5。
嗯,替换成自定义的 GLM 4.5 后果然就不卡了。
替换方法:tcb ai --setup
好家伙,为这个卡顿问题,我试了好几次,这会总算通畅了。AI 一番努力开发后,还有一个环节是自检。
自检检查功能和 bug,相当于搞了个测试工程师,非常有必要。
最后项目完工,它说我一共花费 5 刀。
接下来运行这个任务,就可以直接在微信开发者工具中打开当前项目:
tcb ai -- "使用微信开发者工具打开当前项目"
或者直接在终端中输入:使用微信开发者工具打开当前项目
在微信开发者工具的终端也可以直接使用 CloudBase CLI,然后指向 Claude Code。
整体体验下来,云开发比本地开发优势明显,那就是不用关心本地环境,本地就可以操控云资源。
但对于沙箱环境来说,仿佛是个黑盒子,出了问题每次都需要调用 MCP 工具去查云函数的日志,修改也是同样调用 MCP。
整体体验下来 CloudBase 在微信小程序的开发丝滑,可使用 Claude Code,最好是用自己的 API,用云上的 K2,会卡的怀疑人生。
一个命令可以管理多种 AI 编程 CLI 工具,无需在多个工具间切换,我觉得是最大的我认为还不错的点了。
只是现在支持的 AI 编程 CLI 工具并不多。也期待后面能支持更多的工具。
好啦,以上全文 2670 字,25 张图,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用,可否点个关注,给我个三连击:点赞、转发和再看。若可以再给我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