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
面对蚊子普遍产生的抗药性问题,广东正积极探索新型灭蚊技术。中山大学张东京团队的“以蚊治蚊”项目备受瞩目,通过释放绝育雄蚊以及利用不吸血的华丽巨蚊幼虫捕食白纹伊蚊幼虫,旨在从源头控制蚊子繁殖。这项创新技术有望为人类对抗蚊子这一“最厉害的杀手”提供革命性解决方案,为终结人蚊之战带来希望。文章回顾了此前对五种前沿灭蚊技术的探访,并重点介绍了“绝育雄蚊”在广州的实践。
🦟 广东蚊子普遍存在抗药性,传统灭蚊方法效果减弱。研究表明,广东,尤其广州地区的蚊子对常用的除虫菊酯和避蚊胺(DEET)等灭蚊剂已产生100%的抗药性,需要加大药量才能维持效果。
🔬 中山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张东京团队正推行“以蚊治蚊”策略,旨在从根本上解决蚊子抗药性问题。该策略包含两个主要方面:一是释放经辐照处理的绝育雄蚊,与野生雌蚊交配后使其后代失去繁殖能力,从而减少蚊子数量;二是培育不吸血的华丽巨蚊,利用其幼虫捕食白纹伊蚊(传播登革热的主要媒介)的幼虫,直接消灭蚊子的早期生命阶段。
💡 蚊子作为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新一代灭蚊技术的出现为彻底改变“人蚊之战”的格局提供了可能。文章提及了包括昆虫不育技术(如本篇报道的绝育雄蚊)、转基因技术、基因驱动技术、共生菌以及全民动员等多种前沿灭蚊手段,预示着未来灭蚊将更加科学和高效。
🌍 灭蚊技术的探索不仅限于理论研究,更注重实践应用。文章作者此前曾深入了解全球五种最前沿的灭蚊技术,并以广州的“绝育雄蚊”项目为首个实践案例进行报道,体现了技术落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决心。
8月17日讯,基孔肯雅热大规模流行之后,整个广东正在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灭蚊之战。清除蚊虫孳生地、使用杀虫剂等是目前防控传播的常见方法。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蚊子已经对各种灭蚊措施产生了抗性。有专家表示,“在广东特别是在广州,100%的蚊子都出现了抗药性”。目前最常用的灭蚊剂就是各类除虫菊酯和避蚊胺(DEET),蚊子已经对它们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药性,必须要加大药量才能够起到效果。面对蚊子的猖狂进攻,各种新型灭蚊技术也被派上场。中山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张东京团队近期正在开展“以蚊治蚊”:一边释放经辐照的绝育雄蚊,让野生雌蚊“绝育”;一边培育不吸血的华丽巨蚊,让其幼虫吞噬白纹伊蚊幼虫。蚊子是有史以来最厉害的人类杀手,新一代灭蚊武器的出现有望彻底终结人蚊之战。去年,本刊主笔袁越曾踏上寻访灭蚊新武器之路,深入了解全球最前沿的五种灭蚊技术(昆虫不育、转基因、基因驱动、共生菌、全民动员),第一站便是去广州领教“绝育雄蚊”的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