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前天 13:21
际华集团:亏损、被立案背后的资本困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际华集团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此举发生在公司股价异常波动之后。此前,公司公布了2024年巨亏42.28亿元的财报,并预告2025年上半年继续亏损。营收下滑、资产减值计提激增、主营业务承压,加之此前曾因未及时披露关联方借款及募投项目延期等问题受到上交所通报批评,此次立案调查被市场解读为对既往信披瑕疵的“升级处理”。尽管公司澄清未涉及脑机接口等概念,但投资者需警惕行政处罚可能引发的民事索赔。未来,际华集团需在监管调查、业绩下滑和资产减值等多重压力下,聚焦主业、剥离低效资产,并以透明度赢回市场信任。

🧰 **信息披露违规与立案调查**:际华集团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此次立案恰逢公司股价连续涨停的异常波动之后,并与公司2024年巨亏42.28亿元、计提各类减值准备31亿元的惨淡年报以及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亏等情况叠加,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此前,公司也曾因未及时披露向关联方提供借款、募投项目延期未履行程序等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受到上交所的通报批评。

📉 **业绩巨亏与经营困境**:际华集团2024年营收下滑至98.86亿元,净利润更是由盈利转为巨亏42.28亿元。巨额亏损主要源于地产项目滞销、存货跌价、应收款回收困难等原因导致的31亿元资产减值计提。同时,公司主营业务也面临挑战,包括主要客户招投标推迟、订单结构变化导致产能利用率不足,以及固定成本摊销高企等问题,即使发展新兴产业也难以完全对冲传统市场的萎缩。

📈 **股价异动与概念澄清**:在监管调查的同时,际华集团股价在短时间内出现大幅上涨,并被市场与“脑机接口”等概念联系起来。公司对此紧急澄清,表示其主营业务及现有产品体系未涉及脑机接口相关领域,并强调相关技术和项目属于控股股东的科研布局。然而,股价的剧烈波动和概念炒作,也为公司带来了额外的关注度和潜在风险。

⚖️ **潜在民事索赔与声誉风险**:随着证监会立案调查的展开,投资者需警惕后续行政处罚落地可能引发的民事索赔。根据现有司法解释,在特定日期前买入且此后产生浮亏的投资者已具备初步索赔资格,这可能导致公司未来面临新的赔偿支出和声誉损耗。

🚀 **转型挑战与信任重塑**:在多重压力下,际华集团面临着“瘦身健体”的严峻挑战。公司需要处置剩余的地产项目以回笼现金,在军品订单延迟和民品竞争激烈中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并修复因信息披露违规而受损的市场信任。能否成功克服这些困难,将决定这家老牌央企能否摆脱边缘化的困境,并用可验证的业绩和透明度赢回市场信任。

8月8日,一纸《立案告知书》让市值两百余亿元的际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际华集团”)际华集团成为舆论漩涡中心:中国证监会以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对其立案调查,时间恰好卡在股价连续两日涨停的异常波动之后,交易层面的狂热与合规层面的冷风同时袭来。

监管公告措辞克制,但叠加2024年巨亏42.28亿元、计提各类减值准备31亿元的惨淡年报,以及2025年上半年再预亏的最新预告,市场仍迅速以单日跌停回应。

立案调查撞上股价异动

公开资料显示,际华集团于2010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主营业务为职业装、职业鞋靴、纺织印染、防护装具及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际华集团8月8日晚间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8月8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目前公司各项经营活动和业务均正常开展。

若把时针拨回一年,际华集团的困境已有迹可循:其营收从2023年的115.61亿元持续下滑至2024年的98.86亿元,同期净利润更是从盈利1.82亿元骤降至亏损42.28亿元,资产减值计提规模暴增暴露经营风险。

2024年,公司因地产项目滞销、存货跌价、应收款回收困难等原因计提减值31亿元,重庆、长春“际华园”两大项目彻底终止被视为失血点,公司不得不在年报中坦言“对涉诉抵押资产贬值或无法执行部分继续计提减值”,并强调“聚焦主业、清理低效资产”。

然而,主业同样承压:主要客户招投标推迟、订单结构变化、审价因素叠加,导致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成本摊销高企,即使公司把新材料、单兵装备、消防应急产品包装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也难以对冲传统军需及职业装市场的萎缩。

7月11日,际华集团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为-8000万元至-6000万元,扣非净利润为-15000万元至-13000万元。

公司表示,业绩预亏的主要系重点客户上半年产品订单减少,导致营业收入降幅较大;因订单收入减少带来的产能利用不足,固定费用较高,毛利额下降影响了利润。

从军需龙头到巨亏泥潭

证监会此次立案并非公司首次因信息披露“触礁”。2024年11月,上交所就曾因“未及时披露向关联方提供借款、募投项目延期未履行程序”对际华集团及董事长夏前军、总经理、财务总监、董秘等多名高管通报批评。

根据上交所处分决定书,际华集团主要存在两项违规:一是公司未及时披露相关借款事项,且未在股权交割前及时解决相关借款事项;二是募投项目未及时履行延期的审议程序也未及时披露。

际华集团未及时披露相关借款事项发生在2023年。彼时,陕西际华园支付12.34亿元通过招拍挂购买土地用于开发建设,资金来源于际华集团对陕西际华园的借款10亿元。

但随后,际华集团将陕西际华园转让给控股股东的子公司,际华集团未在股权交割前及时解决相关借款事项,也未就控股股东关联方借款事项及时披露

今年1月,上交所再发监管工作函,要求公司就业绩预告事项作出说明,但直至立案前未见公开回应。市场普遍推测,本次立案大概率是对既往信披瑕疵的“升级处理”,焦点仍集中在关联借款、资产转让及募投项目延期等信息是否被隐匿或延迟披露,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业绩造假——毕竟一家已巨亏、无需再粉饰报表的公司,似乎缺少虚增利润动机。

耐人寻味的是,在监管利剑高举的同时,资金却在短期内疯狂涌入:8月6日至8日,际华集团股价从4元/股附近起步,最高冲至5.78元/股,三日涨幅逾20%,年内涨幅一度超过85%,成交量急剧放大,股吧里“脑机接口”“军工新质生产力”等概念喧嚣尘上,公司不得不紧急澄清“未涉及脑机接口相关业务”,控股股东亦表示“无应披露未披露事项”,仍未能阻止立案次日跌停板封单骤增。

原来,今年年中,国家多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培育2-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

在今年6月底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后,际华集团公告称,关注到了部分媒体将公司列为脑机接口概念,截至目前,公司主营业务及现有产品体系未涉及脑机接口相关领域。

实际上,脑机接口的技术与项目都属于“控股股东”新兴际华集团的科研布局,作为上市主体的际华集团并不参与,也未开展相关业务。公司也多次澄清“主营未涉及脑机接口”。

对于投资者而言,更需警惕的是后续行政处罚落地可能触发的民事索赔。根据现有司法解释,2025年8月8日收盘前买入且此后卖出或继续持有并产生浮亏的投资者,已具备初步索赔资格,最终获赔范围与金额将由法院裁定,这也意味着公司未来可能面临新的赔偿支出及声誉损耗。

而公司层面,能否在监管调查、业绩下滑、资产减值三座大山下完成“瘦身健体”,将决定其能否摆脱亏损的魔咒:一边要处置剩余地产包袱,回笼现金;一边要在军品订单延迟、民品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找到可持续盈利的新支点;同时还要修复因反复信披违规而受损的市场信任,任何一环掉链子,都可能令这家老牌军需央企继续滑向边缘化。

从昔日军需龙头到今日亏损与调查双重漩涡,际华集团的境遇为所有央企上市公司敲响警钟。眼下,公司能做的唯有配合调查、彻底整改、加速剥离非核心资产,并用可验证的业绩与透明度赢回市场信任。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际华集团 信息披露 立案调查 业绩下滑 公司治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