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前天 13:19
华为鸿蒙实现国产操作系统自主可控!央视:没有自主系统=被卡脖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华为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在央视《对话》节目中深入探讨了鸿蒙系统的发展历程与未来。他指出,当前国际形势对核心系统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拥有自主操作系统至关重要。华为历时六年,投入数百亿研发,鸿蒙开发代码量已超1.3亿行,并开源核心基础代码。鸿蒙5.0标志着其从依赖安卓内核的双框架体系,迈向全栈自研的自主可控阶段,所有应用将迁移至鸿蒙操作系统。尽管构建全新生态面临巨大挑战,但余承东坚信鸿蒙内核的先进性和对新技术的拥抱,将使其成为解决全端问题的唯一操作系统,并强调了责任到人的研发模式。

🚀 鸿蒙系统的战略意义:在国际形势下,自主操作系统是保障国家核心系统安全的关键,中国研究人员致力于研发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鸿蒙正是这一愿景的体现。

💡 鸿蒙5.0的关键突破:新版本实现了全栈自研,彻底摆脱了对安卓体系内核的依赖,标志着鸿蒙操作系统真正实现了自主可控,构建了全新的应用生态。

📈 研发投入与技术实力:华为在六年间投入数百亿研发费用,拥有超过1万名研发人员,鸿蒙开发代码量超过1.3亿行,并开源了核心基础代码,其内核技术被余承东形容为“领先于这个时代”。

🚧 生态构建的挑战与信心:余承东坦言构建全新的应用生态难度极大,并列举了多个失败操作系统的案例,但同时表达了对鸿蒙内核先进性和设计理念的坚定信心,认为其有能力解决所有端的应用需求。

🎯 责任到人的研发模式:在鸿蒙的研发过程中,华为实行了“责任到人”的管理方式,确保每一个模块和开发接口都有明确的分工,这有助于提升研发效率和质量。

快科技8月17日消息,日前,央视财经栏目《对话》专访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主题为“鸿蒙破局”。

今日,央视新闻官微发文称,没有自主系统=被卡脖子。

据了解,华为在六年中持续投入数百亿研发费用,每年投入超1万名研发人员。

目前,鸿蒙的开发代码量超过1.3亿行,并将核心基础代码开源。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夏虞斌指出,国际形势倒逼核心系统安全,做出中国自己的操作系统,是研究人员心里的愿景。

据2024年10月,华为发布原生鸿蒙系统HarmonyOS 5.0。

关于这一版本跟过去所有版本最大的区别,余承东解释:“以前的鸿蒙是双框架的体系,鸿蒙的应用都由安卓体系内核支撑。但鸿蒙5.0开始,所有应用都迁移到了鸿蒙操作系统。”

这是我国首个实现全栈自研的操作系统,真正实现了国产操作系统的自主可控。

“构筑一个全新的应用生态难度很大。”余承东坦言。安卓与iOS系统二分天下的态势已经持续多年,“它们的生态积累很丰富,积累了上百万个应用。”从Windows Phone、Blackberry(黑莓)、Sailfish(旗鱼系统)再到三星的Bada,余承东列举了数个系统的失败案例,也将鸿蒙的研发形容为“非常大的冒险”。

“但是为什么有笃定呢?”余承东总结,“鸿蒙内核的先进性领先于这个时代。我们敢于使用新技术,设计标准也按照新一代来。能用一个操作系统解决所有端的,全世界唯有鸿蒙操作系统。”

这一过程中,余承东表示鸿蒙“责任到人,每一个模块、每一个开发接口都有分工。”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鸿蒙系统 华为 操作系统 自主可控 全栈自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