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指南 前天 12:37
185亿!京东要收购欧洲“国美+苏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京东正酝酿一项重大海外扩张计划,考虑以22亿欧元收购德国消费电子零售商Ceconomy。Ceconomy旗下拥有MediaMarkt和Saturn两大品牌,在欧洲拥有广泛的线下门店和仓储网络。此次收购若能成功,将显著增强京东在欧洲市场的本地化运营能力、物流体系以及品牌认知度,符合京东“本地电商、本地建团队、本地采购、本地发货”的出海战略。尽管面临股权结构复杂等挑战,但京东此举显示了其深耕欧洲市场的决心,旨在复制国内电商的便利和效率,为欧洲消费者提供优质商品和服务。

🛒 京东拟以22亿欧元收购德国消费电子零售商Ceconomy,旨在深化其在欧洲市场的布局。Ceconomy是欧洲知名的电子零售商,拥有MediaMarkt和Saturn两大品牌,在欧洲多国拥有超过1000家线下门店和完善的仓储网络,这与京东的物流体系高度契合,有助于京东快速补强其在欧洲的物流网络和提升品牌影响力。

🚀 此次收购符合京东“本地电商、本地建团队、本地采购、本地发货”的出海战略。通过整合Ceconomy的线下资源,京东有望加速其在欧洲市场的本地化进程,变身为欧洲本地化零售巨头,并可能将国际电商业务占比显著提升,从当前的0.5%提升至1.8%。

📉 Ceconomy目前面临销售额下滑和公司估值下降的挑战,京东提出的收购价格对Ceconomy的管理层和部分投资者具有吸引力。尽管京东在2023年曾尝试收购Ceconomy但未成功,并放弃了收购英国Curry’s的交易,但此次重启谈判表明京东拓展欧洲市场的坚定决心。

⚖️ 收购Ceconomy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其高度分散且复杂的股权结构,涉及Kellerhals家族、Haniel家族、Meridian基金会和Beisheim基金会等多个主要股东。京东需要赢得这些关键股东的支持,交易才有可能顺利进行,否则存在搁浅的风险。

🌍 京东近年来在欧洲市场持续发力,通过推出“超级仓店”ochama、拓展配送服务、设立自提点和自提柜,以及在英国测试线上零售品牌“Joybuy”,都在加速其欧洲布局。京东致力于复制国内电商的“211当日达”服务标准,并推出了半托管业务,以差异化策略(聚焦华人市场、品牌商品、京东物流)构建全球电商生态。

京东在出海方面再次甩出王炸。7月24日,有消息指出,京东正考虑以22亿欧元(约合185亿人民币)巨资,收购德国消费电子产品零售商Ceconomy。Ceconomy已发布公告确认,正在与京东深入洽谈潜在收购事宜。6月,刘强东在一个小范围分享会上谈到,京东未来最重要的业务之一是国际业务,“我们在欧洲干了三年,现在欧洲的基础设施基本建成,还不够,还得再干半年,干到今年年底,明年才能开始营业。”
如今这记重拳,便是直指欧洲消费电子线下市场腹地。

1再度尝试收购“欧洲版国美+苏宁”

Ceconomy前身是德国零售巨头麦德龙集团(Metro Group)旗下消费电子业务板块,2017年分拆出来,成为独立上市公司。Ceconomy旗下拥有MediaMarkt和Saturn两大品牌,是欧洲家喻户晓的电子零售品牌,主要销售电视机、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线下门店超过1000家,遍布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13个国家,堪称“欧洲版国美+苏宁”。

刘强东曾表示,京东的国际业务战略是本地电商,本地建团队,本地采购、本地发货。收购Ceconomy显然符合刘强东的战略规划。对京东而言,吞下Ceconomy便有机会向欧洲本地化玩家蜕变。Ceconomy拥有庞大的门店与仓储网络,这与京东自身的物流体系高度互补,不仅能迅速补强其在欧洲的物流网络布局,更能显著提升品牌在欧洲市场的认知度。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际电商仅占京东整体业务的0.5%,而收购Ceconomy则可能将这一份额提升至1.8%。其实这不是京东第一次试图收购Ceconomy了。2023年,京东就尝试收购Ceconomy,但由于多重因素阻碍,最终未能达成协议。京东还在2024年考虑收购英国电子零售连锁Curry’s,但最终因种种原因放弃了该交易。

如今重启谈判收购Ceconomy,显示出京东拓展欧洲市场的决心。对于Ceconomy而言,被京东收购可以说是一个颇具吸引力的选择。截至2025年3月的上半年财报显示,在德国、奥地利、瑞士等核心市场,其销售额同比下滑约3.4%。公司估值也降至历史低位,2025年股价较2020年高点已缩水超过30%。而京东给出的价格,显然对管理层和部分投资者来说充满诱惑力。

然而,尽管双方都承认谈判已进入“深入阶段”,但目前仍未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其中的一大障碍,源自Ceconomy极为分散且复杂的股权结构,最大单一股东Kellerhals家族持股约30%,Haniel家族紧随其后,持股16.7%。此外,Meridian基金会和Beisheim基金会分别持有11.1%和4.8%的有投票权股份,另外,还有约36.3%的股份处于散户手中。据知情人士透露,京东正积极与Ceconomy的主要股东接洽。 但若无法赢得这些关键股东的支持,交易有可能搁浅。

德国《Handelsblatt》报道指出,一方面,有担忧被中资收购可能带来“控制权丧失”;另一方面,也有高管认为,“如果京东能带来平台、物流和流量能力,反而是转型良机”。

02本地化出海,要做“欧洲京东”?

京东的出海生意由来已久,早在2015年,其便推出对标阿里速卖通的Joybuy业务,然而由于业绩未达预期,最终在2021年停止运营。但这并未浇灭京东出海的决心。刘强东也不止一次公开表态,强调出海业务的重要性:“是否国际化,决定了京东未来的生死存亡。”京东发力欧洲市场,是近几年的事情。
2022年1月,京东在荷兰推出全新业态——“超级仓店”ochama,寓意是“令人惊叹的全渠道购物”。顾客可以在ochama自提点提取线上订单,也可以选择送货上门服务。

2023年10月,ochama宣布新增19个国家提供配送到家服务,包括卢森堡、荷兰、比利时等在内的欧洲24个国家的消费者,均可以通过ochama一站式购买食品、3C、母婴、美妆、家电等全品类商品。2024年欧洲杯期间,京东在荷兰上线“小时达”配送服务。同时,ochama还在荷兰、比利时、德国和法国设立了数百个自提点和超1000个自提柜,与当地领先的包裹服务商Viatim及能源巨头壳牌等商家建立合作关系,推广自提服务。

布局仍在加速。 今年4月,京东在英国伦敦低调测试其欧洲线上零售品牌“Joybuy”,提供日用百货、美妆护肤、3C电子、家居等多品类商品,预计年底正式营业。京东毫不掩饰要复制国内电商便利的雄心:“我们欧洲的零售业务,就像国内一样, 确保给客户提供有品质的商品、超低价格和‘211当日达’的服务。”
7月9日,京东宣布正式开启半托管业务,强化全球电商布局。该模式由京东全球售负责对海外用户的营销推广,商家负责发品、定价、履约、售后。首批覆盖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9个重要海外市场。

但京东的半托管与“出海四小龙”有显著差异。其一是聚焦于海外华人市场,避开了跟其他平台的直接价格战;其二则是强调“只卖品牌商品”,与低价白牌策略形成鲜明对比;最后,通过京东物流,构建“2-3日达”时效圈,优于Temu的7日达和亚马逊FBA的3-4日达。

不难看出,京东出海选择的是一条跟传统跨境电商截然不同的道路,而是坚定选择本地化策略——本地建团队、本地采购、本地发货,只售卖品牌商品。这种重资产、深扎根的模式,势必要在本地布局完善的供应链、物流配套,此次收购Ceconomy,就是京东在欧洲零售终端的“大落子”。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京东 Ceconomy 欧洲市场 跨境电商 本地化战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