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官方提交的文件显示,逾八成香港市民反对港府拟设的同性伴侣关系登记机制,担心这么做会影响传统婚姻制度。
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7月2日宣布拟设立同性伴侣关系登记机制,允许已在海外登记结婚的同性伴侣在港登记,并享有医疗决定、医院探访及身后事处理等有限权利。
港府提出上述立法,是为回应香港终审法院2023年9月就一起同性婚姻权益案作出的裁决。法院裁定,政府须在裁决生效后的两年内建立“替代框架”,确保同性伴侣关系获得法律认可。
立法会相关法案委员会早前审议上述草案,并邀请公众提供书面意见。
综合香港《星岛日报》和香港电台报道,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星期五(8月15日)向立法会提交的文件显示,秘书处最终共接获1万零775份公众意见书,当中有2081份意见书表示支持草案,占总数19.3%;表示反对的意见书有8694份,占总数80.7%。
在反对意见书中,绝大部分担心草案会影响传统婚姻制度、家庭价值、伦理关系甚或繁衍后代;约半数担心条例草案等同变相承认同性婚姻;约三成七认为社会就草案缺乏广泛共识;两成半来自多个宗教团体及人士因信仰而反对。
支持草案的意见书一致认为,港府应尊重法院判决及法治精神,当中约八成指港府应为同性伴侣提供法律保障。支持意见书并提出改善建议,包括港府应允许同性伴侣毋须先在港外注册关系,才可在港进行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