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个人价值,不是由所谓的“绩效”决定的
在英文新书《黄仁勋与英伟达的崛起》中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故事。本来我想写的主题是黄仁勋的一个商业洞见:OIALO (Once-in-a-Lifetime Opportunity,一生仅有一次的机会)
但后来回味内容,其中的另一个小人物的故事却更打动我,就是黄仁勋公司里一位拿了“M-”绩效的员工。这是怎么回事呢?
书中写到,黄仁勋在早期(2013年)了解到了神经网络模型的巨大潜在价值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基于第一性原理进行推演,“既然这项AI技术,能够解决完全无结构的计算机视觉问题,那么,还有什么是可以教给它们去学习的?黄仁勋的答案是:所有事情。”
于是黄仁勋断定,神经网络将彻底改变社会,而他可以通过CUDA(简单来说就是使开发人员能够利用英伟达的GPU进行通用计算)占据必要的硬件市场
2013年年中,他把一名叫卡坦扎罗的研究员叫进自己的办公室,告诉他,他发起的cuDNN项目就是英伟达20年发展历程中最为重要的项目(这个cuDNN项目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专门为加速CUDA平台设计的软件库)
黄仁勋端端正正地在白板上写下了一个神秘的缩写——OIALO。黄仁勋向他解释,这就是“一生仅有一次的机会”,Once-in-a-Lifetime Opportunity
这位研究员被黄仁勋搞得满脸错愕,因为几个月前,他提出的cuDNN模型刚在团队内部遭到否定,他自己的工作业绩被评定为“待改进”(你可以理解为现在大厂为了方便裁员搞的人心惶惶的绩效“M-”评定,被评为M-几乎就表示你进入被裁名单了)
接下来,黄仁勋告诉他,“这个项目实在是太重要了。”,后来的事实也证明,黄仁勋的选择是对的。卡坦扎罗成为英伟达历史上首位专职的人工智能研究员,为英伟达在AI领域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
所以你看,这本书中首先打动我的是黄仁勋的决策力和洞见,他的“OIALO”时刻,但最终酝酿了一段时间后,我却觉得卡坦扎罗的经历则更值得我们普通人回味 —— 一位原本被自己的上司打了“M-”绩效的员工,却为英伟达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且,卡坦扎罗并非是被动地等待“被发现”,2013年,当卡坦扎罗满怀期待地向自己所在的软件团队展示自己初步构建的cuDNN原型时,遭到了否定并被打上了“待改进”的绩效评价
对这个结果,他说:“我深感我的上级并未真正认可我的工作价值,一切似乎都停滞不前。”,于是他决定越过层级,直接给黄仁勋写了邮件 —— 于是,就有了后面我们写的故事
所以这说明,如果你确信自己正在做着正确的事,就不要让外界的评价尤其是职场短视的绩效评价,完全主导了你的个人价值和选择,你要用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价值得到公正的评价和价值的实现
此可谓,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