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22小时前
资深玩家与《王者荣耀》对簿公堂,游戏算法第一案开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王者荣耀》因其匹配机制的公开与否而引发了一场备受瞩目的法律诉讼,被誉为“中国游戏算法第一案”。资深玩家兼律师孙千和起诉腾讯,要求公开游戏的匹配算法机制,认为其已具备公共属性,不应以“技术秘密”为由完全封闭,以保障玩家的知情权。腾讯则以技术秘密和防止作弊为由抗辩,认为公开算法将导致不公平竞争和外挂泛滥。此案的焦点在于游戏公平性与技术隐私之间的平衡,以及算法黑箱问题。虽然目前尚无明确判例要求游戏公司公开匹配算法,但相关法规的出台为讨论提供了法律依据,该案件的进展将对未来游戏算法的规制产生深远影响。

⚖️ 玩家诉求与核心争议:孙千和作为《王者荣耀》的资深玩家,认为游戏匹配机制存在不公平现象,例如连胜后匹配到弱队友,连败后匹配到强队友,她核心诉求是要求腾讯公开《王者荣耀》的匹配算法机制,或以脱敏、概括性方式说明其基本运行逻辑,以保障玩家的知情权。此举意在打破“算法黑箱”,增加游戏规则的透明度。

🛡️ 腾讯的辩护理由:腾讯方面在庭审中提出,匹配机制属于公司核心知识产权,公开将导致不公平竞争和外挂泛滥。他们展示了部分玩家的胜率数据,试图证明孙千和提出的“控制玩家胜率在50%”的说法与事实不符。同时,腾讯强调游戏胜负受多种因素影响,匹配机制并非唯一决定因素,且公开算法将为恶意玩家和黑产提供便利,破坏游戏公平环境。

⚖️ 法律与监管现状:目前中国尚未有明确判例要求游戏公司公开匹配算法。尽管《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等法规要求平台提供“关闭选项”或“说明机制”,但在执行层面的标准仍模糊。此案的判决将对游戏算法的透明度以及玩家的知情权保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算法透明度与公共属性:孙千和认为,《王者荣耀》拥有极高的日活跃用户数量,已具备显著的公共属性,平台不应以“技术秘密”为由完全封闭算法。她强调,即使是技术秘密,也应有充足的保密措施,并且希望通过此事引发更多人关注游戏领域的算法,推动算法透明化。

🤝 寻求平衡的可能:双方都表示,在尽可能维护被告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希望满足玩家对匹配机制的一些合理诉求。这表明双方并非完全对立,而是有可能在技术秘密保护与玩家知情权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以实现更公平的游戏环境。

连续三年在营收上霸榜全球第一的《王者荣耀》,遇到了一位较劲的玩家。

8月12日晚,《王者荣耀》资深玩家、律师孙千和结束庭审,走出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尽管该案涉及的游戏匹配机制与游戏算法在定义上不完全重合,但此案仍被冠以“中国游戏算法第一案”

目前,该案的庭审部分已结束,具体判决时间仍未可知,却已掀起舆论巨浪,“王者荣耀”作为关键词甚至登上了当日的微博热搜榜。孙千和的媒体账号也引发诸多关注,有人称她为“当代堂吉诃德”,手持长矛挑战风车;也有人质疑她“博流量”“不懂技术”。

8月14日,孙千和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自己的核心诉求很明确,即要求腾讯公司公开《王者荣耀》的匹配算法机制,或以脱敏、概括性方式说明其基本运行逻辑,保障玩家对游戏规则的知情权。在她看来,《王者荣耀》有意通过控制玩家胜率的方式来进一步提高玩家的留存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参与庭审的人士方面亦了解到,腾讯在庭审现场展示了随机抽取的多位玩家胜率情况,均不是“50%左右”,这些证据都试图表明,孙千和提出的“控制玩家胜率在50%”的描述与事实不符。而腾讯方面的回应,也是典型的“技术秘密抗辩”:匹配算法属于公司核心知识产权,公开将导致不公平竞争和外挂泛滥。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尽管如此,在孙千和看来,《王者荣耀》的日活跃用户数量极高,已具备显著公共属性,平台不应以“技术秘密”为由完全封闭算法,否则将形成“算法黑箱”。这已不仅是一场关于输赢的对局,而是一次对“算法规制”未来走向的叩问。

多方激辩:匹配机制是否应公开?

据了解,双方当天庭审的争议焦点在于《王者荣耀》的匹配机制是否应该公开。

孙千和是《王者荣耀》的资深玩家,她觉得游戏匹配机制不公平:在连胜之后会匹配到很弱的队友,而连败之后则能匹配到很强的队友,“摆烂”都能赢。在起诉时,孙千和要求公开《王者荣耀》游戏的玩家对局匹配机制,具体包括影响《王者荣耀》系统给玩家账号匹配队友和对手的具体因素,各因素在不同游戏模式下的占比和权重大小。

简言之,孙千和的核心诉求在于,要求腾讯公开《王者荣耀》的匹配机制或算法逻辑,至少以脱敏、概括性方式向公众说明其运行原则。

参与庭审人士透露,腾讯现场展示了随机抽取的多位玩家胜率情况:例如,玩家A当前赛季71场比赛胜率为70.4%,全部比赛752场胜率为76.1%;玩家B当前赛季79场胜率为68.4%,全部比赛2398场胜率71%;玩家C当前赛季94场胜率为88.3%,当前赛年472场比赛胜率为81.6%等。以上玩家胜率均不在50%左右,这些证据都试图表明,孙千和“控制玩家胜率在50%”的描述与事实不符。

腾讯方面同时在庭审中表示,一方面,游戏匹配机制并不完全等于游戏算法。同时,游戏对局的胜负受团队配合、阵容搭配、战术选择、玩家状态等诸多因素影响,并非由匹配机制决定,匹配机制无法决定游戏对局胜负;另一方面,匹配机制的公开将导致恶意玩家滥用及黑产肆虐,将为恶意违规者提供清晰的规避指引,为黑产提供操作便利,使其能迅速开发针对性强、成本低廉的作弊脚本与外挂工具。

另外,部分恶意玩家也可能滥用匹配机制“钻空子”,干扰匹配结果、刻意控分、安排演员等,由此将严重影响游戏公平的对局环境并最终损害玩家利益。

对此,孙千和指出,即便是技术秘密,腾讯提交的证据中并未展示充足的具体保密措施。“而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去关注游戏领域的算法,破除算法黑箱,让大家更多地关注算法透明。”孙千和说。

孙千和告诉记者,此次庭审她没有指派律师,而是亲自辩护,双方争议的焦点为匹配算法机制是否属于商业机密,对此存在较大分歧。

孙千和表示,希望双方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度,按照这个最低限度的原则,既能保护腾讯方认为的技术秘密,又保护玩家该有的知情权,这样是最好的。“我觉得比较好的一点是,双方都同意在尽可能维护被告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去满足玩家对于匹配机制的一些合理诉求。”孙千和补充道。

游戏公平VS技术隐私

据了解,目前中国尚无明确判例要求游戏公司公开匹配算法。尽管自2021年起,《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等法规陆续出台,要求平台提供“关闭选项”或“说明机制”,但在执行层面的标准仍模糊。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曾发文否认通过匹配算法刻意安排“坑队友”。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王者荣耀》官网发布《狄仁杰答疑|匹配算法全面解析》的文章。文中提到,《王者荣耀》并不存在通过匹配算法刻意为连胜状态下的召唤师匹配“坑队友”的情况。每一位召唤师在单局中的表现与发挥,并不能由匹配算法完全决定,还会受到对局中阵容搭配、操作状态、套路配合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匹配算法要达成的目标,是尽可能将水平尽量相当的召唤师放入同一局比赛。匹配算法是基于长期的数据基础,评估出每位召唤师的综合能力。

文章强调称,“我们没有任何动机去干预召唤师们的对局结果与胜率,这样做对《王者荣耀》毫无好处。”“操控单个召唤师的胜率对于《王者荣耀》并没有任何益处,只会让大家心生抱怨。”

文章还提到了算法匹配规则“ELO等级分系统”——“ELO等级分系统更适合对竞技类游戏选手的技术等级进行评估,是用以计量个体在对决类比赛中相对技能的算法系统;对于MOBA游戏而言,需要创造双方势均力敌的竞技环境,让每场对局尽可能地接近公平。”

据记者了解,腾讯方面在此次庭审中重点强调了匹配机制公开后会对广大玩家带来的负面影响:多款其他游戏的部分玩家滥用匹配机制、操控匹配结果,严重破坏游戏的公平竞技环境,损害了正常玩家的合法权益。

腾讯举例称,某款游戏玩家通过连续故意投降使匹配机制误认为其实力较低,降低隐藏分,之后系统为其匹配较弱的对手,大量玩家滥用此机制快速上分。这一案例充分说明,匹配机制的公开将导致恶意玩家滥用及黑产肆虐,将为恶意违规者提供清晰的规避指引,为黑产提供操作便利。

因此,腾讯认为,强制要求公开匹配机制的技术方案和技术细节极有可能被部分恶意玩家滥用并诱发黑产,存在破坏游戏公平对局环境的风险,并最终损害广大正常游戏玩家的利益。在讨论匹配机制的公开问题时,也必须充分考虑匹配机制公开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被答辩人未考虑匹配机制技术细节公开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其相关诉求不具有合理性。

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王者荣耀》的匹配机制实质上是腾讯公司为解决“如何更科学、更公平地在短时间内将十个实力相当的玩家识别并匹配到同一对局中,以完成一场势均力敌的公平对战”这一技术难题,所设计的一套技术解决方案。

这套保密技术方案,能为腾讯公司在游戏服务市场带来相应的竞争优势,属于公司技术秘密。若强制要求腾讯公司公开《王者荣耀》游戏匹配机制的技术方案和技术细节,既不利于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也不利于促进游戏行业的技术创新。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王者荣耀 游戏算法 匹配机制 算法透明度 玩家知情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