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22小时前
国家安全部发布防范指南:警惕涉密论文泄密风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国家安全部发文强调,随着科研创新与学术交流日益频繁,涉密学术研究已成为国家安全的关键环节。论文中的核心技术和战略成果一旦被窃取,可能严重危及国家利益。文章指出,信息设备管理隐患、违规引用未公开资料以及虚假合作陷阱是常见的泄密途径。为防范风险,国家安全机关建议科研人员使用专用设备、严禁云盘存储、加密 U 盘拷贝;高校师生和研究人员应学习保密法规,严格保密审查,确保学术内容不涉国家秘密。

🔒 **信息设备管理存在隐患**:在涉密学术写作中,使用未经防护的电脑、网络和手机等设备,或将涉密信息存储在未加密、连接互联网的设备,极易被境外间谍情报机构利用,增加泄密风险。建议使用专用电脑和存储设备,定期杀毒更新,严禁云盘存储,拷贝文件使用加密 U 盘。

📄 **违规发布导致泄密**:部分研究人员为提高论文录用率,违规引用未公开的内部数据或涉密资料,且相关单位未严格执行保密审查,导致涉密论文被公开收录,造成泄密。科研人员应主动学习保密法规,严禁引用未公开的内部数据;单位需严格执行保密审查。

🤝 **警惕虚假合作陷阱**: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常伪装成科研机构或企业,主动抛出合作项目,诱使参与方提供涉密数据和技术方案。轻信此类合作可能导致成果泄密,危及国家安全。涉及涉密项目合作需格外谨慎,提高警惕,辨别合作方的真实意图。

📚 **加强保密意识与教育**:高校师生和研究人员应主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参加保密教育,提高保密意识。严格履行保密审查程序,确保学术研究内容不涉及国家秘密或敏感信息,从根本上筑牢国家安全防线。

IT之家 8 月 16 日消息,“国家安全部”官方公众号今天(8 月 16 日)发布博文,称随着科研创新与学术交流愈发频繁,涉密学术研究已成为国家安全的关键环节,论文核心技术、战略成果如被窃取,可能严重危及国家利益。

在当前科研活动与学术交流日益密集的背景下,涉密学术研究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学术论文中蕴含的核心技术与战略性研究成果,一旦被非法获取,不仅损害科研人员的心血,更可能对国家利益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涉密学术写作、交流和合作的泄密风险不容忽视。

首先,信息设备的管理存在隐患。学术写作离不开电脑、网络和手机等设备,但在涉密信息与普通信息转换、传输过程中,若使用未经防护的设备或操作不当,极易被境外间谍情报机构利用,尤其是将涉密信息存储或拷贝到未加密、连接互联网的设备,极大增加了泄密风险。

其次,违规发布也是常见的泄密途径。部分研究人员因保密意识淡薄,为提高论文录用率,违规引用未公开的内部数据甚至涉密资料,而相关单位未严格执行保密审查,导致涉密论文被公开收录至学术期刊数据库。

再者,虚假合作陷阱不容忽视。学术合作本是促进研究进步的重要方式,但涉密项目合作需格外谨慎。部分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常伪装成科研机构或高新企业,主动抛出合作项目,诱使参与方提供涉密数据和技术方案。轻信此类合作,不仅导致成果泄密,更可能让整个项目陷入被动,危及国家安全。

针对上述风险,国家安全机关提出多项防范措施。科研人员在涉密学术写作时,必须使用经过认证的专用电脑和存储设备,定期杀毒、更新系统,严禁将涉密文件存放在云盘或公共文件夹,拷贝文件应使用加密 U 盘,从源头杜绝泄密。

高校师生和研究人员应主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参加保密教育,严格履行保密审查,确保文章内容不涉国家秘密或敏感信息。IT之家附上官方公众号截图如下:

图源:国家安全部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国家安全 学术研究 保密防泄密 科研安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