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副总裁杨学良在「中国汽车论坛2024」演讲中批评了国内车圈存在的“出老千”行为,呼吁监管公平透明公开。文章列举了13种车圈中常见的“出老千”行为,包括新能源骗补、排放造假、材料偷工减料、刷销量等,并呼吁大家理性讨论,不要引战。
🤔 **新能源骗补:** 在上一轮新能源汽车发展周期中,一些车企通过虚假申报等手段骗取国家补贴,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例如,2015年,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一批涉嫌骗取新能源汽车补贴的企业名单,其中包括一些知名车企。这些企业通过虚假申报车辆信息、伪造生产记录等手段,骗取了大量的国家补贴。
新能源骗补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也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因为骗补行为会导致新能源汽车的质量下降,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打击新能源骗补行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加强监管、严厉处罚等。同时,也鼓励车企诚信经营,共同维护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 **排放造假:** 一些车企为了追求销量和利润,采取排放造假的手段,将不达标的车辆推向市场。
例如,大众汽车在2015年爆发的“排放门”事件,就是典型的排放造假案例。大众汽车在柴油发动机上安装了作弊软件,在测试时可以降低排放,但在实际行驶中排放量却远远超过标准。
排放造假行为不仅严重污染环境,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因为排放不达标的车辆会排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打击排放造假行为,国家出台了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并加强了监管力度。同时,也鼓励车企诚信经营,生产符合标准的车辆。
🔨 **材料偷工减料:** 一些车企为了降低成本,在车辆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使用劣质材料或降低材料标准,导致车辆质量下降。
例如,一些车企使用黑心棉作为座椅填充材料,使用不达标的钢材制造车身,使用劣质的电子线束等。这些行为会导致车辆的安全性能下降,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材料偷工减料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损害了品牌的声誉。因为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导致消费者对品牌失去信任。
为了打击材料偷工减料行为,国家出台了更加严格的质量标准,并加强了监管力度。同时,也鼓励车企诚信经营,使用高质量的材料生产车辆。
📈 **刷销量:** 一些车企为了提高销量,采取了各种刷销量的手段,例如将库存积压的车辆通过二手新车渠道销售,虚假宣传等。
刷销量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损害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因为刷销量行为会导致市场信息失真,消费者无法做出正确的购买决策。
为了打击刷销量行为,国家出台了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并鼓励车企诚信经营,提高产品质量,用实力赢得市场。
💰 **财务造假:** 一些车企为了获得融资或掩盖经营问题,采取了财务造假的手段,例如虚增利润、隐瞒亏损等。
财务造假行为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损害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因为财务造假行为会导致投资者对企业失去信任,从而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
为了打击财务造假行为,国家加强了对企业的财务监管,并出台了更加严格的处罚措施。同时,也鼓励企业诚信经营,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来源:雪球App,作者: 金凤一号,(https://xueqiu.com/6465851184/297414735)
这次,吉利汽车副总裁杨学良在「中国汽车论坛2024」演讲中网页链接再一次批评当前国内车圈劣币驱逐良币的“出老千”行为,呼吁监管公平透明公开。那么“出老千”具体指的是什么?这些年来,车圈出现过哪些疑似“出老千” 的行为?列举如下(申明:本列举项是车圈历史上出现过的问题,不是单指某一车企或品牌,请大家理性讨论,不要引骂战,对投资理解没有意义。遗漏的请大家补充)
1)新能源骗补(主要发生在上一轮周期,国家公布过)
2)排放造假或不达标(类似大众事件,常压油箱问题尚未官方明确)
3)AB柱高强钢强度不达标或数据造假(类似丰田事件)
4)黑心棉
5)消费级芯片上车
6)须镀锌板不镀锌不防腐
7)同级别严重减重(非通过铝合金之类的材料升级)
8)油箱放在后防撞梁之后(类似通用被处罚事件)
9)防撞梁强度偷工减料(特别是与碰撞测试送检车辆差别对待)
10)电子线束偷工减料(线束铜/铝材质不达标,或线束粗细不达标)
11)库存积压走二手新车渠道刷销量
12)财务杠杆高企,疑似财务造
13)雇佣水军黑公关掩盖甚至扭曲质量事故问题
如有遗漏……请大家补充和讨论。
$长城汽车(SH601633)$ $比亚迪(SZ002594)$ $广汽集团(SH60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