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期货这波行情,让期货多头终于熬出了头,有种苦尽甘来的感觉。”从事期货交易多年的焦煤“死多头”王浩磊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多晶硅期货和双焦期货都是前期超跌的品种,此前已经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下跌,焦煤、焦炭早在6月初就已经开始启动了。
实际上,期货热度早已出现端倪。2025年上半年,全市场新增期货客户41万个,较去年同期增长2.5%。截至2025年6月末,全市场有效客户总量攀升至261万个,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2%。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7月期货市场集体沸腾,作为市场的龙头,多晶硅全月最大涨幅达70.79%,焦煤最大涨幅达58.67%。按照结算价计算,多晶硅、焦煤、焦炭主力合约7月涨幅分别为51.45%、28.31%、14.79%。
在本轮期货市场行情中,黑色的焦炭焦煤、银灰色的多晶硅,把人性的贪婪与恐惧照得纤毫毕现。有投资大佬7月账户因重仓多晶硅期货出现了暴涨暴跌,该投资大佬以2200万本金操盘,3个星期里赚了2.8亿元,4个交易日内又回吐了2亿元的利润。
除了投资者账户盈亏,本轮期货暴涨过程中,还顺势出现了期货市场相关的短剧——《重生千禧年,我靠期货走上复仇之路》。该短剧由上海山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深涵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洼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3家上海私募基金管理人共同出品。
一、焦煤“死多头”熬出头
拥有十几年期货交易经验的王浩磊调侃道,“我就是别人口中焦煤‘死多头’。”他迷上焦煤还要从2021年7月初满仓焦煤说起。2021年初已经走了一段行情的焦煤在6月底、7月初再度爆发,与此同时,商品期货市场出现普涨。
除了前期满仓持有的焦煤之外,王浩磊也在使用浮盈资金不断做波段,也轻仓介入了其他品种,期间有盈有亏,最终其在当年9月、10月分批平仓了手上的焦煤合约,粗略估计自己账户翻了4倍左右。从此,王浩磊迷上了焦煤。
回顾4年前焦煤大涨,王浩磊坦言,只是在技术指标、经验和运气的作用下赶上了时代的大潮,中间并非没有失误。最让王浩磊后悔的是,在2021年十一假期后,自己因冲动而使用浮盈大幅加仓了焦煤。随后焦煤便迎来了大级别的调整,好在自己果断砍仓,保存了大部分收益。
过去4年,即使在焦煤下行行情中,王浩磊也坚定看多焦煤,并不断试多,从来没有介入空单。在经历了2021年商品大涨之后,他认为,尽管期货有多空机制,但看空中任何一个品种都是很有风险的。可见,4年前的经历对王浩磊交易生涯的影响比较重要,他将自己的交易习惯称为“焦煤后遗症”。
2025年的7月初,经过半个月的试仓后,王浩磊再次重仓焦煤。王浩磊说,虽然2021年7月和2025年7月的焦煤行情内在驱动逻辑不太一样,但是从市场情绪角度看,两者非常相似,都是情绪被压制后的人心思涨。另外,两段行情爆发的都非常突然,使得很多投资者非常意外。
王浩磊充分吸取了过往的教训之后,今年7月的交易没有使用浮盈大幅加仓。6月底建仓,7月初重仓,7月底分多次减仓,8月7日彻底清仓,王浩磊这一波操作一气呵成,账户资产较6月初翻了一倍多。
“市场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任何人而改变。市场中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同时也是市场的配角。下一秒的行情永远是不确定的,市场随时可能给你一个措手不及的惊喜或刻骨铭心的教训。”王浩磊感叹,交易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其不确定性,期货市场没有剧本,却比任何戏剧都跌宕起伏。这个市场也没有导演,却比任何大片都扣人心弦,成败很多时候就在一念之间。
王浩磊认为,期货市场交易者大多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账户资产增长主要是靠抓住几波大行情。作为一名相对成熟的交易者,不喜不悲是最基本的素质。同时,他也提到,大家只是看到了成功的交易者,却忘记了无数亏损的投资者。对于期货投机仓来说,有人大赚其对手盘必然出现相应规模的亏损。
华中地区螺纹钢现货商陈冰河在6月24日做多螺纹钢期货,并在7月底平仓,7月做多螺纹钢期货也让陈冰河获得了不错的收益。作为螺纹钢现货商,陈冰河的交易围绕现货对冲开展,但其长期收益并非都如7月这样亮眼。总体来说,陈冰河期货账户的收益盈亏参半。谈及本次做多螺纹钢的原因,陈冰河指出主要是因自己的“量化指标”都支持其交易行为。
根据多年的交易经验,陈冰河结合螺纹成本端、技术指标、客户反馈以及日历效应构建了一套专属于自己的“量化指标”。6月底,焦炭行情已经启动,螺纹钢技术指标和客户反馈也发出了一些做多信号。此外,根据日历效应,7月通常会有不错的行情,多重因素驱动陈冰河做出了做多的决定。交易所对焦煤出手之后,陈冰河果断离场。
而针对后市黑色商品的行情,王浩磊、陈冰河均持观望态度。
二、做多多晶硅3个星期赚2.8亿
相比生活中的素人,期货实盘大赛中则“期神”层出不穷。时代周报记者在某平台举办的期货实盘大赛中发现,期货大赛一位ID为“玗”的大佬吸引了许多围观者的目光,以2200万本金,满仓操作,在3个星期里赚了2.8亿,然后在一天内回撤1.6亿,4个交易日内吐出2亿利润,该用户最大本金收益率为724.25%。
从“玗”的净值曲线可以看到,7月25日为其累计净值最高的一天。根据实盘大赛披露的7月25日数据,多晶硅、烧碱、碳酸锂、氧化铝对其盈利贡献均超过了千万元,而多晶硅则为利润主要贡献盈利的品种,其中多晶硅贡献净利润接近1.2亿元。
“玗”的账户资产能够快速增长或与其浮盈加仓有关系。期货大赛披露的数据也显示,在多晶硅回调阶段,其累计净值下降速度远远快于上升阶段。“玗”账户风险度也可以看到,其账户的风险度始终保持90%以上,这同样可以证明该用户在不断浮盈加仓。
正因如此,在行情小幅回调阶段,“玗”的账户回撤率高达86.89%。时代周报记者还注意到,7月25日前后,期货大赛排名居前的用户大多重仓了多晶硅,排名在“玗”之后的ID为“铭”同样重仓了多晶硅。
除了大块头玩家外,轻量组玩家的表现同样亮眼。时代周报记者发现,截至7月31日,某排名前三的用户虽然净利润仅有1.92万元,但是最大本金收益率却高达1745.39%,同时其回撤率只有6.07%。这意味着该用户的账户已经翻了17倍,但回撤最多的一次仅为6.07%,这样的成绩在整个大赛中都极为罕见。
由于前述某排名前三的用户交易的螺纹钢相关的衍生品最多,凭借这一成绩,该用户位列黑色组第二名。固然黑色组第一名“169619”的最大本金收益率高达2489.67%,但其回撤控制远不及该用户。
前述某排名前三的用户能够在保证收益率的同时还能控制回撤,与其投资策略有关系。该用户只进行期权交易,其擅长捕捉不活跃期权尾盘的错误定价,一旦尾盘期权大幅偏离合理价格,前述排名前三的用户便会进场,等到第二天开盘恢复正常价格,该用户则会卖掉。
“前述某排名前三的用户操盘思路亏钱的可能性很低,但是也注定了这种策略无法容纳大资金。在一部分既要求收益率又要求回撤率的比赛中,该用户的思路很有优势。”有知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类似前述排名前三的用户会参加很多期货实盘大赛,除了日常交易获利,在各种期货实盘大赛中获得的奖金也可以增厚收入。
根据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8月13日发布的数据,国内期货市场资金总量持续稳步增长。截至2025年7月底,期货市场资金总量约1.82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11.6%,其中,2025年7月24日,期货市场资金总量达18267.76亿元,创历史新高。期货公司客户权益合计约1.71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11.2%,其中,包括产业客户在内的一般法人客户权益增幅显著,较2024年底增长18.5%。
三、期货题材短剧顺势推出
随着期货市场升温,期货市场相关的短剧也顺势推出。洼盈投资、山海基金、深涵资本3家私募基金联手打造了名为《重生千禧年,我靠期货走上复仇之路》的期货短剧,并迅速引发了市场的关注。
本片最吊期货投资者胃口的不仅仅是重生、千禧年、期货、复仇等关键词,短剧中涉及的“327”国债期货事件,还唤醒了老期货人尘封的记忆。1995年的“327”国债期货事件导致90年代国债期货被暂停交易。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洼盈投资、山海基金和深涵资本均非头部私募。其中,山海基金的成立时间最短,成立至今只有2年。根据中基协的信息,山海基金成立于2023年1月,规模0-5亿元,全职员工8人,7人有从业资格。山海基金实控人为孙继伟,曾在胜道投资、昆吾九鼎、思脉上海等担任投资总监。
洼盈投资、深涵资本成立时间稍长一些。洼盈投资成立于2015年4月,规模是0-5亿元,有员工11人。公司实控人周伟在上海合顺担任董事长,后来过渡期3个月后就创建了上海洼盈投资,持股100%。深涵资本成立于2015年,员工有5人,董事长卫巍曾在上海太辰科技担任原油产品投资经理,后来在上海鸿凯担任投资总监,目前是深涵资本董事长。
多位金融从业人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观看金融题材的影视作品有比较高的知识门槛,否则专业术语和行业“黑话”就会劝退很多受众。当然影视作品为了扩大观影群体也会降低影视作品的专业性,但这又会导致从业人员吐槽,究竟应该如何平衡影片吸引力和专业度成为摆在金融题材影视作品面前的一道难题。不过,前述金融从业人员均表示,期待更多贴近金融行业的优秀影视作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