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8小时前
标志性,16家大学游戏专业扩容,含一家211学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教育部公示2025年度本科专业申报材料,中国传媒大学申报游戏科学与技术、电子竞技两个新专业。同时,多所院校申报游戏艺术设计和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这标志着游戏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规范化发展。尽管“游戏艺术设计”今年才正式成为本科专业,但国内高校在该领域的探索已近20年,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在游戏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此次专业调整顺应了游戏行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有助于摆脱电子游戏的负面标签,为游戏厂商带来积极影响,预示着未来将有更多高校加入游戏专业建设。

🎮 **新专业申报与布局**:教育部公示的2025年度本科专业申报材料显示,中国传媒大学新增了“游戏科学与技术(工学)”和“电子竞技(艺术学)”两个专业。此外,包括南京传媒学院、长沙师范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多所院校申报了“游戏艺术设计”专业,长沙师范学院、河南体育学院等申报了“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教育学)”专业,反映了游戏相关学科在高等教育中的广泛布局与认可。

🎓 **国内游戏教育的探索与发展**:国内高校在游戏相关领域的教育探索已近20年,中国传媒大学自2004年起就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方向)”,是国内最早系统培养游戏人才的高校之一。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也陆续开设了游戏相关课程或专业方向,为游戏产业输送了大量人才,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 **教育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教育部推进专业优化调整,强调高等教育发展要服从服务高质量发展大逻辑,强化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牵引。通过实施本科专业目录年度更新发布机制,支持高校对现有专业进行更新迭代。此举旨在推动高校加快布局建设适应性、引领性的新专业,提升人才培养的适配度,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

🚀 **游戏产业的积极信号**:电子游戏曾被部分社会群体视为“玩物丧志”,但随着游戏行业的发展和其价值潜力的显现,游戏教育的规范化成为必然趋势。此次高校新专业的申报和设立,意味着电子游戏正在摆脱负面标签,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可,这对游戏厂商而言是积极的信号,无论面向国内还是海外市场,都将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

📈 **高校游戏专业建设的未来展望**:中国传媒大学作为国内游戏专业设置最完善、规模最大的院校之一,其游戏相关专业在校本科生规模已超500人,每年培养大量本科生和研究生。随着游戏教育的规范化和市场认可度的提升,预计未来将有更多高校加入游戏专业建设的行列,进一步推动中国游戏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

2025年8月14日,教育部发布《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公示显示中国传媒大学新申报游戏科学与技术(工学)、电子竞技(艺术学)两个专业。

此外,南京传媒学院、长沙师范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山西传媒学院、海口经济学院、北京城市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吉林动画学院、广西艺术学院、银川科技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辽宁传媒学院等共13所院校申报了游戏艺术设计专业。

长沙师范学院、河南体育学院(原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申报了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教育学)专业。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本年度专业申报工作已经结束。按照通知要求,现对相关材料予以公示,公示期为8月14日-9月13日。

早在4月22日,教育部就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批准列入目录的新专业29种,共计布点高校51所。其中新增游戏艺术设计专业,布点高校有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和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官方资料显示,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于2004年首次招收游戏设计专业方向学生,发展至今已有20年,期间廖祥忠、黄心渊先后担任学院院长,并开启了中国游戏行业高等教育之路。目前中传游戏专业相关的在校本科生规模超过500人,每年培育本科生150人、研究生30人左右,是国内高校中游戏相关方向专业设置最完善、规模也最大的院校。

此前,根据记者【对于下一步推进专业优化调整工作,有哪些考虑?】的提问,教育部作出以下答复: 

一是突出理念引领,进一步强调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小逻辑服从服务高质量发展大逻辑。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牵引,加强教育系统与行业部门联动,加强各领域人才需求分析,推动高校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着力提升高校专业对高质量发展的服务能力。 

二是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专业设置对高质量发展的快速响应。深入实施本科专业目录年度更新发布机制,对本科专业类、国家控制布点专业等进行年度动态调整。进一步完善战略急需专业超常设置机制。支持高校对现有专业更新迭代、升级改造。 

三是加强宏观指导,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供需更适配。优化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和动态调整机制,研制发布急需领域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引导高校加快布局建设具有适应性、引领性的新专业。同时,强化专业建设与就业互促机制,不断增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 

尽管“游戏艺术设计”今年才正式成为本科专业,但国内高校在游戏相关领域的教育探索已有近20年的历史。

2004年,中国传媒大学就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方向)”,成为国内最早系统培养游戏人才的高校之一。此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也陆续开设了游戏相关的课程或专业方向。

一直以来,电子游戏被部分社会群体冠以“玩物丧志”的标签,而如今随着游戏行业的发展以及其展示的价值潜力,游戏教育的规范化已是必然趋势,未来,或许会有更多高校加入游戏专业建设。

这意味着电子游戏正在摆脱负面标签,同时也利好于现阶段的游戏厂商,无论目标是国内还是海外市场,都有正向积极的体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DataEye”(ID:DataEye),作者:Yj,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游戏专业 高校教育 电子竞技 游戏科学与技术 游戏艺术设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