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6小时前
上海 86 家独角兽企业都在哪?这个区领跑全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上海为实现2027年培育100家独角兽企业的宏伟目标,当前已拥有86家独角兽企业,仅次于北京,占据全国约20%的份额。这意味着未来上海需至少新增14家独角兽。数据分析显示,独角兽企业分布高度集中于浦东新区,该区凭借张江高科技园区和临港新片区的政策优势、成熟的基础设施及国际化环境,成为科技、金融与政策融合的典范。徐汇、闵行、杨浦、静安等区域紧随其后,得益于高校资源、科技巨头带动或双创示范基地的支持。尽管部分区域存在地理位置偏远、产业基础薄弱等挑战,但松江、青浦等区域通过战略定位调整和持续投入,未来有望成为新的独角兽孵化热土。

💡 **浦东新区是上海独角兽企业的核心聚集地**:浦东新区拥有上海最多的独角兽企业(29家,占34%),这得益于其35年的开发历程中,张江高科技园区和临港新片区等区域的强大政策支持和产业集群效应,涵盖了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金融科技等多个前沿领域。

🎓 **高校资源对独角兽企业孵化至关重要**:徐汇区(8家)和杨浦区(8家)的独角兽企业高度集中于人工智能和新能源领域,这与其拥有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高校密不可分,高校提供了关键的技术研发和人才储备。

📈 **区域发展策略影响独角兽企业增长**:上海的独角兽企业分布呈现梯队化。浦东新区凭借综合优势占据首位,第二梯队区域(徐汇、闵行、杨浦、静安)则通过产业生态、产学研结合及政策扶持实现发展。相对而言,部分郊区区域(如金山、崇明、长宁、奉贤)因地理位置或产业结构限制,独角兽数量较少,但松江、青浦等区域通过新的战略定位,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 **政策支持与产业环境是关键驱动力**:无论是浦东新区的政策优势,还是杨浦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财政补贴,都表明了政府政策在吸引和培育独角兽企业中的关键作用。同时,成熟的基础设施、国际化环境以及产业巨头的带动效应,共同构成了有利于独角兽企业成长的沃土。

根据上海市最新发布的规划,计划到2027年培育100家独角兽企业,现在上海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

根据IT桔子数据,截至2025年7月30日,中国现有独角兽企业427家。其中,上海以86家独角兽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首都北京,占全国总量约20%。

也就是说,在考虑到在榜独角兽可能因IPO 或其他原因退出的情况下,上海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至少要有14家新晋独角兽的增量。这个目标看起来似乎并不难。

上海当前在榜的独角兽企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

上海下辖16个行政区,独角兽企业分布呈现显著的区域不均衡特征。根据IT桔子数据,截至2025年7月30日,上海独角兽企业的区域分布如下:

浦东新区拥有29家独角兽企业,这一数量在上海市中占比高达34%,使其在独角兽数量方面遥遥领先于其他区域。这里汇聚了诸如中芯南方、智己汽车、空中云汇Airwallex等众多知名企业,产业范围广泛,涵盖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金融科技等多个重要领域。

浦东新区自开发至今,已然走过了35个年头。回溯往昔,这里最初只是一片荒芜的滩涂,然而经过多年的精心规划与大力发展,如今已蜕变为上海GDP第一大区,占整个上海1/3,也是独角兽企业的核心汇聚之地。

其能够实现如此巨大的转变,主要得益于张江高科技园区和临港新片区的有力政策支持,以及由此形成的强大产业集群效应。这些因素相辅相成,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企业纷至沓来,在此落地生根,共同推动浦东新区的蓬勃发展。

徐汇区目前有8家独角兽,以人工智能相关产业为主,如Minimax稀宇科技、阶跃星辰、魔珐科技Xmov等。

这些企业的聚集得益于徐汇区在科创资源上的优势,包括百年名校上海交通大学在此诞生,985重点大学华东师大亦坐落在此处,这些高校的科研力量为AI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人才储备,同时区域内有完善的科创园区配套和政策扶持。

杨浦区目前有8家独角兽,在AI和新能源领域表现突出,如洛轲智能、纬景储能。杨浦区的大学数量众多,尤其以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较为知名,教育资源丰富,为AI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此外,落户在当地独角兽企业也能得到更多的支持,根据去年发布的《杨浦区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对营收首次超过3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且研发投入强度和前3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到一定比例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分梯度给予50-100万元一次性补贴。

闵行区虽然在上海处于偏郊区的位置,但目前诞生有8家独角兽企业,聚焦交通出行和物流,如哈啰、天地汇。虽然闵行区原本没有大学,但已有多所高校在这建设了分校区,如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可以说,闵行区类似于北京的昌平区。

静安区位于上海市中心,有7家独角兽,以医疗健康和零售为主,如美维口腔、HAYDON黑洞。

松江区、虹口区各5家独角兽,涉及先进制造、电商和生物医药领域。

嘉定区有4家独角兽,包括滴滴自动驾驶;黄浦区、宝山区各3家独角兽;青浦区、长宁区、崇明区、奉贤区、金山区主要处于上海偏远的郊区,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导致独角兽数量较少,仅有一两家。

根据IT 桔子观察,上海市的独角兽分布形成了五个梯队的分布。

其中浦东新区以压倒性优势占据第一梯队。浦东新区能吸引这么多独角兽企业,主要是因为张江科学城、陆家嘴金融城和自贸区的政策优势,以及成熟的基础设施和国际化环境等,形成了科技、金融和政策的完美结合。

第二梯队的区域有徐汇、闵行、杨浦、静安,分别有7 到 8 家独角兽企业。这些区域或有腾讯阿里网易等巨头林立,带动了产业链和创新生态,孕育独角兽发展;或有复旦、同济、上海交大、华东师大等顶尖高校,形成产学研一体;或是国家级的双创示范基地,拥有众多孵化器、加速器,政策大力支持创新创业。

第三梯队的虹口、松江、嘉定和第四梯队的宝山、黄浦、青浦,整体产业基础和创新生态相比前几个区稍弱。其中黄浦区处于核心商务区,地价高昂空间有限,对于创新阶段企业的立足并不适宜。

尾部梯队还有金山、崇明、长宁、奉贤,各有1 家独角兽。这些区域多数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传统上以农业、化工、生态旅游、中小制造业为主,创新发展空间巨大。其中长宁区的情况较为特殊,作为中心城区,受限于空间规模和区内产业结构的偏向服务业的侧重,其孵化或吸引的独角兽相对较少。

独角兽的区域分布格局短期内并不容易改变,但像松江、青浦、临港新片区等区域,凭借新的战略定位和持续投入,未来有望吸引和孵化更多独角兽企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IT桔子”(ID:itjuzi521),作者:吴梅梅,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上海 独角兽企业 科技创新 区域发展 产业集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