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结论:1)基金回本当季和回本下季面临超额赎回压力;形成“回本微笑曲线”。2)但,在经历回本赎回压力后,如基金回本后,出现5%以上回撤→且回撤后一个月内收回→净值创新高;那么后续两个季度投资者明显超额净申购。后续基金批量回本后,如果“恰好”出现回调行情,然后继续新高,形成“每调买机”观念,可以预期更多增量资金。3)数据测算显示,回本赎回带来压力或影响不大;如偏股基金历史新高比例从目前的26%提升至50%,那么大致会带来当季度300亿元级别的“回本赎回”卖盘。 基金回本过程存在“解套赎回”现象。我们以所有主动权益基金2013年以来的投资者行为为样本。如果一只基金过去滚动一年(或以上)处于“净值小于1”状态,而后出现月度平均净值大于1,则称为“回本基金”,将回本出现时点所在季度设为T,T+1为下一个季度。数据显示: 1)接近回本时,投资者有“再看看能不能回本”的心态,对应T-1期赎回减少; 2)回本当季T和回本下季T+1面临超额赎回压力;形成“回本微笑曲线”。3)由于投资者常赎回旧基金买新基金,因此老基金正常情况都存在净赎回;只是在翻越“回本关口”时明显有更多的“解套盘”。即使是2020-2021,大部分月份存量基金也是净赎回的(除了2020年9月、2021年2月),大家更喜欢买新成立的基金。 调整→新高有利于投资者形成“每调买机”观念。如基金回本后,出现5%以上回撤→且回撤后一个月内收回→净值创新高;那么后续两个季度投资者明显超额净申购。后续基金批量回本后,如果“恰好”出现回调行情,然后继续新高,形成“每调买机”观念,可以预期更多增量资金。 数据测算显示,回本赎回带来压力或影响不大。 1)我们假设回本赎回效应会使得基金当季度增加5%的超额赎回,且偏股基金历史新高比例从目前的26%提升至50%,那么大致会带来当季度300亿元级别的“回本赎回”抛压;分散在一个季度,日均约5亿元,这个数量级的抛压影响不大。根据2020-2021经验,回本赎回并不代表投资者离场,可能买新发基金、买量化或买ETF。 2)结构上看,主要抛压集中在待回本的老基金主要仓位集中于电子、医药、电力设备,因此回本盘带来的被动抛压也集中在这些板块。但数量级依然不大,以最大的电子为例,如果有50%的偏股基金新高,电子板块也仅多出日均约1亿元的卖盘,对于近一个月日均2000亿左右成交额的电子板块基本没有影响。 风险提示:1)过去历史经验有局限性;2)地缘风险超预期;3)政策出台和落地具备不确定性。4)测算基于一定假设,赎回时间不一定均匀分散在一个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