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组织实施了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的系留点火试验,标志着载人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又一重要阶段性突破。本次试验考核了长征十号一子级七台发动机在额定工况和高工况下的同时工作能力,推力规模近千吨,是国内最大推力规模的全系统试车试验。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是我国为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研制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包含长征十号和长征十号甲两种构型,将承担梦舟载人飞船和揽月月面着陆器的发射任务。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目前相关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制均取得显著进展。
🚀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系留点火试验圆满成功:此次试验在文昌航天发射场进行,成功验证了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一子级七台发动机在额定工况和高工况下的同时工作能力,试验规模为国内最大推力,获取了完整的试验数据,为后续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的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取得重要阶段性突破:继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试验和揽月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之后,长征十号火箭系留点火试验的成功,是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中的又一项关键性进展,体现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强大实力。
🛰️ 长征十号系列火箭的构型与任务: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是我国为载人月球探测任务量身打造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包括长征十号(三级带助推器)和长征十号甲(两级,一子级可回收重复使用)两种构型。长征十号将负责发射梦舟载人飞船和揽月月面着陆器执行登月任务,而长征十号甲则用于空间站任务。
🌕 我国载人登月计划与关键技术: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陆月球,并已在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返回器、月球车、新型航天服等关键装备和技术上取得突破。初步方案是通过两枚火箭分别将飞船和着陆器送至地月转移轨道,在环月轨道交会对接后,航天员登陆月球执行科学考察任务,并携带样品返回地球。
💡 航天技术创新与未来展望:此次试验不仅展示了我国在重型运载火箭技术上的进步,也预示着我国航天事业将迈向新的高度。通过掌握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驻留、人机联合探测等关键技术,我国将形成独立自主的载人月球探测能力,为人类探索宇宙做出贡献。
快科技8月15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组织实施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系留点火试验。
这是继圆满完成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试验和揽月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之后,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取得的又一项重要阶段性突破。

15时00分,随着试验指挥中心下达点火指令,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一子级试验产品七台发动机同时点火,按预定程序完成多项试验流程,通过试验考核了一子级七台并联发动机在额定工况和高工况下的同时工作能力,获取了完整的试验数据,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试验是我国开展的国内最大推力规模的全系统试车试验,推力规模达到近千吨。

据了解,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是我国面向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研制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包括长征十号和长征十号甲两种构型。
长征十号为带助推器的三级火箭,直径5米,最大高度92.5米,捆绑两个助推器,将在载人登月任务中承担梦舟Y载人飞船和揽月月面着陆器发射任务。
长征十号甲为两级火箭,直径5米,最大高度67米,一子级可回收并重复使用,将在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工程中承担梦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发射任务。

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陆月球,开展月球科学考察及相关技术试验,突破掌握载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驻留、人机联合探测等关键技术,完成“登、巡、采、研、回”等多重任务,形成独立自主的载人月球探测能力。
目前包括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返回器、月球车、新型航天服等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据悉,目前我国载人登月的初步方案是:
采用两枚运载火箭分别将月面着陆器和载人飞船送至地月转移轨道,飞船和着陆器在环月轨道交会对接,航天员从飞船进入月面着陆器。
其后,月面着陆器将下降着陆于月面预定区域,航天员登上月球开展科学考察与样品采集。
在完成既定任务后,航天员将乘坐着陆器上升至环月轨道与飞船交会对接,并携带样品乘坐飞船返回地球。
为完成这项任务,我国科研人员正在研制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载人月球车等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