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回到各个指数的估值,一起看看现在还有哪些低估?又有哪些指数进入高估?
在接近3个月的上涨后,上证指数不负众望突破前高,攀升至3683.46点。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科创50等指数,距离前高也仅一步之遥。
整体而言,大盘指数年初至今涨幅在5%-10%左右,中盘指数涨幅在15%左右,小微盘指数涨幅在20%-30%左右。
对比大盘指数相对温吞的表现,中证1000、中证2000、国证2000、创业200、科创100等中小微盘指数表现极为亮眼。以中证2000为例,截至2025年8月13日收盘,年初至今累计涨幅高达29.7%,居于主要宽基指数首位。
主要行业指数中,恒生医疗、恒生科技、中概互联、科技龙头、恒生消费等表现优异,尤其是恒生医疗相关指数,涨幅居于A、H市场头部。
一、全市场回顾
据Wind数据显示,代表A股的中证全指自去年9月18日累计涨幅达46.20%,年初至今涨幅为13.30%。代表港股市场的恒生指数,自去年9月18日累计涨幅达49.15%,年初至今涨幅为30.99%。(全收益)
从这个角度综合出发,2024年9月18日至今,AH权益持仓收益得40%+才算达标,年初至今得20%+。
61实盘自2024年9月18日至今为37.48%,年初至今11.79%。这个数据主要受攻守平衡和61的风险偏好约束,整体表现符合预期。持仓中,中概互联、创业板指等成长性指数表现良好,而大盘指数、红利、消费则相对较弱。
部分若是全仓在防守型指数的朋友,近期的表现不会太强,但遵守自己的策略也是很重要的原则,毕竟红利前些年可是帮了大忙。下一轮,等经验更加充分,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适当的调整攻防比例,也是一种进阶思路。
我们来看一下各个主要指数的阶段估值温度、区间涨跌幅对比:
上图罗列了A、H股市场主要的20个指数,基本代表了A、H股市场的整体表现。
1、从指数估值变化看
从上图数据可见,在2024年9月18日时,A、H股主要指数绝大部分处于低估状态。其中以创业板指、全指医药为最低,估值温度接近历史低点。
代表A股全市场基准的中证全指为9.5°C,代表H股的恒生指数为9.7°C,两者温度接近,均处于“非常低估状态”。
到2025年1月1日,主要指数均进入正常估值,唯有创业板指、全指医药、中概互联处于低估,也符合市场整体感受。
到2025年8月13日,上证指数突破前高。所统计的20个指数中,只有中证消费仍处于低估状态,其余宽基和主要行业指数均进入正常或更高估值。
2、从区间收益率看
2024年9月18日至今,20个指数累计涨幅均超20%,其中恒生医疗指数以98.89%的收益率夺冠。后续创业板200、科创100、中证2000等小微盘指数涨幅在80%左右。
第二梯队中主要集中于中小盘、科技板块,如科技龙头68.92%、科创50 65.21%、创业板指64.6%、中证1000 61.94%、恒生科技 60.70%等。
第三梯队主要为中大盘和主要行业指数,如恒生指数49.15%、中证500 48.45%、恒生消费44.45%、中概互联43.12%、中证A500 38.01%、全指医药37.57%。
表现最弱的,是中证消费系列指数,如中证消费、消费龙头、消费50、食品饮料、中证白酒等,整体处于20-30%区间。
2025年年初至今,表现最好的是恒生医疗,一骑绝尘。
除此之外,恒生指数、恒生科技、科创100、中证2000、中概互联、创业200、科技龙头等港股、科技、互联网、芯片半导体等方向表现亮眼。
表现最弱的是中证消费,仅收获0.99%的阶段收益,脱离大部队非常之远。当然,也契合消费行业目前的估值,毕竟是为数不多的低估行业了。
3、当下的状态
1)A股宽基:沪深全A(中证全指)正式突破50°C至52.3°C,全市场进入正常估值中枢。
上证50、沪深300、中证A500为代表的大盘指数,整体略低于全市场均值,处于40-50°C区间,目前可以耐心持有。
国证2000、中证2000、科创50、科创100、创业板200等中小微盘指数,涨幅较大,绝对估值较高。从历史估值水平看,部分指数进入正常偏高、接近高估状态,最好提前准备止盈策略。
2)A股主要行业:三大行业中,科技估值正常偏高、医药医疗正常偏低、消费低估或接近低估。消费行业是为数不多可以定投的行业指数。
3)A股策略指数:主要策略指数如红利、价值、基本面、低波动类均处于正常或正常略偏高状态,可以耐心持有。
4)H股宽基:恒生指数、国企指数(H股指数)、香港中小等正常偏高或接近高估,建议提前准备止盈策略。不过因为是主要宽基,止盈节奏可以适当优化。
5)H股策略或行业:港股通高股息、港股通央企红利、港股通高息精选、恒生医疗、恒生消费等正常偏高或高估,建议谨慎。
判断A、H全市场整体水平,我们也可以看沪港深500指数,目前该指数温度突破至71.4°C,处于正常偏高状态(统计周期为2014年11月28日至今)。
整体温度升至50°C以上后,仓位管理的重要性已超过加仓的必要性。
二、61全市场估值仪表盘
三、“61”指数基金估值表(0387期)
===================
说起沪港深500,想必老朋友们应该有印象,该指数是61常提及的中场优秀选手。作为横跨A、H两地的核心指数之一,碰到A、H同牛的行情,确实有事半功倍的疗效。
该指数从2024年9月18日至今涨幅为44.31%,年初至今为18.13%,大概率能跑赢市场85%+以上的投资者。(全收益)
===================
数据整理不易,还望多多点赞支持!
扩展阅读:《指数基金文章目录列表》(新手必看)
$沪深300ETF(SH510300)$ $沪港深500ETF(SH517000)$ $消费ETF(SZ159928)$
#雪球ETF星推官# #雪球星计划# #2万亿,3674点,A股王者归来#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在做出投资决策前,仔细阅读并理解相关基金的法律文件,如《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审慎决策。
本话题在雪球有43条讨论,点击查看。
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点击下载雪球手机客户端 http://xueqiu.com/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