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文章中,提到技术分析或许可以解决买入的问题,但是对卖出环节比较抓瞎的观点。
有一位网友很快在评论区提出异议,大概意思是说涨停之后还有涨停又如何,只要抓住了第一个涨停其实就已经是赚了,既然赚了为何就不能止盈呢,又何来懊悔一说?
我想这位网友见好就收的心态十分值得肯定,但是人只要进入股市这个大染缸,很多平时看来很正常的见解就会变得不太一样。
打个比方,2005-2007年大牛市中,上证指数从998点,一直上涨到了6124点。
但是,这是从事后才知道的结果,如果身在2005年那个时间节点,没有人会想到后来能涨到那么高,因为在此之前历史最高纪录就只是2245点而已,所以在大多数人眼里能到2000点就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这就好比我们现在觉得6124是个遥不可攀的高点,根本不会去臆想有一天上证指数可以涨到18000点是一个道理。
我们假设有个人在2005年觉得市场非常低估,于1000点开始布局,那么很可能到按照之前的锚定思维,到2000点之后,他就感到市场已经高了,开始选择落袋为安。(就好比现在大盘如果涨到了6000点之上,估计好多人都会跑)
卖出之后,那么之后的4000多点涨幅就基本和你无关了,相当于你仅仅吃下了整个涨幅的1/5,要知道这种牛市多少年才难得有一回,难道不属于一种性质严重的踏空吗?
换作个股道理其实也一样,作为常年在股市中混迹的人,应该都会明白别看股市热热闹闹,天天都有各式各样的花式涨停,但是我们普通投资者真正捕捉到爆发力十足大牛股的情况非常少。如果有幸撞上一只,只吃了三两口,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匆匆丢掉,不可惜吗?
再想遇到下一只大牛股,真的很不容易,我们最好不要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研判股票的正确率。
当然,你也可以说我卖了,还可以再买回来。话虽不错,但做起来并不容易。再回到前面举出的2005-2007年上证指数的例子,突破2245点之后,更别说后来的3000点,卖出后一段时间之内,你一定会嫌高,不敢买。
等到4000点,周围人纷纷进场,市场变得热火朝天时,这个时候你可能在从众心理作用下警惕性变得麻木,开始敢买,但遗憾的是已经进入高风险区域。这时就属于追高,大概率最终的结局是偷鸡不成,硬生生把一出喜剧玩成了悲剧。
事实上,过早离场和过晚离场坐过山车都是投资中的大忌,别看过早离场暂时没什么危害,顶多赚少点,但是他会紊乱你的心态,导致你在之后昏招迭出。
不要告诉我,你的心理素质强大,一定不会受影响。咱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情绪控制没有那么神。
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从一买入开始,就有自己明确的战略目标,什么情况该守,什么情况下自己会卖。做任何事都不会乱掉自己的心绪。
例如,你的战略目标是持股收息,那么当发现公司的高股息率有难以维持的迹象时,即应该果断选择卖出。
再或者,你看好的是适度成长性,只要价格是随业绩而动,就没必要天天想着卖。但是,市场如果有一天抛出一个明显达不到的夸张增长预期(价格),那么不需要有任何顾虑,尽快抛出。
只有做到清楚明白自己看好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你在股市中才能变得从容,从而不再亏钱,变得开始赚钱。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本话题在雪球有5条讨论,点击查看。
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点击下载雪球手机客户端 http://xueqiu.com/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