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空间秘探,作者 | 李昕羽
持续攀升的高温已成夏季常态,游泳逐渐成为大众消夏的主流选择。“下饺子”的公共泳池开始遭到嫌弃,更多人选择将目光投向人更稀少、环境更优越的五星级酒店泳池,并直言其“更具性价比”。曾让人望而却步的“五星标签”,已经有人每天花60元,游了一个暑假……
每天只花60元,我在凯宾斯基游了一暑假
杭州网友momo最近解锁了新的消夏方式——她在杭州远洋凯宾斯基酒店的健身中心办理了游泳月卡,算下来每天仅花60元,已经连续游了一个月。
尽管这笔费用合计起来,足以抵上她在公共泳池一年的游泳支出,但她算了一笔账:“在这里游泳不用和人抢泳道,人少、小孩少,水质看着放心,换衣间也干净清爽,算下来每天只需多花几十块,买份难得的清净,性价比很高。”
据这位杭州momo自述,她从去年起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游泳,平时每月会去两到三次,夏天则游得更频繁。“之前我都在附近体育馆游,可暑期一到,人多得像‘下饺子’,体验感特别差。”于是她转换思路,把目光投向了五星级酒店的游泳池。“没想到和我有相同想法的人还不少,凯宾斯基的泳池推荐,就是我刷小红书时偶然看到的。”
像momo这样的选择,其实早已不是新鲜事。打开小红书,输入“五星级酒店”“游泳”等关键词,“五星酒店泳池测评”“xx酒店游泳打卡”等相关笔记即刻铺满屏幕。不少网友和momo一样,晒出自己“逃离拥挤、打卡五星级酒店泳池”的体验。从水温水质、泳池大小、拥挤程度,再到单次成本,网友们把细节扒得明明白白,核心就一个:花钱可以,但得花得“值”。
这背后,是持续高温催热的游泳市场。中央气象台连发高温预警,全国多地气温超40℃。有钱有闲的人奔赴长白山、大理、贵州等地寻求凉快,更多人却只能在空调房里憧憬着“诗和远方”。游泳成为大众触手可及的消夏选择之一。
美团数据显示,6月下旬至8月,全国游泳场馆搜索量环比增长230%,亲子游泳、成人健身课、水上娱乐项目的订单量同比激增180%,清凉经济的火热可见一斑。
各地公共泳池亦在此时迎来了全年客流高峰,据杭州西湖包玉刚游泳场的工作人员介绍,其暑期每日进馆人数稳定在2000人左右,较平时的近600人,人流量足足翻了三倍之多。而四川成都的猛追湾游泳场更是人气爆棚,仅周末两天客流量合计可达6000人次。
纵观当下的泳池市场,大致可分三类。其中高校泳池是不少人心中的“理想型”,价格相对实惠,且多按照专业标准建造,水质、泳道规范都有保障,但要么仅限校内师生使用,要么对外名额极少,使用门槛筛掉了大部分人。
面向大众的公共泳池或健身房泳池,则是撑起整个游泳市场的中流砥柱。它们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并且价格适中,但质量往往参差不齐。有的直接拉低游泳体验,比如水质卫生堪忧、水温不稳定等,有的则存在体验的隐性扣分项,比如储物柜、淋浴间等配套设施老化。更关键的是,遇上暑期等旺季,吵闹玩水的小孩、需要排队的淋浴间、游不到五米就撞上前边泳客的窘境,都让本应愉快的体验大打折扣。
至于曾因高价让人望而却步的五星级酒店泳池,如今却靠“人少、水质佳、服务周到” 圈粉无数。尽管其单次价格高于公共泳池,但对追求体验的游泳爱好者而言,这份不必人挤人的清爽和高品质的环境,反倒成了他们口中的“性价比王者”。
起底 ——五星级酒店泳池“性价比”攻略
在大众认知里,“五星级”标签自带高端滤镜,它既是优质服务的背书,也是“高消费”的潜在台词。对于酒店住客,游泳是高房价附赠的应有权益,但非住客若想体验这份“高端”,往往需要为单次游泳付出一百到两三百元不等的费用。
如果觉得官方定价太高,不妨打开闲鱼看看,这个被戏称为“全国最大合法黑市”的平台上,藏着大量转手的五星级酒店游泳券。
闲鱼买券优点的十分突出:一是价格便宜,价格基本维持在百元及以下,远低于官方定价。二是卖家多、选择广、响应及时,从北上广深等超一线到常州、佛山等二线城市,不同城市的卖家覆盖十几甚至几十家星级酒店,发起咨询后,基本能在半小时内得到响应。此外,购买详情页还会标注泳池大小、水深、开放时间等细节,供消费者轻松找到心仪选择。
广东的闲鱼卖家小林就是个典型例子。他主营广州、佛山地区的五星级酒店代订业务,提供万豪、W酒店、希尔顿等十几家酒店的优惠代订服务,游泳健身卡也是其日常主营品类之一,包含游泳、健身及免费停车权益,单次价格在60-90元不等,均不超百元。除此之外,他也出售其他酒店权益,比如面对还有两个月才到的中秋节,他已早早挂出酒店月饼礼盒的提货券链接。
另一位上海卖家“葡萄”的业务则相对显得“垂直”。她的闲鱼主页专注本地高端酒店游泳健身业务,挂着浦东丽思卡尔顿、静安洲际、上海金茂君悦等多家上海奢牌酒店的游泳健身次卡,价格稳定在100元左右。
不过闲鱼代订的合法性仍有待商榷,其中固然有酒店健身中心次卡、礼品券等正规权益的转让,但更普遍的是冒用住客身份的灰色操作。据上观新闻报道,今年3月,上海市民卢女士在闲鱼花费196元购买了两张香格里拉酒店的游泳券,卖家仅提供了一组房号和姓名,并称只需报上房间号和人名就能入内游泳健身,不会被阻拦。
这种“非实名”预订,本质是钻了酒店对住客免费开放设施的空子,让购买者冒用真实住客信息消费,这不仅意味着住客的隐私被严重侵犯,对于消费者而言,也存在极大的消费风险。
比如同样有过闲鱼买券经历的上海市民李先生,就曾陷入使用卖家提供信息入场时,却被告知“已退房”的窘境。后续即便补充了身份证后四位,他仍无法进入泳池,不仅白跑一趟,还因冒用信息遭遇尴尬。
更关键的是,这种信息倒卖已涉嫌违法,消费者看似捡了便宜,实则可能卷入隐私侵权的法律纠纷,最终得不偿失。
抛开存在争议的闲鱼市场,通过酒店官方小程序、美团、大众点评等平台,购买次卡、年卡,仍是当下消费的主流渠道。其中,美团与大众点评作为深耕本地生活的平台,价格公开透明,从查询到预约全程线上完成,触达便捷,是有意体验星级酒店泳池者最便捷的入门途径,价格略高于闲鱼,次卡普遍在150元及以上。
但二者搜索栏中,没有划分出专门的酒店游泳品类,消费者难以快速区分所售服务对应的是酒店内设泳池,还是入驻酒店的外包健身房,需要花费额外时间甄别、比对,增加了时间成本。
同时,空间秘探整理信息时发现,除却大众平台,还存在更具针对性的进阶通道——像ClassPass、斐燃生活、热橙健康等垂直类小程序,也是连接消费者与高端酒店泳池的重要纽带。这些平台的核心逻辑大致相同,即通过与酒店签订协议,将分散的游泳、健身权益打包,以会员制或单次预约的形式开放给用户。
这类平台的优点十分突出,一方面,因与酒店存在正规协议合作,规避了闲鱼消费风险,合法性无虞;另一方面,平台明确标注合作的是酒店自营泳池,用户无需像在美团上那样耗费时间甄别设施的归属,能直接锁定符合预期的高端体验,流程更高效。
不过其缺点也很明显:价格普遍偏高。由于对接的多为高端酒店资源,且服务规范、权益明确,无论是会员月费还是单次预约价,往往高于闲鱼的低价券,部分也高于美团的公开定价,对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而言,准入门槛相对较高。
低价年卡风靡酒店“图什么”
第三次在社交平台刷到杭州远洋凯宾斯基酒店健身中心的推荐时,家就住旁边的小齐终于动了心。她在美团斥资200元购入一张次卡,决定亲自去一探究竟。
网上信息显示,泳池规格为25x10x1.4米,比不上专业级标准池,但在酒店泳池里已算宽敞。正值暑期旺季,所以池子里的人并不算少,只是相比公共泳池的拥挤和嘈杂,体验感还是明显高出一截。此次体验最让她惊喜的是空间景观,超高挑高使整个空间显得宽敞透亮,搭配三面无遮挡落地窗,得以纵享270度的城市景观,阳光循着玻璃透射进池底,映出落日熔金的柔美。
本着一定要把200元花回本的心态,游泳结束后,小齐特意去体验了广受好评的温水按摩池。池底藏着好几个按摩区域,水柱力道十足,有效舒缓了刚运动完紧绷酸胀的肌肉。最后,她给这次体验下的结论是,“这钱不亏”,不愧为众多网友口中的“理想泳池”。
经美团查询发现,杭州远洋凯宾斯基酒店健身中心的游泳次卡单价约200元,家庭次卡(2大1小)单价为365元,而月卡仅需2000元——按照每天都去、一个月30次来计算,均价成本仅66元,比公共泳池的次卡贵不了多少。
这种“低价高质”的体验,与最近风靡的酒店摆摊现象,看似分属不同场景,实则蕴藏着一脉相承的经营逻辑,即打破“高端壁垒”,主动拥抱本地市场。
两者最核心的共性,在于提高“非房收入”的努力。对五星级酒店而言,高标准化的泳池是固定配套设施,旺季时住客使用频率尚可,但淡季时常有大半时间都被闲置,而其恒温系统、水质维护的成本却一分不减。与其空置烧钱,不如用低价卡将像小齐这样的周边居民“请进来”。均价66元的月卡,看似利润微薄,却能大大提升泳池使用率,摊薄维护成本。
另外,酒店也能以此为支点带动跨界资源联动。比如本月16日,北京嘉里大酒店就联合Bowl Yoga打造了夏日限定活动“泳池Zumba x 水中瑜伽”。这类合作既通过特色主题活动丰富了非住客的体验,吸引了瑜伽爱好者等新客群,又能借助合作方的用户基础触达更多潜在消费者,顺带拉动活动周边的泳衣售卖、课后简餐等衍生消费,让非房收入的来源更立体。
更关键的是,这些为泳池而来的客人,往往会成为酒店其他消费的潜在客源——以低价感知酒店高端服务,潜移默化中自然塑造起对品牌的信任,后续导向餐饮、住宿消费,也就水到渠成。在这个过程中,酒店还能沉淀起非住客用户的行为数据,反向优化酒店服务,比如发现傍晚六点至八点时,泳池使用高峰,能同步调整酒店餐饮开放时间,提供轻食、简餐等;比如数据显示客人带儿童同行较多,可增设酒店内的亲子家庭设施......这些基于数据的微调,既让非住客体验更顺畅,也让酒店的服务更精准匹配本地需求。
而这一切的发生,又天然伴随着品牌曝光的红利。在小红书上,搜索杭州五星级酒店游泳,推荐凯宾斯基酒店者并不在少数。网友们带着真情实感的自发分享,比任何广告营销都更具有说服力。这种白领下班后把酒店泳池当作放松据点、妈妈带孩子游泳顺便喝杯下午茶的“日常化渗透”,更强化了品牌的生活化认知。就像高端酒店躬身摆地摊,卖汉堡或是卤味,市民排队打卡的场景被拍下来放到网上,评论区里一水儿的“接地气”感叹,无形中消解了酒店的高冷形象。
从泳池的低价卡到街头的平价摊位,酒店用这种“看得见的实惠”,吸引更多人走进来、晒出去。每一条小红书打卡笔记,每一次网友间的真情推荐,都是品牌渗透本地生活的细微触角。当“高端”不再等同于“高冷”,酒店便在城市里扎下了更深的根。
非住客涌入酒店如何做好平衡
在搜索信息与成稿过程中,空间秘探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美团或大众点评上,定位上海,搜索“上海浦东丽思卡尔顿游泳池”,页面虽有相关信息和照片,却找不到任何团购链接。但打开斐燃生活小程序,当地可供预约选择的游泳/健身酒店中,上海浦东丽思卡尔顿酒店赫然在列,定价250元,显示已售3万+。
此外,小程序的可选酒店列表中,还有上海和平饭店、上海外滩悦榕庄、上海前滩香格里拉等众多知名奢牌酒店。在这些酒店里,上海浦东丽思卡尔顿的价格称不上最高——最高单价300元,包括苏宁宝丽嘉、前滩香格里拉、璞丽酒店、素凯泰酒店;销量也不算最多——浦东文华东方酒店已售5万+、静安瑞吉酒店与素凯泰酒店均为4万+。250元的单价、3万多的销量,在其中,上海浦东丽思卡尔顿仅算中等偏上的水平。
对比大众平台和垂直类小程序会发现,其他城市也存在类似情况:许多未在美团上架游泳/健身单次体验链接的酒店,在垂直类小程序里却大量出现。
何以如此?背后实际藏着酒店对“开放尺度”的谨慎权衡。
就像最近舆论声量颇大的酒店摆摊,有人好奇追捧,也有人持反对意见。反对者普遍认为这种行为掉价、损伤品牌调性,更可能挤压住客合法权益。毕竟,住客支付的高昂房费中,本就包含对“安静、专属、私密”的溢价预期。
在大众平台上架游泳/健身体验套餐,即便价格与“便宜”两字不沾边,也难逃其流量庞大、用户覆盖面广的特点。一旦客流量上涨,泳池拥挤、更衣室嘈杂等问题便会接踵而至,直接拉低住客的专属体验。
一位酒店从业者向空间秘探透露,对奢牌酒店而言,最忌惮的莫过于“非住客涌入导致住客反感”,毕竟其核心客群愿意为专属的高端服务支付高溢价,一旦体验被稀释,品牌价值便会受损。
因此,选择绕过美团、大众点评等流量巨头,不面向大众平台开放,本质其实是一种隐性筛选。大众平台的用户画像更杂,难免包含大量“非目标群体”,比如只想带孩子玩水、无意运动的家庭,而垂直平台的用户多为主动搜索“游泳健身”的精准人群,对场地规则、运动礼仪的认知更清晰,对住客的干扰自然更少。这种客群纯度,既盘活闲置的泳池资源,产生现金收益,又不至于破坏住客对“高端”的认知。
而要想让这种“精准开放”真正落地、平衡好住客与非住客的体验,仅靠单一的平台筛选远远不够,酒店还需在运营细节上做更深打磨,比如通过区分淡旺季开放力度、划分住客与非住客专属时段、实施严格预约制度等控制客流量。更关键的是,要在物理空间与规则设计上做好“隐性区隔”。
动线分离的精细程度,直接决定了双方的体验边界。除了泳池入口差异化设计,避免非住客误入住客活动区外,还可以增设非住客的专用换衣区、储物柜等设施,细致划分专用空间与设施,既让非住客体验更流畅、充分感受到被尊重,也能从物理空间上避免与住客的交叉干扰,进一步降低双方产生摩擦的可能。
公共场所常使用的黑名单机制也可适当引入,比如针对非住客多次因喧哗、占用住客专属设施、破坏水质等违规行为,累计3次并经核实后,禁约6个月;住客若恶意投诉、滥用优先权干扰运营,工作人员也会介入沟通。这种惩戒制度明确了双方行为边界,又通过可申诉的规则避免武断,守护好住客的专属体验,也让非住客感知到规范约束,让开放空间的秩序更可控。
种种细节叠加,才能让“开放”既不损伤住客体验,又高效盘活闲置资源、增加酒店非房收入,真正实现多方共赢。
五星级酒店泳池,对消费者来说,是其接触星级服务的平价入口,对酒店而言,则是其盘活闲置资源、增加非房收入,同时提高品牌曝光量的有效抓手。或许在未来,当更多酒店找到“开放”与“体验”的平衡点后,五星级酒店的泳池便不再只是消夏的网红打卡地,更会成为城市生活里,高端服务与大众需求和谐共生的日常风景。毕竟,好的消费升级,从来都是让“值得”变得触手可及。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