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深入探讨了白酒作为经济风向标的独特地位,指出对白酒的预测实质上是对经济走向的预测。作者认为,经济预测的难度决定了白酒未来的不确定性,任何具体的涨跌预测都可能只是巧合。在投资逻辑层面,文章剖析了白酒投资的“低估逻辑”和“成长逻辑”。低估逻辑侧重于在业绩不大幅下滑的前提下,识别受库存周期影响最小的品牌,如茅台、五粮液、汾酒、古井和老窖。成长逻辑则关注动销良性、产能放量以及品牌竞争力的企业,尤其看好一线品牌和优势产区。文章还指出,在房价下跌导致家庭资产负债表修复的背景下,顺周期行业面临挑战,但白酒却可能迎来十年一遇的投资机会。作者强调,真正的投资在于把握企业不变的本质,而白酒因其低投入高产出、库存无过期、越老越值钱、品牌难以超越等特点,构筑了坚实的“护城河”,需求波动不会改变其生意本质。
🚎 白酒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其投资价值与经济走势紧密相连。经济预测的固有难度意味着对白酒未来走向的精准预测极为困难,任何具体的预测都可能只是巧合,而非必然。作者认为,无法百分百确定走势就应避免极端的看空或看多操作,因为“看空不彻底等于彻底不看空”。
⚖️ 白酒投资存在“低估逻辑”和“成长逻辑”双重驱动。低估逻辑建立在业绩不大幅下滑的基础上,关键在于识别在当前库存周期中受影响最小的品牌。茅台在上轮周期中表现稳健,五粮液在此轮周期中库存最为良性,而汾酒、古井受益于大众酒市场,老窖则需关注低度酒的市场表现。
🚀 成长逻辑则聚焦于那些能够实现良性动销、具备产能放量空间,并在同行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品牌。马太效应在白酒行业尤为明显,优势品牌能够通过挤压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来实现自身增长。因此,利好优势产区和一线品牌。
📈 在当前房价下跌、家庭资产负债表修复的宏观经济环境下,顺周期行业普遍面临压力,但白酒行业却可能迎来十年一遇的投资机遇。作者认为,能够意识到并在有能力时抓住这一机遇是十分幸运的,并强调投资应放眼长远,看未来十年比看三年或三月更为清晰。
🛡️ 白酒行业拥有独特的“护城河”优势,使其生意本质难以被改变。这些优势包括投入少产出大、库存无过期且越陈越值钱、以及难以被超越的品牌影响力。即使在需求的“枯水期”,也会有“丰水期”来平衡,保证了其生意的韧性。
当你在预测白酒,你就在预测经济。没有人可以预测到未来经济变化,自然也没有人可以预测到白酒的未来。那些预测21年下跌也好,预测27年上涨也罢,都只是一个偶合事件。跟我扔硬币确定的概率没啥本质区别。
不然你百分之百确定下跌,为啥不做空呢。你到底怕什么呢,怕赚钱嘛。还不是自己心里也没很确定,看空不彻底等于彻底不看空。看股价涨跌,后视镜叙事,跌了就厉害,涨了就沉默,这是一种正常的吹牛现象。80元的五粮液,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白酒的投资现在有两层逻辑,一层是低估逻辑,一层是成长逻辑。低估逻辑就是你现在看到的一眼低估是建立在业绩不大幅下滑的基础上。谁能在这轮库存周期影响最小,谁的低估逻辑就越成立。茅台上轮周期都没伤筋动骨,五粮液这轮周期库存最良性,汾酒和古井核心大单品受益于大众酒红火,老窖看看低度酒能否单骑救主。
成长逻辑在于谁先动销良性,谁就轻装上阵。成长首先你得确定产能有没有放量空间,其次才是同行竞争中能否脱颖而出,最后才是消费端能不能承接住。马太效应在这里起效,别人失去的就是你得到的,成长空间由此而来。这里肯定是利好优势产区,利好一线品牌。
房价下跌带来的家庭资产负债表修复还需要时间。在这样的背景下,顺周期行业很难有大的气色,当然个股和行业并不同步。硬币的另一面就是,白酒出现了十年一遇的投资机会。当机会出现时,很多人并不会意识到多珍贵,只有上涨后才后悔莫及。在我现在的年纪,我能意识到,同时正有钱,这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
投资不怕你财务分析,怕的是你半瓶水分析,那还不如不分析。看未来十年比看三年清晰,看未来三年比看三月清楚。投资就是把握住变化世界企业不变的本质。白酒是世界也无法改变的行业,需求的枯水期不会改变其生意本质,因为会有需求丰水期平衡。投入很少,产出很大,库存无过期,越老越值钱,品牌很难超越,他们共同构筑起白酒的护城河。
本话题在雪球有8条讨论,点击查看。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点击下载雪球手机客户端
http://xueqiu.com/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