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 AI相关文章 32分钟前
美国十大移民富豪:黄仁勋曾扫厕所,马斯克十年才拿美国籍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福布斯》榜单显示,2025年美国十大出生海外的富豪总财富高达8670亿美元,科技行业贡献尤为突出,马斯克、布林、黄仁勋等巨头占据主导。这些富豪来自全球各地,行业横跨AI芯片、电动汽车、媒体等多个领域。文章详细介绍了埃隆·马斯克、谢尔盖·布林、黄仁勋、托马斯·彼得菲、米里亚姆·阿德尔森、鲁珀特·默多克、彼得·蒂尔、杰伊·乔杜里、扬·库姆以及杜纪川的移民经历、创业故事和财富积累过程,展现了他们在美国这片土地上白手起家、实现财富梦想的奋斗历程,也反映了移民群体对美国经济的贡献。

🌟 移民群体在美国的财富创造力显著,2025年《福布斯》榜单中的十大出生海外富豪总财富惊人,科技行业更是成为其财富增长的主要引擎,马斯克、布林和黄仁勋三位科技巨头占据了榜单总财富的绝大部分,这表明了移民在美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

🚀 榜单中的富豪背景多元,来自南非、中国台湾、俄罗斯、匈牙利、以色列、澳大利亚、德国、印度、乌克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所处的行业也十分广泛,包括AI芯片、电动汽车、云安全、媒体和博彩等,这体现了全球人才和资本的流动性,以及美国作为创新创业沃土的吸引力。

🛤️ 许多成功移民的道路并非坦途,例如埃隆·马斯克历经十年才获得美国国籍,谢尔盖·布林一家在移民过程中曾面临失业和等待批准的艰辛,黄仁勋幼年时在美国的寄宿学校生活也颇为不易。这些经历凸显了他们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决心,以及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 他们的创业故事充满了创新与坚持。从创办Zip2、PayPal到Nvidia、Zscaler,再到WhatsApp和金士顿科技,这些企业不仅改变了各自的行业格局,也为全球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产品和服务,他们的成功是技术创新、敏锐的市场洞察和不懈努力的结合。

💼 财富的积累往往伴随着对商业机会的把握和战略性投资。例如,托马斯·彼得菲通过期权交易和计算机技术开创做市业务,米里亚姆·阿德尔森继承并发展了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鲁珀特·默多克构建了全球媒体帝国,这些都展示了他们卓越的商业头脑和风险管理能力。

在美国,新移民正源源不断地刷新着白手起家的财富纪录。

2025年7月《福布斯》榜单显示,出生海外、后入籍或定居美国的十大富豪,总财富约8670亿美元,相当于瑞士GDP。

其中,马斯克、谢尔盖·布林和黄仁勋三位科技巨头财富合计占该榜单总财富77%。

科技行业更以七人上榜的强势表现,贡献逾八成财富。这10位富豪的出生地遍及南非、中国台湾、匈牙利、乌克兰等地,行业涵盖AI芯片、电动汽车、云安全、媒体和博彩等多元领域。

本文,家办新智点将聚焦这十位富豪。他们中的许多人在移民美国时历经艰辛,其中,马斯克耗时十年才获得美国国籍。

一、埃隆·马斯克

净资产:3931亿美元

职衔:特斯拉与SpaceX创始人

出生地:南非

1971年6月28日,马斯克出生于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亚(现名:茨瓦内)。祖父是治疗师、飞行员和政治活动家,母亲为加拿大籍模特兼营养师,父亲是机电工程师和房地产开发商。

受外祖父探险故事的影响,马斯克自称家族都有“冒险与探索”的精神。9岁时父母离异,他随父亲生活。在南非辗转多所学校求学期间,马斯克曾深陷校园霸凌阴影——就读布莱恩斯顿高中时,他甚至被推下楼梯,浑身是伤地送医救治。

马斯克(前排左)在学校1985年年鉴上的国际象棋队中 图片来源:布莱恩斯顿高中

少年时期,马斯克为规避南非义务兵役,通过出生于加拿大的母亲申请了加拿大护照。在等待护照审批期间,马斯克曾短暂就读比勒陀利亚大学。1990年,马斯克进入安大略省金斯顿的皇后大学,1992年凭J-1交流访问学者签证转学至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1995年完成学业,但直到1997年才获物理学和经济学双学位。

马斯克的名字出现在比勒陀利亚男子高中新礼堂的捐赠者名单上

1995年,马斯克搬到加利福尼亚州并就读于斯坦福大学,而后决定从商。他与弟弟金巴尔共同创办了网络软件公司Zip2,后被康柏以3.07亿美元高价收购;此后,马斯克与他人联合创办了在线银行X.com,该公司与Confinity合并为PayPal。2002年,马斯克创办SpaceX。

移居美国是马斯克职业生涯的关键转折点。他于1992年抵达美国,然而,历时十年,直至2002年才最终获得美国国籍。

二、谢尔盖·布林

净资产:1397亿美元

职衔:谷歌联合创始人

出生地:俄罗斯

1973年8月21日,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布林(Sergey Brin)出生于莫斯科一个犹太家庭,父母是数学学者迈克尔·布林(Mikhail Brin)和研究员尤金妮娅·布林(Eugenia Brin),均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

1977年,迈克尔在一次波兰数学会议上感受到西方的自由氛围后,决定全家移民。1978年申请出境签证后,夫妻俩先后失业,只能依靠零工维持生活,在等待批准的同时,也担心“被拒”。1979年5月获准离境,一家先后在维也纳和巴黎辗转,同年10月抵达美国。

抵美后,父母分别就职于马里兰大学和美国宇航局,并注重培养谢尔盖的教育,鼓励他学习数学并保留俄语语言水平。谢尔盖先后就读埃莉诺·罗斯福高中和马里兰大学,19岁时以优异成绩毕业。

Google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左)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右)

凭借奖学金,布林进入斯坦福大学读硕士,期间遇到拉里·佩奇,两人共同开发了谷歌的前身搜索引擎。多年后,布林了解了父母在苏联的艰辛,深受影响。这段家族历史不仅塑造了他的价值观,也可能成为谷歌“不作恶”理念的灵感之一。

三、黄仁勋

净资产:1379亿美元

职衔:Nvidia联合创始人

出生地:中国台湾

黄仁勋1963年出生于中国台湾台南,父亲黄兴泰是工程师,母亲罗采秀是教师。父亲曾因工作赴美培训,日后成为送儿子去美求学的契机。幼年时全家移居泰国,后因1973年泰国政局动荡,父母遂将年仅9岁的黄仁勋与兄长送往美国,寄居于叔叔家中。

起初黄仁勋和哥哥被误送入一所纪律严厉的寄宿学校——奥奈达浸信会学院,生活艰苦。黄仁勋后来回忆:“那些孩子非常坚强,他们都带着小刀。”在那段日子里,他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清理宿舍的厕所。

1972年父母移居美国后,兄弟俩与父母团聚,搬到俄勒冈州。黄仁勋在学校表现出色,曾两次跳级,还获得15岁时美国乒乓球公开赛青年双打季军。

1984年,黄仁勋毕业于俄勒冈州立大学电机工程专业,之后在AMD和LSI Logic工作。1992年获斯坦福电子工程硕士学位。1993年30岁生日当天,黄仁勋与两位朋友创立了英伟达(NVIDIA),推动图形计算和人工智能发展。

四、托马斯·彼得菲

净资产:679亿美元

职衔:盈透证券创始人

出生地:匈牙利

托马斯·彼得菲1944年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1956年匈牙利革命失败后,父亲移民美国。1965年,彼得菲中断学业,前往美国与父亲相聚。

启程前,他曾在瑞士卢塞恩探访亲戚,随后在慕尼黑等待了四个月,直到获得进入美国的许可。初到纽约,彼得菲不会英语,生活艰难。父亲与继母同住,家中无多余空间容纳他。随后父亲仅给了他100美元,并对他说:“去闯出一番成就吧。”之后,彼得菲靠做绘图员和程序员,积攒了20万美元。

1977年,彼得菲买下证券交易所的一个席位,开始期权交易,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掌上交易设备,开创做市业务,取得成功。1993年,他创办盈透证券,打造领先的数字交易平台,改变了全球金融交易格局。彼得菲感慨,祖母的藏书启发他理解自由和企业精神,指引了他的人生方向。

五、米里亚姆·阿德尔森及家族

净资产:334亿美元

职衔: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赌场帝国所有者

出生地:以色列

米里亚姆·阿德尔森(原名米丽亚姆·法布斯坦)1945年出生于巴勒斯坦托管地特拉维夫。她在以色列接受教育,先后在希伯来大学和特拉维夫大学医学院取得微生物学和医学学位。服义务兵役期间担任军医,后来成为特拉维夫医院急诊首席内科医生。

1986年,她赴美国洛克菲勒大学,专注药物成瘾研究,推动美沙酮疗法发展,发表多篇论文。她先后与医生阿里尔·奥克斯霍恩结婚育有两女,1989年与商人谢尔顿·阿德尔森结识,1991年结婚,育有两个儿子。

谢尔顿和米里亚姆·阿德尔森博士

1993年,夫妻在以色列创办阿德尔森诊所,2000年在拉斯维加斯开设分店,专注药物滥用治疗。2021年谢尔顿去世后,她继承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成为大股东并管理家族企业。

凭借商业才干和慈善事业,她多次入选全球富豪榜。2023年12月,她与女婿收购NBA达拉斯小牛队控股权,持股69%,帮助家族持续扩展商业版图。

六、鲁珀特·默多克及家族

净资产:240亿美元

职衔:全球媒体帝国(新闻集团和福克斯)所有者

出生地:澳大利亚

鲁珀特·默多克1931年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祖父是苏格兰牧师,于1884年移民澳大利亚,父亲基思·默多克曾是一名战地记者,后来成为南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地区的报业巨头,并担任出版公司的董事长。

1952年,父亲去世,家族企业负债累累,默多克1954年回澳接管家族报业。

1964年,默多克进军新西兰,成功收购惠灵顿《自治领报》,同年创办澳大利亚首份全国性日报《澳大利亚人报》。1972年买下悉尼《每日电讯报》,1981年收购英国《泰晤士报》,进入英国市场。

鲁珀特·默多克在伦敦查看他出版的第一版《太阳报》

1985年默多克入籍美国,1986年收购澳大利亚最大报业公司先驱与周时报社,扩展国内影响力。80至90年代,他收购了二十世纪福克斯、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和《华尔街日报》,并创立英国天空广播公司,媒体业务遍及全球。

1999年默多克涉足音乐产业,收购澳大利亚蘑菇唱片控股权。进入21世纪,默多克将新闻集团发展为全球第二大媒体集团,涵盖报纸、电视和电影等多元业务。

七、彼得·蒂尔

净资产:218亿美元

职衔:PayPal联合创始人

出生地:德国

1967年10月11日,彼得·蒂尔出生于法兰克福。父亲克劳斯是一名化学工程师,先后在多家矿业公司工作,再加上母亲频繁更换护照,这使得彼得与弟弟的童年漂泊不定。

在1977年定居美国加州福斯特城之前,彼得一家还曾生活在种族隔离时期的南非和西南非洲(今纳米比亚)。彼得小学更换过七所学校,其中在斯瓦科普蒙德读过一所德语学校,学校实行严格的体罚制度。他回忆称,这段经历使他厌恶千篇一律和高压的纪律制度。

后来彼得父母定居美国,但父亲却未获得美国国籍。彼得大学就读斯坦福,主修哲学,毕业后读斯坦福法学院,1992年获法学博士。

1998年,彼得与人共同创立了PayPal,最初名为Confinity,专注于为掌上设备开发支付软件。随后,Confinity与另一家在线支付公司X.com合并,彼得成为合并后公司的CEO。

PayPal迅速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在线支付平台。2002年,PayPal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并被eBay以15亿美元收购,为彼得积累了巨额财富和业界声誉,也奠定了他在科技创业和风险投资领域的重要地位。

八、杰伊·乔杜里

净资产:179亿美元

职衔:云安全公司Zscaler创始人

出生地:印度

杰伊·乔杜里出生于印度旁遮普(现喜马偕尔邦)乌 纳区帕诺村,父母均为农民。少年时乔杜里生活艰苦,常要步行4公里去邻村读高中。直到他十几岁时,村里才通上自来水和电。由于学校没有电,他常常在户外的一棵树下学习,凭借着坚韧的意志和对知识的渴望不断前行。

高中毕业后,乔杜里考入贝拿勒斯印度教大学(现印度理工学院瓦拉纳西分校),获电子工程学士学位。22岁时赴美辛辛那提大学,同时攻读计算机工程、工业工程和市场营销三个硕士学位,后来又完成哈佛商学院高管课程。

乔杜里早期在IBM、Unisys和NCR等大企业积累经验,随后投身创业。1996年,他和妻子用积蓄创办了互联网安全公司SecureIT,两年后被威瑞信收购,担任安全服务部门负责人。

1999年离开威瑞信后,他先后创立了多家安全科技公司:2000年创办电子邮件安全公司CipherTrust,2006年被安全计算收购;同年推出托管电商平台CoreHarbor,后被AT&T收购;2002年创办无线安全公司AirDefense,2008年被摩托罗拉收购。

2007年,乔杜里创立了零信任云安全公司Zscaler,推动零信任安全架构应用,改变企业网络安全模式。Zscaler成功上市,市值超250亿美元,确立了他在全球云安全领域的领导地位。

九、扬·库姆

净资产:169亿美元

职衔:WhatsApp联合创始人

出生地:乌克兰

扬·博里索维奇·库姆,1976年2月24日出生于乌克兰基辅的犹太家庭,父亲从事建筑工作,母亲则在家照顾儿子。

1992年,16岁的库姆随母亲和外祖母移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生活困难。父亲原计划日后赴美团聚,但最终留在乌克兰,并于1997年去世。母亲在美国靠保姆工作维持生计,彼时十几岁的库姆也会在杂货店当清洁工来补贴家用。2000年母亲因癌症后,一家人靠残疾津贴生活。

高中毕业后,库姆自学计算机网络,加入了名为w00w00的计算机安全智库,后来进入圣何塞州立大学,并在安永担任安全测试员。1997年他加入雅虎,工作中结识布赖恩·艾克顿。

2007年,两人离开雅虎,休整一年后曾申请加入Facebook未果。2009年库姆买了第一部iPhone,受App Store启发,与好友亚历克斯·费什曼合作开发WhatsApp,2月24日正式注册成立。2014年,Facebook以190亿美元收购WhatsApp,库姆获利数十亿美元。2018年因理念分歧辞去CEO和董事会职务,获得约4.5亿美元。

库姆十分反感被称作“创业家”,曾在推特幽默表示:“下一个叫我企业家的人,小心被我的保镖揍。”他坦言,自己唯一的动力是打造真正有用的产品,而非追逐金钱。

十、杜纪川

净资产:141亿美元

职衔:金士顿科技联合创始人

出生地:中国

杜纪川1941年生于重庆,祖籍浙江青田。父亲杜桐荪曾留学法国,任台湾电影检查处长;母亲朱莉是电影明星,1949年后移居中国台湾。杜纪川童年在重庆、上海生活,后迁至台湾高雄师大附中读高中,此后进入叛逆期,迷恋音乐,屡屡逃课。

金士顿两位创始人:左杜纪川,右孙大卫

因成绩差无法就读台湾好大学,杜纪川去德国不来梅投靠叔叔,打工洗盘子,却未获实质扶持。他在牧师帮助下学德语,后在基尔造船厂当焊工,遭受歧视。两年后杜纪川获资格考入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学电气工程。

1966年夏天,杜纪川首次到美国,此后决定赴美发展。毕业后进入摩托罗拉工作,却遭德国同事排挤。1969年,他去美国亚利桑那斯科茨代尔,起初靠贩卖台湾小饰品维生。当发觉房租支出成为沉重负担后,杜纪川萌生了靠房产投资盈利的念头。

1971年,他开设商业地块托管,亚利桑那房市开始繁荣,靠贷款买地开发商业地产,70年代末成百万富翁。后赴洛杉矶寻找新机会,杜纪川遇到了朋友孙大卫。两人1982年在车库创办Camintonn,专注内存产品,逐步盈利。

1986年公司以600万美元卖给AST,两人获利130万美元。后来他们在股市投资失利,损失百万,决定不再做高风险投资。1987年,两人创立金士顿科技公司。

(《家办新智点》提醒: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家办新智点”(ID:foinsight),作者:foinsight,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新移民 财富创造 科技巨头 创业精神 美国经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