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13小时前
寒武纪一日暴涨150亿,神话还是击鼓传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寒武纪近期因市场传闻股价暴涨,公司随后回应称相关传闻为不实信息。文章回顾了寒武纪的发展历程,从早期与华为合作成名到遭遇困境,再到近年业绩的显著改善。公司云端产品线成为营收主力,研发投入持续高企,但面临资金链压力和客户集中风险。文章指出,市场对AI热点的高度敏感,使得寒武纪等公司易受传言影响,但真实的业绩增长才是其资本核心。

🔍寒武纪回应市场传闻,强调公司关注到网上传播的关于订单、收入、新产品等误导市场的不实信息,呼吁投资者提高信息辨别能力,以官方公告为准。

📈寒武纪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65.6%,亏损收窄,第四季度首次单季盈利,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暴增4230.2%,归母净利润转为正。

🚀寒武纪云端产品线成为营收主力,占据2024年营收的99%以上,云端智能芯片及板卡业务成倍增长,市场订单节奏加快。

💰寒武纪2024年研发投入超过12亿元,占营收比例高达91%,2025年第一季度继续投入2.35亿元,保持高强度技术积累。

⚠寒武纪面临资金链压力,账面现金持续下降,经营现金流仍为负,且客户高度集中,前五名客户贡献收入占比近95%。

8月12日晚,中国“寒王”寒武纪在互动平台上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关注到网上传播的关于公司在某厂商预定大量载板订单、收入预测、新产品情况、送样及潜在客户、供应链等相关信息,这些均为误导市场的不实信息。

该公司称,请投资者提高信息辨别能力,不传播、不采信来源不明或未经核实的虚假信息,以公司发布在上交所官网的公告或公司官方网站披露的信息为准。此外,对于任何捏造、散布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公司将保留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的权利。

这则回应与当日午间的莫名暴涨有关。8月12日,A股半导体板块一片如火如荼,寒武纪迎来20%涨停,涨停价848.88元/股,股价创历史新高。市值一度跃升至3551亿元,全天成交额飙至151亿元。

近期驱动市场情绪升温的关键推手,被业内普遍锁定为DeepSeek-R2模型发布的传闻。此前有消息称,该模型或将于8月15日至30日正式发布,且其推理能力可与GPT-5正面抗衡。而随后市场进一步流传的“某国产大模型团队已在寒武纪平台完成R2模型测试,其推理效率表现优于英伟达H20”的细节,更成为直接点燃股价上行的核心导火索。

据腾讯科技今日消息,有接近DeepSeek的知情人士回应称,网传DeepSeek下一代大模型DeepSeek-R2即将发布的说法不实,且该模型8月份并无发布安排。

但凤凰网科技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DeepSeek从不会对这些发布时间信息进行任何回应和披露,模型如果做完了就会发”,也让近期DeepSeek新模型的发布充满了更多不确定性。 

8月13日,寒武纪开盘下跌2%后,于午间再度拉升,截至发稿,总市值已突破3590亿元。

寒武纪真正的成长轨迹在哪里?

即使这次传闻未实,但寒武纪真实的业绩转折,才是它更值得关注的资本核心。

寒武纪成立于2016年,是全球领先的AI芯片设计公司。在成立之初,寒武纪凭借与华为的短暂合作,将AI处理器集成于麒麟芯片中,一举成名,成为全球首款AI移动芯片的缔造者之一。然而,芯片IP授权业务的局限性及与华为合作的终止,让寒武纪迅速面临过度依赖单一大客户的困境,加之高额的研发投入,公司陷入了连续亏损的泥潭。

直到2024年,寒武纪共实现营业收入11.74亿元,同比增长65.6%,亏损额度收窄至4.52亿元,较2023年同期8.48亿元降幅显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第四季度迎来首次单季盈利,成为业绩走出亏损泥潭的拐点。

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更是完成逆转:营收达11.11亿元,同比暴增4230.2%,归母净利润转为3.55亿元。

这些财务数字背后的支撑来自于:一是寒武纪在云端产品线领域迎来爆发,相关业务占据了2024年营收的99%以上,其中云端智能芯片及板卡业务成倍增长。二是公司正加速备货与扩产,截至2025年Q1末,存货从年初的约17.7亿元攀升至27.6亿元,预付款项也上升至9.73亿元,意味着其市场订单节奏正在加快。三是研发力度不减,2024年研发投入超过12亿元,占营收比例高达91%,2025年第一季度继续投入2.35亿元,保持高强度技术积累。

然而,风险同样存在。2024年至2025年Q1期间,寒武纪账面现金由年初的19.7亿元持续下降至6.38亿元,经营现金流仍为负,资金链承压明显。此外,公司客户高度集中,前五名客户贡献收入占比近95%,单一客户高达79%。

是泡沫还是爆发前奏?

这并不是资本市场第一次被AI热点搅动,更不是寒武纪第一次卷入性能神话。自ChatGPT爆火以来,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AI芯片公司,就被反复绑定在“国产算力替代”的叙事中。

尤其是在英伟达高端芯片出口受限、H20性能缩水的背景下,任何有关国产芯片性能突破的传言,都会迅速在二级市场引发资金躁动。

这一次被传与DeepSeek-R2绑定,更是踩中了投资者的情绪按钮。DeepSeek的R1系列推理大模型在年中已经引发过一次算力股集体暴涨,而R2被传出“推理性能翻倍、参数量逼近英伟达旗舰GPU极限”的消息,无异于给资本市场又加了一把火。传言细节甚至传到“某国内大模型团队在寒武纪MLU390上跑通推理,速度比H20快20%”,这种未经证实的具体数据,更容易让人相信,因为它听起来像真事。

传言也并非完全空穴来风。中国AI芯片厂商的确在推理场景上找到了部分切入口,比如在功耗、性价比、特定模型优化方面做文章。有AI infra相关从业者此前就对凤凰网科技表示过,国产芯片在推理方面表现较为良好,且性价比优势十足。但从研发到生态,从软件兼容到开发者习惯,要真正替代英伟达的高端GPU,还存在一道技术与生态的双重鸿沟。寒武纪虽有思元系列等产品积累,但距离全面撼动H100、H20的地位,还需要数年甚至更长的产业爬坡期。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寒武纪 AI芯片 市场传闻 业绩增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