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13小时前
前硅谷VC专家独家解读:Perplexity345亿美金报价Chrome背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AI搜索新贵Perplexity向科技巨头谷歌递交了高达345亿美元的全现金收购提案,目标直指谷歌的Chrome浏览器业务。此举被视为科技史上最大胆的“蛇吞象”事件,时值美国司法部对谷歌进行反垄断诉讼的关键时期。Perplexity以“答案引擎”自居,通过大模型直接生成精准答案并附带信源链接,估值一年半内暴涨36倍,吸引了包括贝索斯、英伟达在内的重量级投资。此次收购不仅是一次商业行为,更是巧妙利用法律、资本和公关,旨在打破谷歌对互联网入口的控制,定义AI搜索赛道,并为自身未来发展铺平道路。交易的最终走向,将对AI时代的入口竞争和公司估值产生深远影响。

🚀 Perplexity AI,这家估值已达180亿美元的AI搜索新贵,向科技巨头谷歌发起了一项345亿美元的全现金收购要约,目标是谷歌的Chrome浏览器业务。这一大胆举动,被视为科技界的一场“蛇吞象”式挑战,其时机选择恰好在美国司法部对谷歌的反垄断诉讼进入关键阶段,显示出深远的战略考量。

💡 Perplexity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答案引擎”模式,区别于传统搜索引擎提供链接列表,它能直接生成逻辑清晰、附带信源的精准答案,极大地提升了信息获取效率。其估值在一年半内飙升36倍,显示出资本市场对其作为“下一代信息入口”的巨大潜力充满信心,吸引了包括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英伟达等在内的重量级投资者。

⚖️ 此次收购提案被视为Perplexity“借力打力、迎合监管”的战略阳谋。通过主动提出收购Chrome并承诺遵守一系列有利于竞争的条款,Perplexity巧妙地为美国司法部的反垄断诉讼提供了“现成解决方案”,旨在合法合规地打破谷歌对互联网入口的垄断地位,符合法律的“最高公众利益标准”。

📈 无论收购是否成功,Perplexity此举已成功地向市场宣告了其作为谷歌最有力挑战者的地位,并确立了AI搜索与浏览器/操作系统级入口深度绑定的终局之战。这极大地提升了Perplexity的行业地位和“叙事天花板”,为其未来的融资和IPO奠定了基础,是一次教科书级别的叙事营销。

💰 Perplexity的行动也撬动了资本的力量,其表示已获得多家大型风投基金的全额资金支持,这表明硅谷的“旧钱”与“新钱”正联合起来,试图重塑由传统巨头主导的互联网秩序。对于投资者而言,此事件揭示了AI时代对“入口型资产”的价值重估,谁能成为AI的首选入口,谁的估值模型就可能被颠覆。

硅谷的空气里,除了代码的味道,如今又弥漫着一股火药味。 

北京时间昨天凌晨,整个科技圈被一封“不请自来”的收购狂言引爆。成立仅三年的AI搜索新贵Perplexity,正式向谷歌递交了一份高达345亿美元的全现金收购提案,目标直指谷歌的命脉——Chrome浏览器业务。 

这堪称21世纪以来,科技史上最大胆、也最疯狂的“蛇吞象”事件。 

要知道,Perplexity在今年7月最新一轮融资后的估值“仅”为180亿美元,这次的出价几乎是自身体量的两倍。一个刚上牌桌的新玩家,直接向着统治互联网入口长达十余年的老霸主发起了冲锋。 

时机,选得极其刁钻——恰逢美国司法部对谷歌的反垄断诉讼进入最终“判决”前的关键窗口。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收购,更像是一场精心算计、直击要害的战略阳谋。 

起底Perplexity:它是谁?

要理解这场风暴,我们必须先看清风暴眼中的主角——Perplexity AI。 

这家由前谷歌AI研究员Aravind Srinivas在2022年创立的公司,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搜索引擎。它自我定位为“答案引擎”。当你提问时,它不会像传统搜索那样甩给你一堆蓝色链接,而是通过大模型理解、整合全网信息,直接生成一段逻辑清晰、附带所有信源链接的精准答案。 

这种“一步到位”的体验,让它迅速俘获了大量对信息效率有极高要求的用户。 

它的崛起速度,只能用“恐怖”来形容: 

2024年初: 估值5亿美元 

2025年5月: 估值飙升至140亿美元 

2025年7月: 最新一轮融资后,估值高达180亿美元 

短短一年半,估值暴涨36倍。它的投资人名单,几乎就是一本硅谷权力名人录: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英伟达、Databricks,甚至图灵奖得主Yann LeCun都是它的拥趸。 

尽管其年度经常性收入(ARR)尚不足1亿美元,市场却给出了惊人的180倍市销率(P/S Ratio)。这背后,是资本市场对“下一代信息入口”的疯狂押注。 

而这家公司也从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它拒绝过Meta的收购,甚至在今年1月大胆提出过与TikTok美国业务合并的方案。每一步,都透露出它渴望成为平台级玩家的欲望。 

一石三鸟:345亿报价背后的“阳谋”

Perplexity选择此刻出手,绝非头脑发热。这是一次将法律、资本与公关运用到极致的经典商战案例。 

第一层:借力打力,迎合监管。

美国司法部诉谷歌反垄断案的核心是什么?正是指控谷歌利用其市场地位(尤其是通过Chrome和安卓系统),非法将自家搜索引擎设为默认选项,扼杀了竞争。 

目前,案件已进入法官考虑“补救措施”的阶段。而司法部提出的最激进、也最彻底的方案,就是“强制剥离Chrome浏览器”。 

Perplexity的收购要约,就像是为法官亲手递上了一份“现成的解决方案”。它在信中高调宣称,将Chrome交给自己这个独立的AI挑战者,最符合“最高的公众利益标准”,能一劳永逸地打破谷歌对互联网入口的控制。 

为了增加说服力,它还开出了一系列看似无法拒绝的条件: 

继续维护Chromium开源项目,保障行业生态。 

未来两年对Chrome和Chromium投入超30亿美元。 

收购后,Chrome将继续默认使用谷歌搜索,但赋予用户自由更换的权利。 

这几乎是贴着反垄断法案的条款,写出了一份“标准答案”。 

第二层:自我抬价,定义赛道。

无论交易成败,Perplexity都已经赢了。 

通过这次报价,它向全世界宣告: 

我是谷歌最值得重视的挑战者。 

AI搜索的终局,必然要与浏览器/操作系统级的入口深度绑定。 

我,Perplexity,有能力、有野心、也有(潜在的)财力来玩这场终局之战。 

这一行为,极大地提升了公司自身的行业地位和“叙事天花板”,为其下一轮融资,甚至未来的IPO铺平了道路。 

第三层:撬动资本,极限施压。

Perplexity声称已获得多家大型风投基金的全额资金支持。虽然未透露具体名单,但释放的信号是明确的:硅谷的“旧钱”和“新钱”已经联合起来,准备重塑被传统巨头把持的旧秩序。 

这场收购战的最终走向,将悬于法官的最终裁决。尽管多数分析师认为强制剥离的可能性偏低,但法官本人曾在庭审中那句“剥离Chrome是否会是更简洁、更优雅的选择?”的疑问,依然给市场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针对这一事件,我们第一时间连线了硅兔君专家团队的一位核心专家。他曾是硅谷一线VC的合伙人,主导过多起对AI应用层公司的投资,对AI时代的平台竞争有深刻洞察。

他用三句话,总结了这起收购案背后,真正值得二级市场投资者关注的“潜台词”: 

“这首先是一次‘估值定义’事件,而非一个收购事件。Perplexity的真正目的,是用345亿这个数字,强行在资本市场心中,为‘AI原生入口’锚定一个价值刻度。这本质上是一次成本极低的、教科书级别的叙事营销,旨在告诉华尔街:不要再用SaaS的逻辑给我估值,请用平台革命的逻辑来看待我。” 

“真正的战场,是对‘默认权’和‘数据流’的争夺。Chrome的价值核心不是代码,而是全球超30亿用户的‘默认浏览器’地位,以及由此产生的、无穷无尽的用户行为数据流。Perplexity深知,没有入口,再好的‘答案引擎’也只是巨头花园里的一株盆栽。它此举是在向市场宣告:AI应用层的战争已进入下半场,竞争焦点从模型能力,转向了对分发渠道和用户习惯的控制。” 

“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而言,这笔交易的成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揭示了一个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AI正在对所有‘入口型资产’进行价值重估。无论是浏览器、操作系统,还是超级App,谁能成为AI的首选入口,谁的估值模型就可能被彻底改写。投资者需要立即审视自己的投资组合,思考哪些公司掌握了这种‘AI时代的收费站’,而哪些公司的‘护城河’,正在被这种出其不意的降维打击所侵蚀。” 

结语

一个估值180亿美元的“AI新贵”,敢于向一个市值近2万亿美元的科技帝国发起入口之战。这起看似疯狂的收购风波,无论最终结局如何,它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在生成式AI引发的巨浪之下,所有看似坚不可摧的商业壁垒,都有可能被瞬间撕开一道口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硅兔君”(ID:gh_1faae33d0655),作者:硅兔君,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Perplexity AI 谷歌 Chrome 反垄断 AI搜索 入口之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