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13小时前
野外玩水需注意!全国多地水域发现“食脑虫”踪迹:严重可致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一则新闻引发广泛关注:一名6岁男童在7月玩水后感染致命的“食脑虫”(狒狒阿米巴原虫),虽经抢救仍不幸离世。这种高致病性原生动物在我国多地水域均有发现,尤其南方地区更为普遍。它通过鼻腔侵入人体,可迅速抵达大脑,引发原发性阿米巴脑膜炎,潜伏期短,初期症状类似感冒,但会迅速加重并可能致命。医生强调,夏季是感染高发期,野泳或潜水动作易增加鼻腔进水风险。为预防感染,建议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游泳时避免潜水、跳水等易使鼻腔进水的活动,并尽量选择正规泳场。

🦠 **“食脑虫”的真实身份与危害:** “食脑虫”实为一种高致病性单细胞原生动物——狒狒阿米巴原虫,并非昆虫。它们体型微小,可在湖泊或河流中找到,通过鼻腔侵入人体,沿着嗅觉神经抵达大脑,引发化脓性脑膜脑炎、血管出血和脑实质坏死,致死率极高。

⚠️ **感染途径与高危行为:** 狒狒阿米巴原虫感染多发生在夏季,因为人们接触水的机会增加,尤其是野泳、潜水或在水中憋气等容易导致鼻腔进水的活动,会大大增加感染风险。原虫在进入人体后,能快速运动并改变形态,因此也被称为“变形虫”。

📈 **发病症状与潜伏期:** 感染后的潜伏期短,从2-3天到7-15天不等。初期症状包括头痛、精神错乱、嗅觉异常以及上呼吸道炎症。随后,头痛会逐渐加剧,可能伴随发热、呕吐、颈部强直,直至昏迷甚至死亡,病情发展迅速,极具危险性。

🛡️ **预防措施与就医建议:** 为避免感染,应尽量避免野泳,选择正规的游泳场地。游泳时,避免潜水、跳水或憋气等易使鼻腔进水的动作。如在温水游泳或玩耍后出现发烧、头疼、颈部僵硬和呕吐等症状,务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快科技8月13日消息,每年暑假都有不少人喜欢带着孩子游山玩水亲近大自然,还有人喜欢去游野泳,然而近期一则新闻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担忧。

据悉,今年7月,一6岁男童玩水后发烧确认感染狒狒阿米巴原虫(食脑虫),虽经过全力抢救,最终还是回天乏力,于近日离世

活生生的例子摆在这,足以引起大家的警惕,据悉,我国多地水域均“食脑虫”踪迹,其中南方比北方要更多。

食脑虫实际上并不是昆虫,而是一种高致病性单细胞原生动物,大多只有10-30微米,可在湖泊或河流中感染人类,导致原发性阿米巴脑膜炎

在滋养体阶段,“狒狒阿米巴原虫”能伸出手足快速运动,而随着运动,形态也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被称为“变形虫”。

“狒狒阿米巴原虫”在进入人体后,会穿过鼻子,沿着嗅觉神经到达大脑,引起化脓性脑膜脑炎、血管出血和脑实质坏死。

潜伏期短则2-3天,长则7-15天,初期症状包括头痛、精神错乱、嗅觉、上呼吸道炎症等,之后头痛逐渐加重,可出现发热、呕吐、颈椎强直、昏迷,甚至死亡

医生介绍,“狒狒阿米巴原虫”感染多发生在夏季,因为接触水的几率会更高,尤其是游泳,甚至是游野泳,极大的增加了感染风险。

虽然听起来可怕,但想要预防其实也不难:

1、如果近期在温水中游泳玩耍后出现发烧、头疼、颈部僵硬和呕吐的现象应及时就医。

2、游泳运动时应避免潜水、跳水或在水中憋气等易造成鼻腔进水的活动。

最后提醒大家,可选择正规的游泳场地,尽量不要“野泳”,最大程度上避免和此类生物接触。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食脑虫 狒狒阿米巴原虫 野泳 夏季安全 健康警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