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4小时前
准确率 60%:AI + 雷达传感器组合,3 米内可转录手机通话内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团队研发出一种名为“无线窃听”的新技术,结合AI与毫米波雷达传感器,能在三米范围内转录手机通话内容,准确率达60%。该技术通过毫米波雷达探测手机表面微小振动,并将信号输入开源语音识别模型“Whisper”。研究者利用“低秩适应”技术,仅微调模型1%的参数,使其能高效识别雷达采集的嘈杂数据。这项技术为远程窃听手机通话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提醒用户在进行敏感通话时需提高警惕。目前该技术仅限于学术研究。

💡 新技术利用毫米波雷达传感器远程探测手机振动,可在三米范围内捕捉由耳机播放语音引起的设备表面微小振动,从而实现对手机通话的监听。

🤖 研究者将捕获的振动信号输入开源语音识别模型“Whisper”,并通过“低秩适应”(Low-Rank Adaptation)技术,仅微调模型1%的参数,以高效识别雷达采集的低质量、高噪音数据。

🎯 该技术在转录手机通话内容时,准确率可达60%,词汇量范围达到一万,相比2022年的成果有了显著提升,使其更具实际应用可行性。

⚠️ 研究者强调该技术仅限于学术研究,旨在警示公众未来远程窃听手机通话的可能性,并呼吁用户在进行敏感通话时提高警惕。

🔬 该技术的进步在于,即使识别结果存在错误,通过补充语境等人工校正,仍能推断出通话关键词和部分内容,进一步增强了其潜在的应用价值。

IT之家 8 月 13 日消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于 8 月 8 日发布博文,其计算机科学团队发明一种“无线窃听”(wireless-tapping)新技术,结合 AI 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可以在三米范围内转录通话内容,准确率约为 60%。

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该技术利用毫米波雷达传感器(millimeter-wave radar)远程探测手机振动,可在距离手机约 3 米处,收集由耳机播放语音时引发的设备表面微小振动,随后将捕获的振动信号输入到开源语音识别模型“Whisper”中。

针对雷达信号质量较低、噪音较大的特点,研究者通过“低秩适应”(Low-Rank Adaptation,一种只微调机器学习模型部分参数的方法,用于快速适应新数据源或任务)方法,仅微调模型 1% 的参数,让其能高效识别雷达采集的数据。

第一作者 Suryoday Basak,图源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最终,系统能够将手机通话内容转录为文本,准确率可达 60%,词汇量范围达一万。相比团队 2022 年仅能识别少量预设词汇的成果,本次技术明显提升了实际应用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即便识别结果存在错误,通过补充语境等人工校正,依然能推断出通话关键词和部分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该项技术目前仅限于学术研究,尚未商品化。研究者强调,其目的是警示公众未来远程窃听手机通话的技术可能性,呼吁用户在进行敏感通话时提高警惕。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无线窃听 AI 毫米波雷达 语音识别 隐私安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