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14小时前
太快了,十多家银行表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财政部近期公布了《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旨在提振消费和支持服务业发展。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方面,对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按实际金额贴息,最高可享1000元;对5万元以上重点领域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贴息,最高可享3000元,贴息利率为年化1%,期限一年。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则对餐饮住宿、文化旅游等8类领域提供贴息,贷款规模最高100万元,最高贴息1万元,期限不超过一年。政策简化了借款人操作流程,贴息将直接从贷款利息中扣除,减轻了借款人的负担,并有助于优化银行资产结构,激发消费潜力。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细则公布:对5万元以下消费按实际金额贴息,最高1000元;对5万元以上重点领域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贴息,最高3000元。贴息利率为年化1%,期限一年,旨在刺激居民消费,特别是大额消费场景。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支持餐饮、旅游等8类领域,贷款规模最高100万元,最高贴息1万元,期限一年。该政策旨在帮助服务业主体改善经营、提升服务能力,促进经济复苏。

✅ 简化操作流程,借款人无需额外申请,贴息将直接从贷款利息中扣除。个人消费贷款通过授权贷款经办机构识别交易信息计算贴息;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则由经办银行在收到财政资金后一次性返还或直接扣除利息,减轻了借款人的操作负担。

🏦 政策对银行有利,可优化资产结构,降低风险敞口。通过财政补贴降低借款人实际融资成本,提高贷款意愿,银行得以在保持合理定价的同时扩大客群,避免利润空间被挤压,并呵护息差。

⚠️ 提醒消费者注意防范诈骗,办理贴息业务不委托第三方,不收取费用。借款人应量力而行,合理申请贷款,确保资金用于合规消费或经营,避免挪用和套取贴息资金。

12日,《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下称个人消费贷贴息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下称服务业贷款贴息方案)同时公布。

方案发布后,截至发稿时,已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等十余家银行相继公告,对符合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或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实施贴息。

个人消费贷贴息9月1日落地

对于贴息范围,根据个人消费贷贴息方案,为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

具体来看包括两类:一是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二是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重点领域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

在8月13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金融司司长于红介绍,对于单笔5万元以下的消费,按照实际金额计算贴息,多笔叠加以后,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以享受贴息1000元;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来计算贴息,也可以多笔叠加,加上小额消费的贴息以后,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享受贴息是3000元。

在贴息利率方面,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此次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利率为年化1%,大体相当于目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三分之一,政策实施期限为1年。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分析称,政策对5万元以下和5万元以上消费贷款实施了不同的条件,整体看,5万元以上属于大额消费贷,资金流向监测更严格。

薛洪言进一步表示,5万元以上的消费贷按上限5万元贷款进行贴息,对应贴息金额500元,需要6笔贷款才会触及上限3000元。

“针对5万元以下的小额消费贷款,适用条件相对宽松,5万元对应1%贴息是500元,2笔就是1000元,贴息上限定为1000元。上述规定,既确保了小额消费贷申请贴息的便利性,也有效防范了大额消费贷的资金套利风险。”薛洪言说。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在所有银行办理个人消费贷款都能享受贴息。根据个人消费贷贴息方案规定,贷款经办机构包括全国性或跨区域的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5家业务规模相对较大的消费金融公司等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

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在公告中提到,将于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多家银行称,正在抓紧制定有关操作指引、实施细则,后续将通过官微、官网、营业网点等渠道公布办理流程等实施细则。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最高贴息1万元

根据服务业贷款贴息方案,对符合条件的服务业经营主体给予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的财政贴息支持,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即单户享受的最高贴息金额1万元。

服务业经营主体享受贴息政策需要符合哪些条件?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表示,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可享受贴息支持。 

在期限条件上,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公开发布之日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贷款合同且相关贷款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的,按照贷款本金对经营主体进行贴息。

在资金用途上,财政部有关负责人称,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需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中新经纬注意到,服务业经营主体享受贴息政策的经办银行与个人消费贷不同,包括21家全国性银行,具体有3家政策性银行、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我行将优化办理流程,简化办理手续,匹配优惠信贷额度,推动政策尽快实施。”农业银行在8月12日发布的公告中表示。

借款人如何操作?

借款人获得贴息的具体操作流程有哪些?于红介绍,这两项贴息政策设计都遵循了简便易行的原则,贴息资金的申请、审核等工作,均由贷款经办机构和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来完成,力求最大限度地减轻借款人的操作负担。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具体操作↓

1.借款人在申请个人消费贷款签订相关贷款合同的同时,只需增加一个操作,就是要授予贷款经办机构相关权限,允许其识别贷款发放账户或者指定账户的交易信息。

2.对于已经签订的贷款,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签订补充协议等方式来取得借款人的相关授权。贷款经办机构将根据实际消费情况,按照政策规定的要求来计算财政贴息金额,在定期收取贷款利息时,直接扣减由财政承担的贴息资金,借款人可通过短信、手机App等方式知晓享受财政贴息的具体情况,不需要额外操作。 

例如,如果一名消费者使用个人消费贷款,在政策执行期内花了20万元用于装修、购置家具家电等消费品,假设该笔消费贷款年利率为3%,在没有贴息的情况下,他全年需要支付贷款利息是6000元,享受个人消费贷款一个百分点的贴息以后,最高可减少利息支出2000元,这样就可以获得1/3的利息补贴。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具体操作↓

借款主体不需要进行贴息申请,只需按照正常的信贷流程在银行办理贷款。 

经办银行收到财政贴息资金以后,对经营主体已经支付的利息,一次性向经营主体返还对应的贴息资金;

对于经营主体未来需支付的利息,贷款经办银行在后续按期收取时,直接扣除对应的贴息资金。

假设一家餐馆在今年10月1日获得1年期的贷款90万元,用于引进设备、扩大场地等经营活动,可以享受的贴息一共是9000元,具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假设经办银行明年2月收到财政部门拨付的贴息资金,以此作为时点来划分,经办银行需向该餐馆一次性返还3000元的贴息,将今年10月到明年1月的贴息结清;

另外,明年2月到9月,每个月都会直接扣除当月贴息,经营主体每月可以少交750元的利息。

有利于优化银行资产结构

本次贴息方案对银行有何影响?在薛洪言看来,对消费金融市场而言,政策将通过成本降低效应刺激贷款需求,预计短期内消费贷款规模将出现结构性增长,尤其是重点支持的大额消费场景。影响上看,银行盈利结构将得到优化,零售型银行受益显著;资产质量方面,借款人实际利率下降减轻还款压力,行业风险敞口有望收窄。

华泰证券在8月12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本次出台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采取中央与地方财政承担90%和10%贴息资金,通过预拨、季度审核与清算流程确保资金高效直达。这一模式突破了传统信贷刺激依赖降息降准的路径,通过财政资金补贴的方式释放消费潜力。相较于单纯银行让利,财政分担贴息成本缓解银行盈利压力,进而呵护银行息差。

华泰证券还提到,贴息政策以财政杠杆撬动信贷规模扩张,优化银行资产结构。财政资金对特定贷款利息进行直接补贴,可以降低居民购置大宗商品、提升生活品质的信贷门槛,直接释放消费潜力。居民实际融资成本下降有助于提升贷款意愿,银行在保持定价水平(消费贷利率普遍3%以上)前提下扩大客群覆盖,可以避免因利率竞争压缩息差,同时银行可以在不追寻客群过度下沉的同时实现消费贷扩容。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银行还在公告中提醒消费者,在办理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业务过程中,不会委托任何第三方办理,且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请谨防诈骗,保护个人信息及财产安全。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对中新经纬表示,对居民而言,申请个人消费贷款要到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正规金融机构办理,只有这样才能享受到贴息政策红利;要基于个人和家庭的消费需求和实际需要申请消费贷款,量力而行、合理适度,切不可因为额度高、利率低、有补贴就随意申请。

董希淼进一步指出,经营主体要确保将贷款资金用于开展合规经营活动,居民申请消费贷款应用于合理消费,不得违规用于投资理财等用途。金融机构应摒弃规模情结和速度情结,将贷款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增强商业可持续性。同时,利用金融科技工具完善风控模型和算法,根据消费者职业、收入、负债、信用状况等准确判断还款能力,提升风险防控有效性;进一步加强对贷款用途和资金流向的管控,确保相关贷款不被挪用,贴息资金不被套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中新经纬”(ID:jwview),作者:魏薇,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个人消费贷 服务业贷款 财政贴息 消费提振 金融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