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富报告 15小时前
[民生证券]资产价格研究:A股“跑赢”行情的新高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深入分析了A股市场在当前国内外压力下逆势跑赢GDP的表现,并探讨了未来行情持续的两种可能性。通过引入实际GDP和通胀的二维框架,作者借鉴了美日等国的经验,指出“量升价降”的科技新质“慢牛”路线或“量价齐升”的周期复苏路线是股市持续跑赢经济的关键。文章特别提到,中国经济上半年出现的“量增价降”苗头以及政策倾向,预示着科技创新路线可能更符合未来发展方向。同时,文章也提示了政策推动不及预期、经济形势变化及外部风险等潜在风险。

📈 **A股市场表现优异,跑赢GDP增长:** 沪指突破去年高点,A股在数年调整后展现出成熟市场的自信与活力,并且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首次实现股市同比增速连续四个季度跑赢GDP增长,这在面临国内外多重压力下尤为难能可贵。

💡 **框架解析股市跑赢GDP的驱动因素:** 文章引入实际GDP和通胀的二维框架,指出当实际经济增速上行而通胀保持低位时(“量升价降”),股市跑赢概率更大、持续时间更长,并以美国90年代和日本21世纪初的经验为例证。

🇨🇳 **中国股市的特殊性与历史借鉴:** 文章指出中国股市在经济减速、通胀偏弱阶段也曾出现过异军突起的行情,如1999-2001年和2014-2015年。对比两者,1999年的行情因GDP平减指数转正而得以延续,是当前的可借鉴正面案例;而2015年的行情在经济下行压力释放、平减指数转负后回落,则提供了经验教训。

🚀 **未来行情持续的两种可能路径:** 一是实际GDP回升、通胀保持低位的科技创新路线,借鉴美日经验,走供给侧和科技慢牛;二是实际GDP和通胀同时回升的周期复苏路线,板块风格切换至周期价值。作者认为,结合中国经济上半年“量增价降”的苗头和政策倾向,科技创新路线可能更符合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 **潜在风险提示:** 文章末尾提醒了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政策推动不及预期、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超出预期,以及外部风险扰动可能加剧资产波动。

  随着沪指翻过去年10月8日盘中创下的3674高点,A股在继续着自己“跑赢”纪录:   跑赢“自己”,经过数年的“卧薪尝胆”和关税的“洗礼”,似乎完成了蜕变,透露出成熟市场的从容自信,也不乏新兴市场的积极和活力。   跑赢“GDP”,截至二季度,股市同比增速已连续四个季度跑赢经济增长,这也是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首次。   如果我们回顾今年以来面临的国内外环境的诸多压力,无疑会有感于A股这一逆势突围的“难能可贵”,以及“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的含金量。那么如何看待A股的“跑赢”行情的前景?   我们在报告《股市跑赢GDP:分析框架和中外镜鉴》中,引入实际GDP和通胀的二维框架,在“量升价降”的变革时期或者“量价齐升”的上升时期,股市上涨的概率更大,也更容易跑赢GDP增长。而国内股市行情若想持续,通常路径有两条:一是走“量升价降”的科技新质“慢牛”路线;二是加速走出通胀疲软期,走经济复苏、风格切换路线。具体来看:   我们构建以一个简单的框架,将名义GDP分解成实际GDP和GDP平减指数两个方面,分别对应着经济中的实际产出和通胀因素,理论上二者的不同组合对应着不同的经济情景(详见报告《股市跑赢GDP:分析框架和中外镜鉴》),我们发现:   当出现实际经济增速上行,GDP平减指数下行或者保持的低位的时候,股市跑赢的概率更大、持续的时间也更长。比较典型的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大发展的阶段,创下了美国历史上最长的股市连续跑赢纪录,又如21世纪初日本的小泉改革,供给端推进民营化、推动科技和知识产权立国,金融端集中处理不良资产,虽然通胀不强,但是依靠出海等渠道,经济增长企稳反弹,股市也持续跑赢经济。   但当出现经济处于供需双弱或者类滞胀的阶段,股市相对经济跑出超额的难度大幅上升。这一点从欧洲、日本的经验中可以看出。   当然中国股票市场有一定的特殊性,在相对不长的历史里,经济减速、通胀偏弱的阶段不时会出现股市异军突起的行情。比较典型的是1999年至2001年(以下简称1999年),以及2014年至2015年(以下简称2015年)。   两者在宏观上最大不同之一是前者逐步走出了通胀疲软期——2000年开始,GDP平减指数转正,股市行情得以切换和延续;而后者经济下行的压力进一步释放——经济增速在2015年第四季度破7,平减指数转负,股市最终回落。作为当前的参考,前者可能是正面案例,后者则提供一定的经验教训。   不同宏观环境下的行业板块的表现不尽相同。1999年整体经济还处于CPI同比为负的情况下,比较典型的是“519”行情,表现最好的是金融服务板块,其次是"科技股"集中行业,包括信息设备、信息服务、电子等。而到了2000年经济出现企稳反弹,表现最好的板块是建材、石油石化、农林牧渔、休闲服务和有色金属。相较而言,2015年是普涨行情,排名前列的板块既有计算机、传媒等,也有建筑装饰、非银金融等传统行业。   回到当前,未来行情持续的两种可能性:   一是实际GDP回升、通胀保持低位的科技创新路线。借AI和新质生产力的东风,效仿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和21世纪初的日本,走供给侧和科技慢牛路线。   二是实际GDP和通胀同时回升的周期复苏路线。宏观政策大发力,1年内再通胀压力明显缓解,板块从成长逐步切换至周期价值。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其实出现了“量增价降”的苗头——尽管通胀偏弱,但上半年经济增速企稳。而从当前的政策倾向和节奏来看,第一种情形可能更符合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   风险提示:未来政策推动不及预期;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外部风险扰动下资产波动加大。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A股 GDP 股市分析 科技创新 宏观经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