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 1、多重政策补贴对生育刺激效果有限,人不会因为补贴而选择多生育 2、生育刺激有限,必要性支出(如奶粉、母婴用品等)就不会大幅增加 3、补贴实打实的帮助减少了必要性支出,增加了可支配收入。曾经可有可无的选择性支出才是真正的受益方向,如托育班、补习班、兴趣班 4、不敢生,不敢多生,这才是常态。为什么教育内卷化? 因为就一个孩子,赌不起,输不起 5、可支配收入增加,钱最有可能流向教育市场,穷啥不能穷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对孩子花钱多少钱都值得,更何况这钱是“补贴来的” 6、育儿的时间成本、经济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