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在线安全法》的部分条款将于 2025 年 7 月生效,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划分为 I 类和 II 类。YouTube 和维基百科等被归为 I 类,需承担更严格的义务,包括对贡献者进行身份验证,这可能威胁到贡献者的隐私。维基媒体基金会对此提起诉讼,但伦敦高等法院已驳回其诉状。尽管如此,法院承认该法案可能影响维基百科贡献者的人权,并建议通信管理局 Ofcom 对分类规则进行灵活解释,甚至可能需要在议会中修改该规则。
英国《在线安全法》的核心内容是根据服务类型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划分为 I 类和 II 类,其中 I 类提供者,如 YouTube 和维基百科,将面临更严格的义务。
维基百科被归类为 I 类,意味着其运营方维基媒体基金会需要实施贡献者身份验证,这可能对贡献者的身份和隐私构成潜在威胁。
维基媒体基金会就此分类规则向伦敦高等法院提起诉讼,试图改变其分类归属以减轻义务,但法院最终驳回了其诉状。
尽管诉讼被驳回,伦敦高等法院承认《在线安全法》的实施可能影响维基百科贡献者的人权,并建议英国通信管理局 Ofcom 对分类规则进行灵活解释,甚至可能需要议会在未来修改该规则。
IT之家 8 月 12 日消息,英国《在线安全法》的部分条款于 2025 年 7 月正式生效。根据该法案,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被分为 I 类和 II 类,其中 I 类被定义为提供用户对用户服务,包含一系列传统形式的网络社交媒体和视频平台 YouTube,需遵守更为严格的义务。

维基百科也被归属为 I 类,而这意味着运营方维基媒体基金会需要对许多贡献者的身份实施验证,贡献者的身份和隐私可能会因此受到威胁。维基媒体基金会就此于 7 月下旬在伦敦高等法院对《在线安全法》的分类规则提起诉讼,意在改变自身的分类归属以减轻义务。

不过伦敦高等法院在当地时间 11 日驳回了维基媒体基金会的诉状;但法院也表示《在线安全法》的实施确实可能会影响到维基百科贡献者的人权;此外英国通信管理局 Ofcom 如果未能保护维基百科及其用户的权利,则可能会面临法律后果。
伦敦高等法院建议 Ofcom 可能需要对《在线安全法》分类规则进行灵活解释,该规则本身也可能需要在议会中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