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工智能(AI)热潮迅速掀起近年来最引人瞩目的造富浪潮。在这一趋势的背后,Anthropic、Safe Superintelligence、OpenAI、Anysphere等AI初创公司在今年纷纷完成巨额融资。新资金不仅为AI行业注入了强劲动能,更催生了数十位新晋亿万富豪。
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在首次公开募股(IPO)逐步落地后,当前沉淀于私有领域的AI财富将加速进入流通环节。这一过程不仅会重塑财富分配格局,更为资产管理公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无论是在资产配置、风险管控还是个性化服务等层面,都将迎来全新的拓展空间。
AI财富的爆发式增长
根据市场情报和数据分析公司CB Insights提供的数据,全球目前共有498家AI“独角兽”(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私有AI公司),总估值高达2.7万亿美元。在这些公司当中,有100家成立于2022年后。此外,估值超过1亿美元的AI初创公司已超过1300家。
这一财富浪潮不仅局限于私人领域。英伟达、Meta、微软等上市AI相关企业的股价持续攀升,数据中心及算力基础设施公司的业务大幅增长,再加上AI工程师的高薪酬,使个人财富积累规模远超过去两次科技浪潮。麻省理工学院数字经济计划联合主任、首席研究员安德鲁·麦卡菲(Andrew McAfee)表示:“回顾过去100年数据,我们从未见证过财富以如此规模和速度创造的历史先例。”
新一代AI亿万富豪
新晋身价超10亿美元的AI圈富豪排名
一批新亿万富豪正伴随着AI公司估值的飙升而崛起。据彭博社在今年3月份的估算,全球最大的四家私有AI公司已造就了至少15位身价超10亿美元的富豪,他们的总净资产达到380亿美元。此后,又有超过十几家“独角兽”企业脱颖而出。
OpenAI前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去年9月离职后,于今年2月创办了初创公司Thinking Machines Lab。据报道,穆拉蒂在今年7月完成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种子轮融资,金额达20亿美元,使公司估值达到120亿美元。
Anthropic正在商讨以1700亿美元的估值融资50亿美元,这一估值几乎是该公司今年3月份估值的三倍。据熟悉Anthropic的人士透露,公司首席执行官达里奥·阿莫迪(Dario Amodei)及其余六位联合创始人现已可能跻身身价超10亿美元的富豪行列。
Anysphere在6月的融资中估值达99亿美元。今年数周后,有报道称该公司估值已飙升至180亿至200亿美元,这可能使其25岁的创始人、首席执行官迈克尔·特鲁尔(Michael Truell)身价超过10亿美元。
尽管如此,大部分的AI造富仍集中于私有公司,使股权持有人和创始人难以立即变现。与九十年代末互联网热潮期间公司大量上市不同,当前的AI初创公司凭借风险资本基金、主权财富基金、家族办公室及其他科技投资者的持续投入,可维持更长时间的私有状态。
与此同时,私募股权二级市场的蓬勃发展为私有公司股东提供了流动性退出渠道。通过结构化交易,股权持有人得以向其他投资者转让权益。此外,越来越多的创始人开始利用股权质押融资等方式盘活资产,进一步拓宽了资本运作空间。
AI热潮高度集中在美国硅谷
OpenAI正计划进行私募股权二级市场抛售,为员工提供现金支持,其估值可能从3月的3000亿美元升至5000亿美元。
数十家私有企业正被收购或合并,同样为投资者提供了变现渠道。继Meta以143亿美元投资Scale AI后,其创始人汪滔(Alexandr Wang)已加入Meta的人工智能团队。根据CB Insights的数据,自2023年以来,已发生包括并购、IPO、反向并购或控股交易在内的73起流动性事件。在Meta注资后,Scale AI另一位联合创始人露西·郭(Lucy Guo,2018年离职)以约3000万美元在洛杉矶好莱坞山购入豪宅。
不过,此次AI热潮仍高度集中于美国旧金山湾区,令人联想到互联网泡沫时代。据硅谷区域研究所统计,去年硅谷企业通过风险投资募资超350亿美元。新世界财富与Henley & Partners的数据显示,旧金山亿万富翁数量(82人)已超越纽约(66人),且湾区百万富翁人口在过去十年翻倍,而纽约仅增长45%。
据苏富比国际地产统计,去年旧金山千万美元以上豪宅成交量创历史新高。租金与房价的飙升,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AI热潮。这标志着这座几年前还深陷“衰退循环”的城市迎来剧烈转折。
“这场AI浪潮的地域集中程度令人震惊,”麦卡菲表示,“能创立、融资并壮大科技公司的人才仍聚集于此。过去25年总有人说‘硅谷时代终结’或某地将成为‘新硅谷’,但硅谷依然是硅谷。”
AI新贵财富流动性趋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企业上市,目前许多私营AI公司的财富将逐渐转化为可流通资产,为财富管理机构带来历史性的机遇。根据科技顾问的观察,各大私人银行、综合券商、独立顾问和精品机构都在积极接触AI领域的精英人群,希望能争取到他们的业务。
然而,与互联网时代的富豪类似,传统财富管理公司要吸引AI新贵可能并不容易。曾任旧金山Hall Capital Partners董事总经理的Pathstone执行董事西蒙·克拉斯基(Simon Krinsky)指出,大部分AI财富仍被锁定在未上市公司的股权中,难以直接转化为可管理的资产。他说:“这些财富中,真正能够流动的部分其实非常有限。虽然有一些变现的方式,但与Meta或谷歌等上市科技公司员工相比,能流动的资金规模小得多。”
未来,这些财富将逐渐释放流动性,成为财富管理机构争相争取的优质资源。克拉斯基认为,AI富豪的财富管理行为可能会与上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新贵相似。起初,这些互联网新贵会利用手头的资金投资于自己熟悉的科技公司——这些公司通常来自他们的社交圈、同事或共同投资人。他说:“他们往往会投资那些与自己财富来源类似的公司。”
但在经历了财富过度集中于高风险行业的教训后,互联网富豪开始转向专业财富管理。而作为天生的变革者,许多人甚至尝试用自己的方式重塑财富管理行业,比如网景创始人吉姆·克拉克(Jim Clark)就曾因不满传统银行业,创立了MyCFO。
克拉斯基表示,如今的AI创业者很可能也会走同样的道路。他们可能会利用技术手段革新财富管理行业,就像生成式AI已经展现出的潜力,它能把客户服务效率提升70%,并缩短产品开发周期25%。
尽管AI创业者可能带来变革,超高净值的AI创始人最终仍需要专业财富管理团队提供的定制化服务,包括税务规划、遗产安排、资产配置和风险分散策略。毕竟,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后,市场对专业财富管理的需求大幅上升,这一经验同样适用于AI时代。
本文来自“腾讯科技”,作者:无忌,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