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9小时前
在非洲卢旺达开超市,赚钱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在非洲卢旺达开超市并非易事,面临客源稳定、货品多样性与成本高企、资金周转以及管理难题等多重挑战。现有超市已形成稳定客群,新进入者难以迅速吸引顾客。货品方面,蔬菜品种少、高端零食匮乏且成本高昂,海运及各项费用叠加导致利润微薄。资金流紧张,超市运营成本高,投资回报周期长。管理上,当地员工诚信问题突出,需投入大量精力监督。综合来看,除非具备强大资金、选品差异化和人脉资源,否则开超市风险较大。

🎯客源问题:卢旺达已有数家中超超市占据市场,形成稳定客群。新超市缺乏知名度与社交网络,难以吸引顾客,即便提供送货上门服务也难快速拓展业务。

📦货品与资金流:超市普遍存在蔬菜品种单一、高端零食匮乏的问题。从中国进口货品成本高昂,涉及海运费、关税、税费等,价格远高于国内,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同时,超市需要维持庞大的库存周转,资金占用严重,投入产出比低。

🔒管理问题:当地员工存在手脚不干净的隐患,需要店主亲自监督,影响经营者投入其他事务。食品类货品保质期限制,易造成临期打折或亏本处理,进一步增加经营风险。

💰成本核算:超市运营成本高昂,包括租金、税费、工资、社保等。以100平米超市为例,月均净亏约2万元,要实现收支平衡,月销售额需达到26万元或毛利率提升至45%,投资回报周期长且面临汇率风险、货损等不确定因素。

🤔市场饱和:当地中国超市数量已较多,市场趋于饱和,新进入者面临激烈竞争,易陷入价格战。除非具备显著优势,否则盲目进入风险较大,建议探索其他更具潜力的商业机会。

有个湖北的读者问我:在非洲卢旺达开超市,挣不挣钱?

今天先说开超市,我的答案是:不挣钱。保险点说,90%的情况下,不挣钱。

当年我和二姐意气风发,准备在坦桑大干一场。Boss见我们斗志满满,不好打击我们的积极性,问了我们一个问题:Why YOU? 这钱为什么该你们挣?凭什么该你们挣?

我们的确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所以第一回合,挂了。

那现在我也想问:在卢旺达开超市,咱凭什么赚钱?

1. 客源问题

据我所知,比较大点的中超有DMALL的WOW超市、2000、W2Y、凤凰超市,还有一个在菜市场对面,名字就叫中国超市。小点的中超也听说有个把,没去过,就忽略不计了。这些超市主要经营中式调料、零食、中式厨具、卫生用品、中国蔬菜、少量肉类。虽大不如国内超市品种齐全,价格也贵两三倍,凑活用也行,总比没有好。

(每到周五杀一头猪,中国超市的老板就在群里吆喝着让大家预定。)

这些超市都有固定的客源,有知名度,中国人圈子小,老板们都相互认识,想买啥东西,一脚油门就去了。或者给个私信:给我留半个猪头一扇排骨两兜白菜,老板就直接让当地人送家去了。

凭啥咱一去,人也不认识几个,就能把客人拉走呢?

2. 货品和资金流

要说这些已有超市的弊病,从一个消费者的视角,相比起坦桑,卢旺达中超的蔬菜真的要逊色很多,品种太少了。缺多样化的新鲜中国菜。

蔬菜品种问题,得找到当地种中国菜的中国人,看看他们种的啥?都这么些年了,为什么超市的蔬菜少,会不会需求量只有这么多呢?

另外,当我嘴痒想吃零食时,那里只有看起来一点也不好吃的便宜货,虽然卖得并不便宜。要搁在国内,放很多人眼皮子底下都不会吃的那种。国内选择太多了!

他们缺好吃的高端零食。在卢旺达相当于用比良品铺子还贵的价格买盐津铺子。

要想和这些中国超市竞争,就得在货品上面比他们更有优势,规避掉他们现有的弊端。问题在于高端零食在国内就已经卖得挺贵了,漂洋过海加上海运费、清关费、关税、增值税、存储费、陆运费等等杂七杂八的费用,价格早就翻了一倍有多,再加上这边的人工店面等成本,得卖三四倍的价格才能有利润。

那么问题来了,超市的资金分三块:一是店里货品的库存,二是正在海运的货品,三是准备海运的货品。

店里几十万的货还没卖完呢,就得保证有一批几十万的货已经在海上飘着,几十万的货正在准备采购。海上的这批货得花近两个月才能到基加利。等店里的货卖完,这批新货正好刚到。

正在卖的,在海上的,在采购的,就是一个超市货品的周期循环。

光这一个周期,算上海运费、清关费、税费那些,就得花个两三百万。

注意,我还没算这边开店的成本。得选个好点的地方吧?不然谁来?好的地段,三十美金一平米。开超市一百平米都不够啊!你算算光每个月的房租是多少美金了呢?还有,还得算上交给政府的所得税、增值税、预扣税、给员工发的工资、交的社保啥的呢!

我们来算一个 100 平米中超的投入回收模型:

一次性投入

每月运营成本

销售收入和毛利

结论:

每月净亏约 20,000 元要持平:

月销售额需 ≥ 260,000 元;

或者毛利率提到 45%。

即便特别牛,月净赚 50,000 元,也需要 4~5 年才能回本,还没算汇率风险、货损、竞争对手降价等情况。

所以别看着“超市”两个字眼睛发光,真把账算清楚,大多数人连坑都不敢跳。

3. 管理问题

当地人手脚不干净,所以你得守着超市,光摄像头还不行,刚开始的一年,都得自己盯着,啥也干不了。

这还是在你懂英语,能跟当地员工交流的情况下。超市员工是很难管的,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就把东西顺走了。我看到的超市,都有中国人一直守在店里,大都是老板自己亲自收银。

天天守在店里,寸步难行,反正我是不愿意的。我认识一个超市老板娘,最开始是365天,天天都在店里,守了三四年,现在也只有周日休息半天。

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货品的保质期。

超市卖的很多都是食品。拿方便面来说,保质期半年。不可能一出厂就上海运了吧?所以,到中国海关,离出厂日期个把月了,海上花了两个月,到了卢旺达,保质期就剩两三个月,你确定这些货能在保质期内卖完?

不然就得打折亏本卖。这边的超市经常会有这样的活动:临期商品买一送一。有个朋友去年年关时想趁不回国过年的中国人大采购之际,从中国进一些零食方便面饮料过来在自己店里卖,小打小闹花了二十多万,货在清关出了点问题,等到店的时候新年已过,没赶上年货采购,而且很多食品保质期只剩两个月了,最后只好以五折不到的价格处理给了中国超市。

以上,是以我浅薄的认知能想到的问题。

再说了,中国超市都开了好几家了,在基加利的中国人就那么些,蛋糕不会无限被做大,咱去凑那热闹干啥?过剩以后就是价格战,在国内还打得不够吗?但凡看见有利润空间,一窝蜂地涌进去,结果弄得大家都没钱挣。

噫!不是说还有10%的希望能赚吗?

是。凡事没有绝对。

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如果在选址、店面装修、选品差异化、货品价格、管理服务等全方位碾压现有超市的情况下,坚守一段时间,应该可以盈利。

还有一种可能,如有强大的公关能力和人脉,锁定国企央企等中国员工众多的大单位,给他们提供私人定制,要啥送啥上门。这样店面都不需要了,租仓库就行。

要我说,还是别想着开超市啦,别把内卷带到卢旺达了,有钱有能力有人脉有渠道,想点别的更好的事情做吧!

倒买倒卖做没有门槛的贸易,10~15年前可以。现在做,大概率死路一条。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非洲商业 卢旺达超市 创业挑战 成本分析 市场竞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