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市榆中县旧庄沟村遭遇罕见山洪,8户民房被洪水吞没,村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村干部迅速组织村民避险疏散,党员干部和救援队伍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不畏艰险,全力搜救转移群众。尽管道路被毁、通讯中断,救援人员依然依靠专业技能和顽强意志,冒着危险进行搜救工作,将受困群众安全转移。这场山洪考验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旗始终飘扬在抗洪救灾的第一线。
🚨 **山洪突袭,灾情严峻:** 8月7日晚,甘肃兰州市榆中县旧庄沟村遭遇特大山洪,河面瞬间暴涨至50多米宽,导致8户民房被洪水冲毁。村民王建元表示,洪水来势凶猛,他刚跑出家门,房子就塌了,显示了灾害的突发性和破坏力。
🤝 **基层动员,迅速避险:**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旧庄沟村党支部副书记王东作为值班村干部,第一时间通过微信群发布避险信息,并组织地势低洼区域的群众疏散。村民王名玺一家在村干部的组织下,及时转移到山梁上,展现了基层组织在紧急情况下的动员和组织能力。
💪 **党员先行,救援力量及时抵达:** 兰州市七里河区民兵应急连连长、党员王涛涛带领44名队员,克服道路被冲毁、泥泞淤积等困难,于上午10点30分抵达村庄,转移群众175人。国家西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二大队三中队中队长毋嘉麟(95后党员)和战友们更是徒步7公里,将最后8户群众转移,体现了党员在危难时刻的担当和奉献精神。
🚁 **不懈搜救,党旗高高飘扬:** 在搜救现场,党员干部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侦察,并搜救犬进行地面搜救。即使在搜救工作持续到深夜的艰苦条件下,搜救队员们依然坚守岗位,展现了“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的感人画面,彰显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山洪裹挟乱石,发出响雷般的轰隆声。不到20分钟,甘肃兰州市榆中县马坡乡旧庄沟村一社的8户民房就被洪水吞没。
回想起8月7日晚上的山洪,一社社长王建武红了眼眶,“洪水来得太快,平时2米宽的河面,一下暴涨到了50多米。”
“得抓紧自救。”旧庄沟村党支部副书记王东是当晚的值班村干部。当天傍晚5点开始下雨,8点雨势突然变大,导致全村6个社先后停电。见情况不对,王东先在村民微信群发布避险信息,随即跑去地势低洼的一社疏散群众。
“我一个人在家,听到村干部的喊声,就跑了出去。”村民王建元说,刚跑出房门,只听轰的一声,房子塌了。村民王名玺和家人在洪峰到来前,跟着村干部爬上了山梁。90多岁的爷爷告诉王名玺,自打记事起,就没见旧庄沟村下过这么大的雨。
房毁了、路断了,信号也中断了,避险的群众聚在村委会,等待救援队伍。
“我们是第一支抵达旧庄沟村的救援队伍。关键时刻,必须冲锋在前。”兰州市七里河区民兵应急连连长、党员王涛涛说,44名队员早上6点出发,路不是被冲垮了,就是淤积半米深的泥,队员们一边清淤、一边赶路,于上午10点30分抵达,共转移群众175人。
国家西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二大队三中队中队长毋嘉麟是95后,“今年6月,党龄满10年。”毋嘉麟说,8月8日下午,他和战友们徒步7公里,来到旧庄沟村,将最后也是最远的8户群众转移了出去。
石头遍布、淤泥遍地,河水依然湍急。在旧庄沟村搜救现场,党员干部或利用无人机开展空中侦察,或带着搜救犬进行搜救。9日下午1点,旧庄沟村上空云层渐开,从早上6点就开始搜救工作的毋嘉麟匆匆吃了几口干粮,又冲进了搜救现场,一直忙到深夜。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