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8小时前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深入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战略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加强生态保护治理,深化污染防治,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文章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国家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老路,而是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视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并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和制度机制,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开创绿色发展新局面。

🌲 **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方向**:文章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特征,这是与西方国家走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老路截然不同的发展模式。习近平总书记的多次考察和重要讲话,指明了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绿色基因。

🏛️ **党的领导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文章指出必须加强党的领导。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作为一项重要举措,有力地解决了地方长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压实了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深化,是落实这一战略目标的关键支撑。

👨‍👩‍👧‍👦 **以人民为中心,提升群众获得感**:文章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考察时多次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最能给老百姓带来获得感和幸福感。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转化为实际行动,是推进现代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旨在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 **“两山”理念驱动经济社会发展**:文章深入阐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不仅是发展观的转变,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中国正在塑造发展新优势,例如,新能源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较高的经济增长,证明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可以实现良性互动。

🚀 **塑造发展新动能与新优势**:文章最后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以绿色为底色的发展之路。通过高水平的环境保护,中国正在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和新优势,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这表明,保护自然环境不仅是责任,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

  山河万里,映照初心。

  “要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全面加强防沙治沙和流域水土流失治理”。202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殷殷嘱托。

  “要持之以恒加强重点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深化污染防治攻坚,筑牢生态安全屏障。”202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明确要求。

  为全局计,为长远谋。

  从东北地区到青藏高原,从黄土高坡到东南沿海,一次次考察调研,一场场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人民福祉、瞩望民族未来,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

  这是阔步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应有之义,也是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抉择。

  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

  习近平总书记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深邃思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怎样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

  “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

  “走老路,去消耗资源,去污染环境,难以为继!”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

  …………

  定位清,方向明。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加强党的领导。

  “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纵深推进,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解决一些地方多年的生态环境“顽疾”,成为督促地方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更加强烈。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在辽宁锦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最能给老百姓带来获得感”;在山东日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好,老百姓就多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朴实话语,谆谆嘱托,化成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坚决行动。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锚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赢目标。

  “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安吉县余村调研,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

  2025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的致辞中指出:“来到哈尔滨,我们真切感受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

  理念一变天地宽。今日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共举,相关体制机制加快完善。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建成,2013年至2023年以年均3.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年均6.1%的经济增长。

  壮阔起笔,徐徐铺展。

  “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以绿色为底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将是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共赢之路。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两山理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