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央行及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旨在鼓励居民消费。新政策自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生效,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5万元及以上家电、汽车、教育、旅游等多项重点领域消费。对于大额消费,贴息上限为5万元。年贴息比例为1%,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中央和地方财政分别承担90%和10%的贴息资金。每位借款人在单一机构的贴息总额上限为3000元,其中小额消费贴息上限为1000元。政策效果将评估并可能延长或扩大范围。
💰 **贴息范围扩大,覆盖多领域消费**:新政策将个人消费贷款的财政贴息范围扩展至单笔5万元以下的各类消费,以及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居民的多元化消费需求。
🚗 **大额消费贴息有上限,鼓励理性消费**:对于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重点领域消费,贴息将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计算,这旨在引导借款人理性借贷,并确保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同时仍能激励对大宗耐用消费品的购买。
📊 **贴息比例与财政分担明确,保障政策可持续性**:年贴息比例设定为1个百分点(按实际消费本金计算),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中央财政承担90%,省级财政承担10%,明确了财政支持的力度和责任分工,为政策的平稳实施奠定了基础。
💳 **借款人贴息上限设定,规范资金使用**:为防止过度套利,政策规定每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的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30万元消费额),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的消费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10万元消费额)。这有助于规范个人消费贷款的使用,确保政策惠及更广泛的群体。
📈 **政策效果将评估,未来或有调整**:该政策的有效期至2026年8月31日,届时将根据实施效果研究是否延长政策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显示出政策的灵活性和前瞻性,以适应经济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变化。
【三部门: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 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消费】财联社8月12日电,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其中提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政策到期后,可视实施效果研究延长政策期限、扩大支持范围。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按符合条件的实际用于消费的个人消费贷款本金计算),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10%。贷款合同利率需要符合相应利率自律约定。政策执行期内,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其中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单笔5万元以下的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1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