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7小时前
香港人反向代购热潮越来越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当前香港人北上消费日益增长的趋势,并深入分析了“反向代购”现象的兴起。从住房压力到生活成本,多重因素促使香港居民将消费重心转向内地,尤其是在大湾区。文章追溯了香港代购的历史变迁,从早期的“港货代购热”到如今的“反向代购热”,揭示了经济发展、商业环境变化以及交通便利性等对消费模式转变的影响。同时,文章也展望了香港与内地在商业消费领域的深度融合,指出这是“双城化”、“同城化”趋势的具体体现,预示着一个双向融合的消费商业新时代的到来。

📈 香港人北上消费成为新常态:文章指出,由于香港住房压力大、生活成本高等因素,越来越多的香港人选择北上消费,尤其是在大湾区。从购物、餐饮到看牙、置业,北上消费的范围和深度都在不断扩大,周末排队北上消费成为普遍现象,甚至有“香港人买爆深圳山姆”等热门话题出现。

🔄 “反向代购”热潮兴起:伴随着港人北上消费,一种“反向代购”的现象也日益火爆。香港居民将内地的商品通过代购带回香港,这不仅催生了新的商业机会,也反映出内地商品在价格、种类或特色上的吸引力。部分代购甚至发展出月入数万元的规模,有的还升级为在香港开设内地爆品店。

⏳ 代购模式的时代变迁:文章回顾了香港代购的历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港货代购热”,到2005年前后的第二波代购潮,再到2014年前后达到顶峰的内地人“买爆香港”的现象。随着内地商业生态的成熟和电商发展,港货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市场需求发生了转移,形成了如今的“反向代购热”,实现了代购模式的时代大反转。

🤝 双向融合的商业新时代:文章认为,香港人北上消费和反向代购的现象背后,是香港与内地之间日益加深的“双城化”、“同城化”趋势。内地新消费品牌加速进入香港市场,如茶饮、新能源汽车、折扣店等,同时香港品牌也在积极拓展内地市场。这种双向的商业深度融合,预示着一个全新的消费商业时代正在到来。

文|新品略财经,作者|吴文武

香港人北上消费热潮持续,现在流行北上买一切,周末排队北上送钱,还掀起了香港人反向代购潮,不仅上演了从港货代购热到反向代购热的时代大反转,背后更有一个超级商业大趋势。

01 香港人不仅北上买一切,反向代购越来越火

《新品略财经》关注到,8月8日,“香港人开始反向代购”话题曾一度冲上微博热搜前十,再次引发市场关注和热议。

其实,港人北上消费,港人反向代购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每逢周末、节假日、黄金周,香港人流行北上消费。

这次该话题上热搜是因为新浪新闻图数室发表了一篇题为《香港人为何在周末排队北上送钱》的文章,文章以能刺痛香港人敏感神经的住房难话题为切入点展开。

香港有22万人蜗居不到10平方米的㓥房,普通家庭买一套房需要花掉14.4年的收入。

而现在港人的90平方米的千尺豪宅梦,在广东仅花个首付钱,就能轻松实现。的确,最近一两年,有媒体报道和中介发朋友圈分享,的确有不少香港人来大湾区置业买房。

报道引述中银香港的调研数据称,在大湾区各个城市中,香港同胞置业首选接壤的深圳,其次是广州、中山、珠海、澳门。

香港人北上置业买房是大宗高价商品消费,背后其实早就掀起了一阵阵香港人北上购物消费热潮。

因为汇率等原因,在香港赚钱,到大湾区花,更有购买力。自从疫情之后,香港人北上消费现象就出现了,香港人到内地购物、吃喝玩乐,应有尽有,还能享受到比香港本地更好的服务。

比如,香港人北上很喜欢到网红会员制超市山姆,一家人或约上好友,大包小包到深圳、珠海等城市的山姆店购物,上演了香港人买爆深圳山姆、香港人买爆珠海山姆等火爆消费现象。

随着香港和内地高铁网络的紧密联系,如今香港人北上消费早已不仅仅局限于大湾区和广东省内了,已经到网红城市长沙、重庆等地旅游消费打卡。

香港中文大学6月19日发布的首份“港人北上消费规模、目的地及消费趋势 ”研究成果显示,中国香港居民北上消费约为300港元至500港元。在经常北上的资深港人用户中,他们在内地的消费中生活服务类消费占比超过八成,其中包括健康与美容、按摩及其他个人服务。

甚至有不少香港人到内地看牙、种牙等,因为深圳看牙的消费金额比香港便宜很多。

香港人北上消费热潮之下,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早就掀起了反向代购潮,越来越猛。

《新品略财经》一直关注港人北上消费现象,港人反向代购的现象和话题,最初被媒体频繁报道是在2023年开始,当时就出现了从深圳反向代购香港,为香港客户代购内地的食品、饮料等商品。

时代财经曾报道,有人从深圳带奶茶回香港的代购生意,一趟能赚数百元。

2024年初,据媒体报道,香港人买爆深圳,催热了反向代购暴利生意,有人月入三万元,还有反向代购团队月入20万元。

甚至更有深港反向代购升级了商业模式,有人在香港开内地爆品店,订单多到要排队。

整体看,港人反向代购的话题,现在时不时被媒体报道,反向代购一直存在,而且越来越火。

02 从港货代购热到反向代购热的时代大转变

现在在香港人北上消费热潮和香港人反向代购等话题热议的背景下,很多人,特别是生活在深圳和大湾区的不少朋友们,肯定会回想到大约十年前的香港代购热潮。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浪潮下,港资率先进入内地,很多香港企业、香港人到深圳、东莞、中山、佛山等城市投资建厂、开公司,不仅带来了外资,同时也带来了香港的文化和香港商品,也就是港货。

在改革开放初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纺织品、服装、电子表、收音机等轻工业产品通过多种渠道进入内地市场。

香港凭借着国际贸易枢纽的优势,除了收音机外,一些电视等小家电产品也通过多种方式进入内地市场。

比如,那时候的很多人喜欢穿牛仔裤,就是受到了香港当时消费文化和服装风格的影响。

第二波港货代购潮兴起于2005年前后,那时候的内地商超和商业消费还很落后,完全无法与香港相比,随着内地经济腾飞,消费力提升,渐渐的开始出现了一波代购潮。

让很多80、90后到深圳的打工人和深圳居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波港货代购潮。当时掀起内地人到香港旅游消费购物的热潮。

无论是铜锣湾的奢侈品,还是旺角的药店,以及尖沙咀的奶粉货架,新款苹果手机都是内地游客到香港的热买品,那时候可以说是:内地人买爆香港。

港货消费热潮大背景下,另一面也推高了港货内地消费热,催生了港货代购热潮。

那时候的港货代表着国际化、高品质、没有假货,特别是那时候香港奶粉很受内地宝妈宝爸的青睐。

《新品略财经》当时记得在深圳罗湖口岸很多港人和内地人组成的代购大军,大包小包随处可见,甚至在地铁一号线里还见过香港人代购在分装商品。

港货代购还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吸引了一大批香港代购从业者,也为一大批代购从业者获得了经济收入,直至现在港货代购热仍让《新品略财经》记忆犹新,甚至还有不少内地商户开了专门的港货店,生意都很好。

那一波港货代购热潮在2014年前后达到巅峰时期,直至疫情之前,港货代购潮还持续存在。

随着近些年内地商业生态的丰富,购物中心林立、国内外商品随处可见,电商、直播带货、跨境购、电商平台的海外仓,再加上一系列政策等原因,内地消费者很容易通过各种渠道购买到想要的国内外各种商品,港货渐渐失去魅力,也失去了吸引力。

香港旅游消费热潮背景下,上演了内地人买爆香港的场景,而最近几年,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香港人北上消费购物,买爆深圳,买爆山姆等消费现象,还不断持续上演反向代购热潮,真实上演了从港货代购热到反向代购热时代大反转。

03 一个双向融合的消费商业大时代已经来了

最近几年,香港和大湾区及全国各地越来越融合,而且是各个方面的深度大融合。

在《新品略财经》看来,在越来越多香港人北上购物消费热潮和香港人反向代购热潮的背景下,其实更值得关注的是,香港和内地之间正在上演一场双向深度融合的商业消费大时代,而且已经来了。

最近几年,内地各大新消费品牌、网红品牌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在内地市场竞争激烈及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背景下,纷纷选择出海,出海的必选之地就是香港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数据,过去两年约有50个内地品牌到香港开分店。最开始是以茶饮店及餐饮店为主,过去一年多来,变得百花齐放,越来越多的内地品牌到香港开店。

奈雪的茶、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瑞幸等新茶饮咖啡品牌纷纷到香港开店,让香港消费者能就近购买到内地的网红茶饮咖啡。

有内地折扣店品牌也到香港开店,让不少香港消费者绷不住了。比如,折扣商店好特卖在香港开店,可乐卖2元,这一售价直接拉回到1980年代。

各大新能源汽车品牌也在香港售卖,比亚迪、小鹏、蔚来也成了香港的热卖新能源汽车品牌,路上的能见度越来越高了。

更值得关注的是,电商巨头们都把目光重点聚焦到香港市场,京东、阿里等电商巨头近些年都在纷纷发力香港市场,不仅发展电商业务,还开了实体店,活跃香港本地电商及线下零售业市场。

今年7月,有媒体报道称,京东拟收购香港老牌超市佳宝超市,尽管京东还未正式官宣,但还是引起了香港市场,特别是吸引了香港本地商超业的关注。

这意味着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内地商业品牌,不仅是简单的在香港卖产品提供服务,更有可能会通过收购、并购香港本地企业品牌等方式,进一步探索香港市场业务本地化。

内地商业品牌加速进入香港市场,一方面会加剧香港市场竞争,另一方面也丰富了香港商业零售业生态。

当然,在另一方面,香港的商业和品牌也同样在发力内地市场,从未止步。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香港新世界发展和招商蛇口联合打造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商业地标K11,主打艺术商业风格,涵盖购物艺术中心、艺术展览空间、智慧办公楼以及海滨长廊等多种业态。

尽管深圳K11里很多品牌都是内地品牌,但K11艺术购物中心的概念和浓浓的港式装修风格,再加上海滨长廊的美景,还是吸引了不少人去打卡和消费,成了深圳热门网红打卡地。

香港贸发局也在助力香港企业广拓内销市场。比如今年3月,香港和海南签订了《琼港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经贸合作机制,特别是支持港商参加海南消博会,鼓励港商参展亮相及拓展商机。

毫无疑问,香港人北上购物消费热潮未来还会持续,香港人反向代购潮也会持续,内地企业也会加速进入香港市场发展,两种大趋势相互深度融合。

《新品略财经》认为,反向代购热潮兴起,更可以说反映出香港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间的“双城化”“同城化”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毕竟香港赚钱内地花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参考资料: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香港 北上消费 反向代购 大湾区 商业趋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