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4小时前
中国锂电企业为何集体“扎堆”马来西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面对国内锂电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国际贸易壁垒,中国锂电企业正积极布局海外市场,马来西亚成为首选目的地。目前,已有包括亿纬锂能、蔚蓝锂芯在内的十余家知名锂电企业在马来西亚投资建厂,总投资额超260亿元,覆盖了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关键材料以及电芯、电池、电动汽车等环节,正逐步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马来西亚凭借其成本优势、市场潜力、优越的地理位置、健全的制造业基础以及规避国际贸易摩擦的策略,吸引了大量中国锂电企业的目光。这种集聚效应不仅推动了当地锂电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标志着中国锂电企业在东南亚地区形成了强大的集群优势,为全球化战略奠定了基础。

🚗 **中国锂电企业海外布局新动向:** 近年来,中国锂电行业竞争加剧,促使企业将目光投向海外,马来西亚因其多重优势成为“第二战场”。包括亿纬锂能、蔚蓝锂芯在内的多家知名企业已在马来西亚投资设厂,总投资额超过260亿元,产业链覆盖从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到电池、整车的各个环节,旨在构建完整的海外锂电生态系统。

💡 **马来西亚吸引锂电投资的五大优势:** 马来西亚之所以受到中国锂电企业的青睐,主要得益于其成本优势(较低的人工和能源价格)、市场优势(政府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和电动汽车普及)、地理优势(地处亚太枢纽,便于辐射东南亚及全球市场)、相对健全的制造业基础以及能够有效规避国际贸易摩擦(如美国关税壁垒)的政策环境。

🌐 **东南亚锂电集群效应显现:** 以马来西亚为代表,中国锂电企业在整个东南亚地区正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宁德时代在印尼的巨额投资、国轩高科在泰国的工厂投产以及其他多家企业在印尼、越南的布局,共同推动了区域内电池材料和制造能力的提升,使东南亚成为继中国大陆之后又一个重要的锂电产业聚集地。

⚖️ **中国锂电企业海外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海外建厂是大势所趋,有助于规避贸易壁垒和贴近终端市场,但中国锂电企业在东南亚投资仍需应对政策、法律、文化等多重挑战。如何在海外扩张与风险管控之间取得平衡,并有效落地全球化战略,是中国锂电企业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文 | 华夏能源网

近两年来,锂电行业“内卷”加剧,价格屡创新低。动作灵活的锂电企业,陆续到海外开辟“第二战场”,马来西亚成为了首选目的地。

华夏能源网&华夏储能不完全统计,10几家知名锂电企业计划或已经在马来西亚投建工厂,包括亿纬锂能(SZ:300014)、蔚蓝锂芯(SZ:002245)、珠海冠宇(SH:688772)、湖南裕能(SZ:301358)、尚太科技(SZ:001301)、星源材质(SZ:300568)、恩捷股份(SZ:002812)等,总投资额超过260亿元。

这些企业不仅覆盖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四大主材,还包括精密结构件、设备等环节,甚至电芯、电池、电动汽车等企业也将马来西亚视为“出海第一站”。

对中国锂电企业,马来西亚为何有如此吸引力?中国锂电企业集体扎堆马来西亚,对锂电市场格局又有哪些影响?

260亿锂电投资涌入

中国锂电企业在马来西亚构筑了完整产业链。

马来西亚地处东南亚核心区域,由‌马来半岛南部(西马)‌和‌加里曼丹岛北部(东马)‌两部分组成,中间被南海分隔,两地最近距离约600海里。国土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比我国的云南省略小。从广州飞往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大概需要四个小时多点。

如今,马来西亚已云集了一众中国锂电企业,很多电池公司的“首个海外工厂”选址在这里。

今年2月,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工厂首颗电池下线,该工厂是亿纬锂能海外首个实现量产交付的工厂。该项目自2023年8月启动建设,主要生产电动工具、电动两轮车用圆柱电池,目前年产能已达到6.8亿只。今年6月,亿纬锂能又拟斥资86.54亿元,在马来西亚吉打州投资建设新型储能电池项目,建设期不超过2.5年。

今年4月,蔚蓝锂芯的子公司天鹏电源在马来西亚投产,成为其首个海外投产的工厂。该工厂自2022年开始规划,彼时蔚蓝锂芯宣布将在马来西亚建设10GWh圆柱电池项目,总投资2.8亿美元(约20.33亿元人民币)。

除了电池和电芯企业,上游材料商也纷纷赶赴马来西亚,准备开启一场盛宴。

今年4月,电解液龙头新宙邦(SZ:300037)决定投建锂电池电解液等电子化学品生产基地,总投资不超过2600万美元(约1.87亿元人民币)。

今年7月,正极材料企业湖南裕能也披露了马来西亚投资建厂计划,拟建设年产9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投资额约9.5亿元。

在负极材料环节,尚太科技计划在马来西亚建设年产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投资约1.54亿美元(约10.9亿元人民币)。尚太科技强调,这是重点推进的项目,有望在2026年上半年投产。

国内两大锂电池隔膜龙头相继“落子”,令马来西亚锂电产业圈更加热闹起来。

星源材质在2023年8月宣布投资50亿元,在马来西亚建设年产能20亿平方米的隔膜生产基地,今年6月一期项目建成;2024年9月,恩捷股份也披露了,将在马来西亚规划年产能10亿平方米的隔膜项目,投资额约20亿元。

此外,马来西亚甚至吸引了生产构件的中国企业来投资。2024年10月,科达利(SZ:002850)公告称,拟在马来西亚投建精密结构件项目;今年4月,金杨股份(SZ:301210)也表示,将在马来西亚投建精密结构件项目,投资额9000万美元(约6.46亿元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在锂电池应用的下游,零跑汽车(HK:9863)与Stellantis集团在4月启动了马来西亚本地化组装项目,双方计划在2025年底启动首款零跑车型C10的本土生产。

从原材料到电池,再到车辆终端应用,中国锂电企业在马来西亚构筑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锂电企业为何青睐大马?

华夏能源网分析认为,国内锂电企业选择马来西亚,至少有五点原因。

一是马来西亚拥有成本优势,较低的人力成本和能源价格,形成了成本洼地。

在土地、电价、人工等方面,马来西亚均低于中国。叠加当地政府给予新能源项目所得税减免、设备进口关税等优惠,综合成本可下降15%-25%。这为锂电产业出海提供了极佳的营商环境。

二是市场优势。马来西亚政府正在积极推动能源转型,明确提出加大推广可再生能源,到2030年电动车渗透率达15%,2040年达38%,并配套1万个公共充电桩计划,为锂电池需求提供了确定性增量。

三是地理优势。马来西亚地处亚太枢纽的核心位置,为锂电产品辐射东南亚乃至全球市场提供了便利。

从地理位置来看,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心脏地带,拥马六甲海峡,辐射东盟6.8亿人口的统一市场,拥有良好的港口和航运网络,交通网络便捷,物流体系完善,使得产品能够快速、高效地进入全球市场。对于锂电企业来说,在此布局,无疑是站上了打通东南亚乃至国际市场的“垫脚石”。

四是,马来西亚拥有相对健全的制造业基础和供应链体系。尤其在电子产业方面,马来西亚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与锂电产业所需的精密制造环境高度匹配,使企业能够更快速地实现产能部署。

五是,布局马来西亚可以降低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今年2月,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后,对中国的关税贸易战加剧。2025年上半年,中国锂电行业迎来了“史上最高关税”,美国进口关税从10.9%一度加到173%,两个半月翻了16倍(见华夏能源网此前报道:《美国关税两个半月翻16倍,中国储能还有没有“活口”?》)。尽管中美谈判后关税有所回落,但仍是悬在锂电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马来西亚建厂,可以有效规避高关税问题。目前,马来西亚已与美国达成协议,双方“对等关税”将从25%下调到19%;马来西亚既加入了“印太经济框架”,又是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典范;马来西亚外交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外资审查宽松,国际贸易摩擦风险较低。

东南亚集群效应正在显现

中国锂电企业扎堆马来西亚,正深刻重塑着当地的锂电产业生态。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电池厂商“落子”马来西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也随之而来,形成了良好的配套产业链协同效应。电池/电芯厂的集中驻扎直接推动了对锂电材料的需求提升,这进一步吸引了更多材料供应企业入驻,形成良性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以马来西亚为代表,中国锂电企业在整个东南亚正在形成强大的集群效应,大幅降低了产业链上下游的运营成本和供应链风险,成为继中国大陆之后又一片“锂电王国”。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在全球电池制造商Top10中,已有多家企业在东南亚“落子”:

今年6月底,宁德时代(SZ:300750)在印尼的合资电池工厂项目正式开工,总投资高达59亿美元(约422.5亿元人民币),涵盖红土镍矿开采、火法冶炼、湿法冶炼、电池材料、电池回收和电池制造等全产业链。该项目建成后,可为3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电池。

国轩高科(SZ:002074)在东南亚规划了20GWh产能。2023年12月,国轩高科泰国工厂首款电池产品正式下线,成为首家在泰国实现电池包本土生产的企业。此后,国轩高科在越南的5GWh电芯产能也于2024年投产。

此外,瑞浦兰钧(HK:0666)将首座海外电池厂放在了印尼;豪鹏科技(SZ:001283)将首座海外电池厂设在了越南;欣旺达(SZ:300207)斥资107.25亿元在泰国建设电池厂;蜂巢能源与泰国万浦集团合资建设电池厂;双登股份的港交所IPO募资,也主要用于东南亚锂离子电池生产设施建设。

面对复杂的全球竞争环境,风云变幻的地缘政治风险,中国锂电池企业海外建厂是大势所趋,这既能规避贸易壁垒,也能贴近终端市场,赢得更多客户。但东南亚地区虽然华人众多,多国与中华文化交流频繁,但在这里投资仍面临政策、法律、文化等多重挑战。

中国锂电企业如何在迈向海外与风险管控间找到平衡,以东南亚为跳板落地好全球化战略,是中国锂电企业的现实课题。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锂电行业 马来西亚 海外投资 产业链 能源转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