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黄海广 2025-08-05 12:03 浙江
昨天,我们系罗老师联系我,说有人可能冒充他混进学生群,可能是骗子,提醒学生要注意。
我们及时提醒,学生都没有上当,班长第一时间把骗子踢出去了。我们学院就一位罗老师,骗子冒充的身份比较容易辨认。
骗子混进学生群行骗通常有以下几招,见真实案例:
▶ 宁波家长误交"辅导费"
2020年2月,浙江宁波某班级微信群突然弹出"班主任"通知:"需缴纳数学辅导费528元,扫码立即支付"。汤先生扫码转账后致电学校核实,才发现根本不存在这项收费。警方调查发现,骗子通过搜索群名关键词找到未设验证的班级群,克隆老师头像昵称后实施诈骗。
▶ 大学班委集体中招
南京某高校班干部QQ群遭遇"新英语老师"诈骗。该"老师"入群后要求统一购买"上课专用耳机",4个班级的生活委员转账1.1万元后,骗子迅速退群消失。校方证实,该群因未设置入群审核,被骗子利用漏洞混入。
▶ 常熟家长群"闪电战"
2024年开学前夕,江苏常熟某家长群突现"班主任"收取1380元课本费。多名家长转账后,有家长发现"老师"抢红包速度异常快。真老师现身揭穿时,骗子已退群逃匿。经技术侦查,骗子通过病毒控制家长手机获取入群权限。
▶冒充家委会收钱
某重点高中,家长群某家委提示收班会费,每个学生500元,账号是xx妈妈的银行卡,实际上家长并不知道xx妈妈叫什么,但交费都很积极,交费后接龙,不到半小时,90%的家长已经交费。
【揭秘骗子五大作案手法】
- 混群有术
搜索"班级群""年级"等关键词,专挑无验证机制的群下手,潜伏校外群套取家长群二维码
利用学生社交账号漏洞渗透
暗中记录老师发言时间、上课规律
选择深夜或午休等消息免打扰时段作案
观察家长群内称呼习惯
盗用班主任头像、昵称,连个性签名都1:1复制
发布"书本费""资料费"等看似合理的收费项目
附上伪造的收款码或转账账户
要求家长上传付款截图"登记"
安排托儿在群内发"已交费"消息
利用时间差制造紧迫感
通过QQ临时会话功能私聊家长
针对班干部、家委会成员定向诈骗
伪造学校官方通知文件
骗子最爱在开学/期末/节假日作案,这段时间请特别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