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辉哥奇谭 2025-07-31 07:03 上海
不能代替我们记录生活和经历
「配图摄影 by 辉友Dora」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AI时代,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或者更具体地说,AI再强大,还有哪些事情是它无法替代我们的?
理论上,AI可以创造我们能想象的一切内容,无论是文章、照片,还是电影,甚至可以做得比我们更好、更快。我有个朋友,他和周围的朋友都是艺术家,最近他们陷入一种虚无感。他们发现,原本自己擅长、赖以为生的绘画技能,在AI面前竟然「不值一提」——他们想到的任何主题,交给AI,都能在短时间内产出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出色的作品。
然而,我意识到有一件事,AI永远无法代替我们——那就是亲自去经历,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与体验。
前阵子在准备公司分享的时候,我翻出了不少过去拍摄的视频和照片。点开这些记录的瞬间,那些真实发生过的场景如潮水般涌入脑海,唤起的情绪、细节,甚至气味与声音,都栩栩如生。这种感受有多强烈?每次我给大家分享这些视频时,内心依然会被深深打动。我原以为这只是我作为亲历者才有的感受,结果后来发现,一些第一次看到这些场景的同事,也同样被深深震撼。
AI的强大能力,在于协助我们整理和加工已有的信息与素材。比如,我可以在开车或散步时,将一些灵感用语音记录下来,通过AI工具转化成更正式的书面文字,形成文章素材。这极大地提升了创作效率,也让创作过程更轻松。这也是我在知识星球中反复提到的,我如何与AI共创文章的经验。
但记录本身却无法被AI替代,因为只有我们自己亲历的瞬间,才能成为日后最珍贵的素材。这些记录,在事件发生时,AI无法代劳;在事件过后,AI无法复现。
因此,在AI时代,我们日常应该更加频繁地记录自己生活的点滴,无论是写作、拍照,还是视频拍摄。这不仅因为AI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利用这些素材,更因为这些真实的记录,让我们拥有了独特的个人数据库。而AI之所以能发挥价值,除了算力与算法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数据。越是独特的数据,越是能体现出独特的价值。
当我们越来越多地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感,AI的强大便可以围绕这些个人专属的素材,进行有针对性的扩展和创作,让我们在内容生产上更具特色,而非随波逐流、千篇一律。比如我在知识星球语音《AI时代的写作系统》中提到,我之所以现在可以放心地与AI全面协作进行文字创作,最核心的转折点,是我把过去多年写的2000多篇文章做成PDF,统一导入AI,让它了解我独特的数据。如果没有当时的记录和写作,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
我时常提醒自己,拍照时一定要将手机的照片设置为最大分辨率,视频则至少使用4K。因为今天看似平凡的瞬间,未来再回顾时,都可能成为难以替代的珍贵回忆。我会把iPhone的左侧按钮设置成一键唤起录音,这样我可以快速地记录现场的声音。而flomo这个笔记App的图标,则在我手机最下方的固定位置,和微信、浏览器在一起,非常方便唤起。
那些我们曾经亲自感受过的美好,那些与灵魂深处产生共鸣的瞬间,那些记录下的真实情感与经历,永远只能由我们自己来创造与保留。
AI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很多事情,但代替不了我们去经历,更代替不了我们去记录这些经历。所以,在这个AI时代,我们更要主动地去生活,去体验,去记录。这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利用AI,更是为了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真实、有价值。
AI时代,更要用心记录生活。这是我们的专属特权,更是AI永远无法代替的事情。
AI时代,我们有机会活成100%的自己,而这种可能,需要以我们在「记录生活和经历」这件事上,有完全的掌控性和自主性。
相关文章:求医不如求AI?
上一篇:万事闭环 —— 我为何坚持写作,我如何从写作中获益?
今天分享的知识星球语音是:「每天深度使用AI工具的关键」。
为什么很多人手握强大AI工具,却依然没有受益?在一次分享中我发现,真正每天深度使用AI的人,寥寥无几。
这让我意识到一个核心问题:我们常以为AI能做一切,却忽略了,它无法代替我们「去经历」「去记录」。而这正是高效使用AI的起点——把自己的素材变成独一无二的数据库。
在今天的语音里,我结合过去半年使用AI创作的实践,总结出7条关键建议。每一条,都来自真实的试错与沉淀。
我们还用AI整理了PPT版本,方便大家查阅,欢迎结合文字内容一起理解和行动。
收听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6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也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