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辉哥奇谭 2025-08-09 07:04 上海
既然健康是人生第一位,那就该行动胜于空想。
「配图摄影 by 辉友Dora」
活了大半辈子,我才真正明白:人生最重要的几件事,用一只手就能数过来。而排在第一位的,永远是健康。没有个人健康,其他一切都是 0。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我花了好几年才完成的肠胃镜检查的心路历程。希望我的故事能让你少走些弯路,早点行动。
其实早在 2022 年初,我就在笔记本上郑重写下:「今年必须做肠胃镜检查。」但说来惭愧,写计划容易,真正行动却像蜗牛一样缓慢。
2023 年 1 月,我在肺部查出一个小结节,这才让我认真开始思考健康问题。当时我得出了两个重要结论:
1 身体亮红灯时,一定要第一时间去医院。迅速行动能极大缓解焦虑;
2 像肠胃镜这样的关键检查,普通体检机构因各种原因未安排,但绝不能因此忽视,必须去正规医院进行正式检查。
遗憾的是,尽管我当时想得很清楚,2023 年我整整一年都没有完成肠胃镜检查。
到了 2024 年底,我发现身边同事陆续都做了肠胃镜。一问才知道,原本以为需要排队几个月才能做的肠胃镜检查,在一些三甲医院国际部却非常快。最快的是当天预约、次日检查——当天需要做术前检查,晚上开始吃泻药,整个流程比我想象中简单得多。
我本打算 2025 年 1 月就去做,但肺部复查正常后,我又把肠胃镜的事抛到一边了。
2025 年 6 月,也就是两个月前,我在日记里写下:「怎么就推不动自己去做肠胃镜检查呢?」
更可笑的是,我老婆胃不舒服时,我却陪她去做了肠胃镜。她打了麻药,整个过程睡一觉就过去,醒来什么也不记得。但轮到我自己时,借口却满天飞:「太忙」「怕难受」「再等等」……
直到 6 月 30 日,我终于咬牙写下:「不能再让肠胃镜的恐惧困扰了!」甚至请老婆帮我预约。以往这种我明知道该做、却总拖延的事,都会请她帮忙安排。这种「借助他人推动自己」的方法,我以前用得挺好。但肠胃镜检查偏偏不能由他人代劳,必须本人亲自到医院做术前检查。
于是事情又被搁置了。
7 月 6 日的日记上,我写着:「7 月绝对不能再拖延肠胃镜检查了!」但到了 7 月 15 日,我仍在犹豫。即使出现了胃部隐隐不适,我还在想:「可能是压力或情绪问题,不见得是胃病。」
真正的转折出现在 7 月底。公司举办产品发布会后,我碰到一个许久未见的老朋友,发现他瘦了不少。一问才知道,是肠胃镜检查发现了健康隐患,刚刚做了手术。
当他得知我还在犹豫要不要做肠胃镜时,他立刻劝我:「一定要查,别耽误!」
这番话让我大受震动。当晚我回家后就立刻预约了第二天的号。
第二天我去了医院做术前检查,并预约了 7 天后的正式检查。
检查前一天饮食要特别注意,只能吃白米粥、白馒头、白面包等没有颜色、没有外壳(皮)的食物。从晚上 7 点到凌晨 3 点,我分两次喝了共 3 升泻药,然后是一轮接一轮地上厕所。
第二天早上 8 点我到医院,估计检查开始大约是 8:30(当时没带手机或手表)。检查过程完全无感,醒来时已是 9 点,感觉就像做了一个梦一样。
检查结果让我安心:基本一切正常,也没有息肉,因此无需等待病理结果。医生建议 3 到 5 年后再次检查。
重要的不是这个结果,而是这次检查消除了健康上的一个不确定性风险。
回首这些年,我既羞愧又庆幸。
羞愧的是,早在 2020 年之前,就有朋友提醒我肠胃健康的重要性,甚至举了他身边的例子。但我一直找借口拖延,回避这个我觉得麻烦的检查——需要预约、要喝泻药、要打麻药,还要请假。每一个理由,最后都成为了阻碍行动的借口。
庆幸的是,朋友的亲身经历终于让我警醒。健康问题不能侥幸地赌「小概率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次检查也就几千块(很多保险能报销),半天时间,却可能避免致命的后果;而一旦拖延出事,代价高得无法承受。
这里多唠叨几句:为什么说人到一定年纪就必须做肠胃镜检查?
因为多数常规体检根本不包含这项检查——粪便潜血试验等替代方法并不够敏感,无法发现早期病变。
肠胃镜是发现胃部、肠道早期问题的最佳手段,很多小息肉可以在镜下当场切除,从而将结直肠癌发病率或死亡率降低 76%-90%(数据来源: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 NCI,NEJM 2012)。
美国癌症协会早在 2018 年就将结直肠癌常规筛查年龄从 50 岁提前至 45 岁。中国指南也建议:一般风险人群从 45~50 岁开始筛查,有家族史者从 40 岁开始(参见《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
我查到一组数据:中国早期胃癌的发现率不足 20%,而日韩早筛比例超过 60%-70%,因为他们将胃镜纳入了全民筛查体系。这直接导致,日本胃癌 5 年生存率高达 75%-80%,而我国只有 35%-40%。
结直肠癌也类似。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有 85%-90% 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失了最佳干预时机。而只要在肠镜检查中发现并切除息肉,癌变几率就能大幅下降。
这些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实实在在的医学事实。
所以,我真诚地建议:如果你已经年满 40 岁,还没有做过肠胃镜检查,就别再等了!
怕疼?现在有全麻的无痛检查。
怕麻烦?正规三甲医院流程其实很顺畅。
最贵的,从来不是检查费,而是我们心存侥幸、不断拖延的代价。
既然健康是人生第一位,那就该行动胜于空想。毕竟预防医学有一句铁律:
花 1 块钱筛查,可省 9 块钱治疗费,避免 90 块钱的生命代价。
这笔账,怎么算都值得。
相关文章:一位百岁老人的健康秘诀
上一篇:难而重要的事情,更需要特质匹配的人
今天分享的知识星球语音是:「何理解与实践以终为始?」
我们总说健康最重要,人生要有所选择,但很多人直到危机来临,才开始思考: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这就是「以终为始」的力量 —— 想清楚你最终想过怎样的人生,然后倒推今天的每一个选择和行动。
这段约40分钟的语音,是我过去20年对「以终为始」最完整的一次梳理。我讲了这个理念如何帮我在人生关键时刻做出决定,也讲了它如何融入每天的生活琐事中。有听过的同事说:「这次分享,可能会改变我这一生的决策方式。」
如果你正被选择困扰,或感到生活被各种事务牵着走,请一定听听这期语音。我们也借助AI整理了PPT版本和文字版本,帮助大家理解。
收听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
(辉友听完语音的反馈)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6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也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