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哥奇谭 7小时前
ChatGPT 5 发布之后,我突然不会写作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作者在体验 ChatGPT 5 后发现其取消了常用模型 4.5,且在数据处理和思路整理方面不如其他工具,对其 To C 层面的作用表示怀疑。作者认为模型升级应更注重具体场景应用,而非单纯参数提升。文章探讨了 AI 工具依赖性、功能稳定性及个人应对策略,强调应将 AI 作工具,而非核心能力替代,并重构写作工具栈以应对变化。

🔍 作者发现 ChatGPT 5 取消了其常用模型 4.5,且在数据处理和思路整理方面表现不如 Genspark 中的 Agent,对其 To C 层面的作用表示怀疑。

🚀 作者认为模型升级应更注重具体场景应用,而非单纯参数提升,强调通过对话框形式难以真正发挥「生产力」级作用。

🛠️ 作者指出越是依赖 AI 工具,其可控性越重要,GPT 4.5 下线提示了相关风险,并建议使用特定场景专用的 Agent 以确保功能稳定。

🔄 作者强调应将 AI 作工具,而非核心能力替代,并重构写作工具栈以应对变化,通过这次风波提升写作能力和工具。

🤝 作者认为人和 AI 应共生,彼此都离不开对方,AI 缺少灵魂,人离开 AI 效率会下降,强调应做一只打不死的小强,在充满意外的世界里更坚韧强大。

原创 辉哥奇谭 2025-08-10 07:04 上海

每一次「意外」的打击,都不会置我于死地,只会让我更坚韧强大。


「配图摄影 by 辉友华昕」

ChatGPT 5 发布之后,我在第一天早晨体验了两个小时,写了如下的分享:

用了一早晨 ChatGPT 5,对我个人而言,这是一次倒退的「升级」。ChatGPT 5 把我最喜欢用的一个模型「4.5」取消了,这是我写作中必然调用的模型。而最新的 5,无论是标准、thinking 还是 Pro 版本的效果,都无法代替「4.5」。

此外,我在尝试用 ChatGPT 5 处理另外两个案例时:一个是历史销量数据的分析,另一个是我关于某个主题的碎片化思路的整理,ChatGPT 5 也并没有明显的优势。甚至在完成这两项工作时的表现,不如我用的另一个工具 Genspark 中的两个 Agent,一个文档 Agent,一个是 AI 表格 Agent。

我有点怀疑 ChatGPT 走错了方向,至少在 To C 的工具层面。显而易见,垂直领域的 Agent 会进入大家的工作、生活,变成生产力工具,无论是 coding、写作、表格处理、PPT 还是数据处理、分析。所以,模型的能力需要体现在具体的场景中,发挥作用。

而通过一个对话框的形式,仅仅是用原始的模型,很难真正发挥「生产力」级的作用。ChatGPT 的 Agent 方面能力很差,而模型本身并没有真正发挥出相对于其他模型(包括自己的过去模型)「明显越级」的能力。

我认为现在关注评测的方式可能偏离了人们日常使用的场景,模型升级带来的承诺很难在日常生活、工作场景中兑现。

总结一句话:ChatGPT 5 令人失望,至少在今早 2 小时的使用过程中是这样。我可以后续继续深入使用,对比。

第二天我继续体验,不久之后我写下:

从今天起,很多公众号的写作水平会大幅下降,因为 GPT 4.5 下线了。


而后,我用完全「手写」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完整感悟,分享给大家,如下:

GPT 4.5 下线后,我基本上不会写作了。因为以前会把自己的碎片化思考一股脑地给 GPT 4.5,或者把自己关于一个主题的语音转写文本给 GPT 4.5。而后它会按照我的语言风格(我把自己之前的所有文章都扔给 ChatGPT,去「训练它」了解我的风格),写成完整的文章,这样效率非常高,而且确保思想都是我自己的。它只需要润色,补充一些细节,包括一些支持性的案例、考据等。

但是,随着 ChatGPT 5 的上线,GPT 4.5 模型下线了。站在 OpenAI 的视角,这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是一个重大改进,因为很多用户时常困惑于这些模型之间的区别,不知道自己该在什么情况下用哪个模型。

但是站在我这样的写作者视角,这却是一个「灾难」。这相当于让我的写作流程被摧毁了。当然,这样的事情迟早要到来,关键是我们如何应对这种问题。下面是我的一些思考:

1、我们越是依赖 AI 工具,越是无法离开它。所以它的可控性就变得异常重要,GPT 4.5 的下线,只是更早地提示了我相关的风险。

2、除非 AI 工具本身给了相关承诺,比如专门用于做 PPT、写文档或者写代码,否则我们喜欢的一些功能都可能随时被下线。这方面,给特定场景专用的 Agent,比如 PPT Agent、写作 Agent 可能是更可靠的选择。

3、这样的问题也并非世界末日,我们正好有机会把写作所需要的 AI 工具梳理一下,建立更可控、更可靠的工具栈。

4、相关问题也给我一个提示,即如何让我写作能力的核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不受外界工具的影响。即核心的写作能力还是长在自己身上,把 AI 工具仅仅当作工具,而不是让它取代或削弱自己的核心能力。

5、接下来,我需要做的是重新构建自己的写作工具栈,重构自己的写作流程。我相信通过这样一次风波,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工具会有一次质的提升。因为原有的流程和工具被彻底摧毁了。

6、关于写作专用的工具,至少我还没有找到更好用的。不过可以借着这次危机进行进一步的探索研究。ChatGPT 5 已经给我了一个完整的 AI 写作工具的清单,我可以选择性地研究,之后与大家同步。

7、从这次风波开始,如果展望未来的话,我相信人和 AI 一定是共生的关系,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都离不开对方。人如果不存在,AI 是一个聪明但缺少灵魂的机器。人如果离开 AI,效率会大为下降。

8、每一次「意外」的打击,都不会置我于死地,只会让我更坚韧强大。做一只打不死的小强,在这个充满意外的世界里,可能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以上,就是我关于 ChatGPT 5 发布之后,带给自己写作流改变的思考。关于 ChatGPT 5 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我会进一步体会,随时分享。

最后补充一句,Sam Altman很快就听劝了,GPT 4o和GPT 4.5等传统模型可以在网页版访问了,方法如下:「点击「头像」-「设置」-勾选「显示传统模型」」。但传统模型的回归并不代表我希望进一步升级自己的写作工作流,更新我的写作工具。大家静候佳音,我会在知识星球随时更新的。

相关文章:什么?原来辉哥的文章都是用AI写的!
上一篇:拖延多年,我终于做了肠胃镜检查


这几天,因为 GPT 4.5 下线,我的写作节奏几乎被彻底打乱。但这件事也让我更清楚地意识到:即便工具会变化,我们依然要学会把 AI 当作工具,而不是依赖到失去自己的核心能力。 

今天分享的知识星球语音是「如何更有效地使用AI工具?

如何才能让 AI 真正提升工作质量,而不是取而代之?
如何才能给自己找一个24小时在线,可以与自己随时进行「深入心灵」对话的教练?
又该如何在工具变化、模型更新的冲击下,快速重构自己的工作流程?

基于这次切身的体验,我整理了 8 条思考与建议,希望它们能帮你在 AI 时代依然保持创造力与掌控感。

我们借助AI整理了PPT与文字版本,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篇语音。

收听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6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也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ChatGPT 5 AI 工具 写作 生产力工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