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研制的超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在江苏海门正式开启掘进作业,标志着连接江苏海门与太仓的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进入双隧双向穿江掘进的关键阶段。未来30个月,“沧渊号”将以每分钟3-4公分的平均速度推进,同时完成管片拼装,预计2028年贯通。该隧道全长39.07公里,过江段长11.185公里,设计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时速100公里。通车后,海门至太仓的通行时间将从约一小时缩短至10分钟,有力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并缓解苏通大桥交通压力。
🚀 海太长江隧道正式进入双向掘进新阶段:我国自主研制的超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在江苏海门启动掘进,标志着连接江苏海门与太仓的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全面进入双隧双向穿江掘进的关键时期。
⏱️ 建设进度与预期贯通时间:盾构机“沧渊号”将在未来30个月内,以平均每分钟3-4公分的稳定速度向对岸推进,并在掘进过程中同步完成隧道内壁的管片拼装。预计该项目将于2028年实现全线贯通。
🗺️ 隧道地理位置与设计标准: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咽喉要道,北起南通海门区,南至苏州太仓市,总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段长11.185公里。该隧道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设计速度为100公里每小时。
🚗 通行效率大幅提升与区域发展意义:隧道建成通车后,将极大缩短江苏海门与太仓之间的过江时间,从原来的约一小时缩减至10分钟。这将有效促进南通与江苏南部、上海形成一小时经济圈,加速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同时也能有效分流苏通大桥的交通压力。
快科技8月11日消息,据央视财经报道,今日上午,我国自主研制的超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在江苏南通海门正式开启掘进作业。
这也标志着连接江苏海门和江苏太仓的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双隧双向开始全面进入穿江掘进阶段。
据介绍,未来30个月里,盾构机将以平均每分钟3-4公分的速度向对岸推进。边掘进、边完成隧道内壁的管片拼装,预计将在2028年实现贯通。
作为横跨长江入海口咽喉要道,海太长江隧道位于江苏长江入海口区域,北起南通海门区,南至苏州太仓市。
工程线路全长39.07公里,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标准,设计速度为100公里每小时。
通车后,从江苏海门过江抵达太仓,将从原来的约一个小时,缩短为10分钟左右,实现南通与江苏南部、上海一小时经济圈高效互通,加速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并且,能够有效分流苏通大桥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