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司法局发布了《杭州市促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条例(草案)》,旨在通过全链条推进体系,包括场景开放、供需对接、示范引领和政策激励,来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条例草案提出,政府将创新工作方法,建立场景供需对接平台,并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企业、科研机构与应用单位进行合作创新和首次试用。同时,强调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应率先开放应用场景,为机器人研发和测试提供条件。此外,还将创新政府采购方式,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强力支持,以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推广应用。
🤖 **构建全链条推进体系:** 杭州市正着力构建一个完整的产业促进体系,涵盖“场景开放-供需对接-示范引领-政策激励-全面推广”等关键环节,旨在系统性地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和应用。
🤝 **鼓励跨界合作创新:** 条例草案明确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科研机构以及行业应用单位之间开展合作创新、首次试用和推广应用。这有助于加速技术的研发、落地和市场化进程。
🏢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率先向具身智能机器人开放应用场景,为产品的研发、测试和实际应用创造宝贵的实践机会,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示范效应。
💡 **创新政策激励机制:** 针对市场现有产品或技术未能满足需求的情况,条例草案提出创新政府采购合作方式,支持企业进行技术突破,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强有力的首次试用支持,以解决实际应用中的痛点。
【杭州征求意见: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科研机构与行业应用单位开展合作创新、首试首用、推广应用】财联社8月11日电,杭州市司法局发布公开征求《杭州市促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条例(草案)》意见的公告。其中指出,重点构建“场景开放-供需对接-示范引领-政策激励-全面推广”全链条推进体系。一是要求政府创新工作方法,通过统筹推进场景创新工作、建立场景供需对接平台、制定场景创新和首台(套)激励政策,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科研机构与行业应用单位开展合作创新、首试首用、推广应用。二是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明确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率先开放场景,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的研发、测试、应用等活动创造条件。三是创新政策工具,支持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针对市场现有产品或者技术不能满足要求、需要进行技术突破的情形,创新政府采购合作创新采购方式,为新技术、新产品首试首用提供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