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23分钟前
GPT-5来了 马斯克:我不服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OpenAI发布了备受期待的GPT-5,其能力已从“高中生”跃升至“博士级专家”。GPT-5最大的亮点在于从“聊天机器人”进化为“全能助理”,具备强大的多模态理解能力,能够“听说读写看”并能直接连接其他软件进行操作,如Office和开发工具。它还引入了“人格”切换功能,并优化了“思考模式”,使其分析更深入。在各项评测中,GPT-5大幅减少了事实性幻觉,并在数学、编程、知识测试和多模态能力上刷新了多项新高,甚至能复现Word和Excel等应用。然而,市场反应和用户反馈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其“情商”下降,文本输出生硬,且升级幅度未达预期,但其在严谨逻辑和复杂工程领域的表现仍属顶尖。

🚀 **全能助理的诞生**:GPT-5已从单纯的聊天机器人进化为能够理解并执行复杂任务的“全能助理”,其多模态能力显著提升,能够处理文本、图像等多种信息,并能直接连接和操作各类软件,如Office套件和开发工具,极大地拓展了其应用场景。

🧠 **深度思考与智能交互**:GPT-5优化了“思考模式”,用户只需通过简单指令即可激活其深度分析能力,使其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表现更出色。同时,预设的多种“人格”模式让交互更加灵活和个性化,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 **性能飞跃与幻觉大幅减少**:GPT-5在多项基准测试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包括在事实性幻觉上比GPT-4o减少44%,比GPT-3.5减少78%。其在数学、编程、知识测试和多模态能力等领域均达到了新的高度,展现出强大的综合实力。

💡 **严谨逻辑与工程能力的突出**:GPT-5在需要严密逻辑推理和复杂工程技能的领域表现尤为突出,能够完成如自动生成、打乱和复原20阶魔方程序,以及在网页中复现可用的Word和Excel等高难度任务,充分体现了其“博士生”级别的专业能力。

📉 **市场与用户反馈的争议**:尽管GPT-5在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市场和用户的反应却不尽相同。部分用户反映其“情商”下降,文本输出生硬,且升级幅度未达预期。资本市场也出现概念股回调,显示出对此次升级的谨慎态度,认为其更像是一次常规迭代而非颠覆性革命。

人工智能巨头 OpenAI 最近终于推出了万众期待的新一代旗舰模型 GPT-5。在发布会上,CEO 山姆·奥特曼用一个颇具戏剧性的比喻来形容它的跃升:“GPT-3 像高中生,偶尔有灵光却缺乏稳定;GPT-4 像大学生,兼具智能与实用;而 GPT-5,则像是与一位博士级专家对话。”



他还自嘲“在 GPT-5 面前一无是处”,吊足了全球用户的胃口。这场等待了两年半的升级,“千呼万唤始出来”。

说起来,GPT-5 的诞生并不容易。背后经历了长达一年的艰难研发,核心团队还被高薪挖角,算力开销大得惊人。


OpenAI 这一路真是走得既焦虑又艰辛。现在,终于把这个“统一系统”搬上了台面,大家都在等它能带来什么新花样。

概括来说,GPT5 最大的变化就是从一个“聊天机器人”进化成了一个真正能干活的“全能助理”。

首先,多模态开挂让这个新助理的“脑子”变好使了。过去你跟它说话、发图都得分开来,现在是“听说读写看”一把抓,你丢给它什么它都能立刻理解。

更关键的是,它学会了“动手”。以前的 GPT 只能给你出主意,现在的 GPT-5 能直接连接你的其他软件,帮你操作Office、在开发工具里写代码,甚至处理工作流程。


为了让这个助理不那么呆板,OpenAI 还给它预设了不同的“人格”,你可以随时把它切换成毒舌的、严谨的或者善解人意的模式。


自从 DeepSeek 开创了“Think 模式”之后,让大模型在回答前先“想一想”似乎成了行业标配,各家都推出了类似的功能。

但 GPT-5 有点不一样,它把这个过程变得更直接了。

你不需要去特意寻找或点击某个按钮,只要在提问时加上一句“认真思考”,系统就会自动为你切换到那个更擅长深度分析的 gpt-5-thinking 模式,用更强的“脑力”来解决你的问题。


接着就是 GPT 传统保留节目:屠榜。OpenAI 甩出了 25 个榜单,密密麻麻的图表告诉你 GPT-5 在各个维度有多牛。


事实性幻觉大幅减少,比 GPT-4o 少了 44%,比 o3 少了 78%,基本上是不胡说八道了。


数学竞赛直接干到了满分,现实世界编程能力新高,人类知识测试新高,多模态能力新高……反正就是新高,新高,全是新高。


发布会一结束,全球的网红和博主们就第一时间冲了进去,开始对 GPT-5 进行五花八门的“极限施压”测试。


其中,50 万 粉丝的油管主 Matthew Berman 搞了个大的,他用一个 25 分钟的视频,密集展示了 GPT-5 近 30 个堪称变态的任务。


比如,让 GPT-5 写了个程序,能瞬间生成、打乱甚至复原一个复杂的 20 阶魔方。


更狠的是,它直接在网页里复刻出了 Word 和 Excel 的完整应用。注意,是能用的那个软件,而不是给你画个表格那么简单。


从经典的“生命游戏”3D版,到可以随便调节重力、空气阻力的流体动力学模拟器,GPT-5还真如奥特曼之前比喻的“博士生水平”。


然而,就在开发者们为之狂欢时,另一边的画风却完全不同。

资本市场最先用脚投票,发布当天概念股普遍回调,显然没被这个“博士生”彻底打动。


毕竟,大家等了两年半,期待的是一场石破天惊的革命,结果只等到了一次意料之中的常规升级,失望在所难免。

更何况,如今的 AI 竞赛早已进入了残酷的“春秋战国”时代,各路诸侯的技术差距正在飞速缩小,OpenAI 再想靠常规操作就甩开对手几个身位,已经难上加难。


在这片喧嚣中,OpenAI 的老冤家马斯克更是第一个站出来唱反调,直接甩出成绩单,表示 GPT-5 还不如他家的 Grok 4。


不仅资本和对手不买账,普通网友的吐槽声也越来越大。

大家最直观的感受是,GPT-5 的“智商”好像是高了,但“情商”却下降了。

很多人反映,现在用它写文案、写话术,感觉文字变得生硬、机械,没了以前那种灵动和自然。


有网友一针见血地调侃:“情绪和逻辑就像跷跷板,你把逻辑这头死死按住,情感那头可不就弹飞了吗?”

难怪不少网友担心自己最顺手的 GPT-4.5 会就此消失,不过很快就有热心网友发现,设置里其实有个开关,过去的模型还是可以切换回来的。


这种感觉,让很多人觉得 AI 似乎真的进入了瓶颈期。


而争议最大的,还是官方每次都吹得最响的编程能力。

很多人第一反应还是:“感觉不如 Claude 好用啊?” 这种“奥特曼式营销”宣传时天花乱坠,实际用起来却有落差,让不少人对榜单上的“新高”打了好几个问号。

不过也有网友反馈开发一个粤语学习应用,让几家大模型都试了试,结果 Claude 和 Gemini 在生成 UI 和精准修改代码时都或多或少出了问题,只有 GPT-5 稳稳地完成了任务,效果还出奇地好。


说到底,GPT-5 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严重偏科的天才:它的文科一塌糊涂,写不出有温度的文字;但它的理科,尤其是在需要严密逻辑和复杂工程能力的领域,还是十分抗打。

老狐觉得网友的这句话就概括得恰如其分:只是没有预期那么好……但仍旧是当前最能打的大模型。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GPT-5 OpenAI 人工智能 大模型 AI助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