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4小时前
华人成GPT-5带队人 毕业两年就成千万富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GPT-5的成功发布标志着OpenAI在人工智能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其中华人团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Elaine Ya Le作为“模型系统”的带队人,成功实现了GPT-5的统一用户体验,让用户无需在不同模型间进行选择。她的领导力以及在北大和斯坦福的学习经历,为GPT-5的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外,文章还介绍了GPT-5项目中的其他华人核心成员,如在关键项目gpt-oss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任泓宇,以及在多模态模型和ChatGPT语音模式方面做出贡献的王若宸。他们的加入和贡献,展现了华人科技人才在AI前沿领域的实力和影响力。文章也提及了其他团队成员的背景,凸显了OpenAI人才济济的优势。

🌟 Elaine Ya Le作为GPT-5“模型系统”的带队人,成功实现了统一的用户体验,让用户无需在模型间进行选择,这是GPT-5相较于前代的一大重要改进。她拥有北京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士学位,以及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和统计学博士学位,并在加入OpenAI前曾在Google大脑进行强化学习研究。

👥 华人研究员任泓宇(Hongyu Ren)是GPT-5项目的重要参与者,也是OpenAI发布的gpt-oss开放权重推理大模型的核心贡献者,但已被Meta挖角至其超级智能团队,显示出顶尖人才争夺的激烈性。

🚀 王若宸(Ruochen Wang)是GPT-5发布会上代表多模态模型团队进行现场演讲的华人新星,他主导开发了ChatGPT最新的语音模式。他拥有密歇根大学本科学位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生及博士学位,并曾获得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明日之星卓越奖,其学术导师为学界一流学者谢卓睿教授。

💡 GPT-5的核心团队还包括负责后训练的Yann Dubois,他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以第一名成绩毕业,并在剑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随后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另有元老级研究科学家Christina Kim,她自2020年加入OpenAI,是ChatGPT诞生的见证者,曾联合创立AI招聘公司Sourceress。

🌟 尽管Meta进行了挖角,OpenAI仍拥有强大的人才库,甚至为了留住人才,公司宣布在两年内为每位员工提供150万美元的奖金,这反映了AI行业对顶尖人才的极度渴求以及公司为维持竞争优势所做的努力。

GPT-5的成功发布,华人依旧是中流砥柱。Elaine Ya Le是这次GPT-5“模型系统”的带队人,她在X上称:“我很幸运能够带领团队努力使GPT-5给用户带来统一的用户体验”。


“用户首次无需在模型之间进行选择,甚至无需考虑模型名称,享受无缝、统一的体验。”

OpenAI意识到了有一堆模型需要给大家选是一个大问题,只是他们等到GPT-5的发布才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GPT-5相较于前代的一个巨大的变化,也是奥特曼念叨了半年的“回归统一智能”的大动作。

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就是Elaine,足见她在GPT-5的发布和项目中的重要性。

她本科就读于北大,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士。后进入美国斯坦福大学,读完计算机科学硕士和统计学博士。学生时期有国家开发银行暑期分析师与摩根士丹利暑期副手,以及母校斯坦福研究助理的经历。


2024年年初,Elaine加入了OpenAI。拿到博士学位之后,她进入了Google系统,在Google大脑(Google Brain)和Google其他团队先后做应用强化学习研究、广告领域的检索建模与推荐系统

有意思的是,Elaine提到的GPT-5核心人员中,有的华人已经被Meta挖走。任泓宇(Hongyu Ren)就是如此,他是最早一批被爆出从OpenAI被挖到Meta的研究员,已经加入了Meta最新的超级智能团队。


而在GPT-5前两天发布的gpt-oss开放权重推理大模型也是任泓宇在OpenAI的重要工作,对于OpenAI如此重要的两个项目都有他的身影,也怪不得小扎要氪金非要把他从OpenAI抽过来。


Elaine还专门@了若干伙伴。其中有一位Tianfu Fu,他也是GPT-5的核心人员,但公开资料不多。目前只知道他有莱斯大学的博士学位,今年一月才加入OpenAI。在此之前是Meta的一员。


除此之外,在GPT-5的发布会上,还有一位华人参与了现场讲演,王若宸(Ruochen Wang),他可能是目前OpenAI最值得关注的华人新星之一。


王若宸去年才博士毕业,今年2月才加入OpenAI。在GPT-5发布会上,他代表的是多模态模型团队,ChatGPT最新的语音模式正是出自他之手。早年间他曾短暂就读于上海财经大学,后转学到密歇根大学完成本科学业。其后他进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读完研究生和博士,硕士还曾因为签证问题不得不延期。

他还曾在微软、Google实习,并且还获得过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神经架构搜索非参数方法明日之星卓越奖,在同期实习生当中获奖概率只有十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王若宸博士阶段师从谢卓睿(Cho-Jui Hsieh )教授。这位教授是学界一流学者,Google Scholar 显示被引5万+,拿过 NSF CAREER、Samsung AI Researcher of the Year,且在 ICLR 2021 获优秀论文奖等,UCLA 官方把他定位为在大规模 ML 优化与鲁棒性方面的骨干型学者。

在加入OpenAI之前,谢卓睿和王若宸师徒二人联手创办了TurningPoint AI,这是一个专注于多模态代理的多实验室合作机构。


TurningPoint AI最引人关注的成果是,在未经监督微调的2B模型上,见证了基于DeepSeek-R1-Zero方法的视觉推理“啊哈时刻”,属全球首次。随后这项发现也引发了圈内跟进。

而王若宸正是这篇引发圈内震动的论文的一作之一。


GPT-5核心团队

除了4位华人重要参与者之外,整个GPT-5团队的核心人员也浮出水面。

Yann Dubois

这位瑞士小哥于2024年10月加入OpenAI,他是GPT-5后训练的负责人之一。


他本科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在剑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在Meta,Grab,阿姆斯特丹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实习,还短暂的加入过一些初创公司。2024年获得了斯坦福的PhD后,加入了OpenAI。

在发布会上,他展示了那个效果非常惊人的编写“多邻国法语学习卡片”的Demo。


Christina Kim

她是OpenAI研究团队中的元老级人物,2020年就以研究科学家的身份加入了OpenAI,一干就是5年。


她见证了Chatgpt从诞生的整个过程。她是OpenAI中最典型的那种天才研究员,本科从西北大学毕业后,联合创立了一家AI招聘公司Sourceress,获得过YC的350万美元的天使轮投资。在三年之后,他离开了Sourceress加入OpenAI担任研究科学家。

Michelle Pokrass


这位俄罗斯裔小姐姐也是OpenAI后训练团队的成员,2022年加入OpenAI工作至今,见证了Chatgpt发展的整个过程。在加入OpenAI之前,她在硅谷曾经爆火的应用Clubhouse和Coinbase工作过。

同样,她也只有本科学历,2018年的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

Eric Mitchell


他也是2024年才加入OpenAI,负责推理模型的后训练工作。

他本科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之后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Manning。加入OpenAI之前,他还在三星美国研究院,Google,DeepMind实习过。

而且他还是普林斯顿大学NACC代表队的成员,非常喜爱音乐和高尔夫。

不得不感慨,OpenAI的成功背后,是密集的AI顶尖人才。即便是已经被Meta“进门抢劫”了一番,抢走了至少十几位研究员,OpenAI依然有丰富的人才库。

看着他们的履历,也难免猜测:他们是尚未被Meta盯上,还是像前不久《连线》报道的那样,经受住了金钱的考验?

不管怎么样,OpenAI不敢赌。就在GPT-5发布的前一天,Hyperbolic AI CEO 金雨辰(Yuchen Jin)在X上爆料,称在OpenAI工作的朋友告诉他,奥特曼刚刚宣布在 2 年内为每名员工提供 150 (超过1000万人民币)万美元的奖金。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GPT-5 OpenAI 华人人才 人工智能 AI模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