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认识一个新港人朋友,跟我讲述他家的情况。
家庭组合是上海金融男+医生女。
都是大学霸,都是名校毕业。
目前来港发展。想在香港做医生,大家肯定都知道,难度极大。内地学历背景的她偏偏就把这事做成了,通过了香港医生执业考试,目前已经在香港公立医院执业。我是极其佩服这位学霸小姐姐的。
据我所知,在香港当医生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香港大学或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毕业,然后通过香港医务委员会的注册,或者通过执业资格考试获得注册资格;二是通过“特别注册”途径,这通常需要获得香港医科专科学院认可的专科资格,并在公立医院工作一定年限。
学霸小姐姐告诉我,她是通过了执业资格考试来香港执业的。没有国外留学经历的学霸,真的太厉害了。之前在上海工作的时候,听说过复旦和交大医学院有一群学霸努力备考国外医生牌照,之前听说主要是考新加坡的医生牌照。看起来这是内地学霸的新赛道之一。
你说读书有没有用,学霸小姐姐的经历告诉我们,读好书就会有更多选择,更多欢乐。有实力的人,可以想去哪去哪。虽然远方也未必是归途,留在上海做医生也很好,也会很有地位和成就感。
重点是他老公上海金融男,失业了。我说跟我差不多,然后她告诉我他老公回归家庭,带娃去泰国读国际学校了。内地金融业正在经历一轮洗礼,我也属于被淘汰的。可以像我一样到香港找找机会,香港的金融行业正在复苏。这是我想说的第二条新赛道。
她说泰国清迈国际学校一年学费几万块,3千块就能租到小别墅,一年开销15万。他们现在过着异国的生活,孩子和爸爸在清迈,她在香港行医,每两周香港飞一次清迈。说机票很便宜,几百块。他们家庭确实够国际化了。
全职家庭煮夫是内地失业男的第三条新赛道。有个朋友在朋友圈晒小朋友在新西兰读书的照片。赶紧问他怎么回事,移民了?原来只是去参加暑期公立学校插班,南半球现在正是正式课程季,刚好赶上内地暑假。他就带娃去新西兰去插班本地学校了。如果家庭可以支持,家里有一个人可以全职带娃,或许也是一件好事情。
其实钱是赚不完的。有命赚也未必有命花。很多老人回顾自己的人生,很少有人为做过某事而后悔的,常常只后悔没有做过什么。内地失业男如果没有经济压力,不如想开一点,生活或许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