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
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重点关注刑事案件中证据审查判断和量刑适用的疑难复杂问题。证据采信错误是检察机关提出刑事抗诉的重要原因之一,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提出的6530件刑事抗诉中,约35%涉及定罪量刑证据不充分或有新证据。这批案例中有4起涉及证据审查判断,如“王某某爆炸二审抗诉案”,该案涉及手段隐蔽、被告人“零口供”的爆炸案件,对检察人员如何运用间接证据定案提供了借鉴。案件办理中,需审查侦破过程是否客观,围绕爆炸物制作、引爆过程补充证据,结合物证鉴定意见等客观证据还原作案经过,并充分运用鉴定意见和专家证人意见辅助办案。
⚖️ 证据采信错误是刑事抗诉的主要理由之一,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提出的刑事抗诉案件中,约35%以定罪量刑证据不充分或有新证据为由。
🔍 典型案例聚焦证据审查判断和量刑适用等疑难复杂问题,其中4个案件涉及证据审查判断,旨在提升办案质量和法律适用准确性。
💡 “王某某爆炸二审抗诉案”为无罪改判有期徒刑五年的爆炸案件,对处理手段隐蔽、被告人“零口供”的爆炸案件,如何运用间接证据定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在处理类似爆炸案件时,检察人员应重点审查案件侦破过程的客观性,围绕爆炸物的来源、制作、安装、引爆过程补充完善证据,并结合现场物证痕迹检验鉴定意见等客观证据,动态还原作案经过。
🗣️ 充分运用鉴定意见、专家证人意见等辅助办案,是确保案件公正审判和准确量刑的关键环节,有助于克服“零口供”等办案难点。

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聚焦证据审查判断和量刑适用等疑难复杂问题。证据采信错误是刑事抗诉的主要理由之一。据统计,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提出刑事抗诉6530件,其中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或者有新的证据为抗诉理由的案件约占全部刑事抗诉案件的35%。这批典型案例中,有4个案件涉及证据审查判断问题。例如,“王某某爆炸二审抗诉案”是一起无罪改判有期徒刑五年的爆炸案件,该案对于检察人员在办理手段隐蔽且被告人“零口供”的爆炸案件时如何运用间接证据定案具有借鉴意义。检察机关在办理该类案件时,要重点审查案件侦破过程是否客观自然,围绕爆炸物的来源及其制作、安装、引爆过程,补充完善证据,结合现场物证痕迹检验鉴定意见等客观证据,动态还原作案经过,充分运用鉴定意见、专家证人意见等辅助办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