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9小时前
连轴转场、密集上新 机器人行业全速爆发|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规模升级,汇聚200余家企业展出1500余件展品,其中包括百余款首发新品,人形机器人企业数量创同类展会之最。本届大会呈现出从“看得到”到“用得上”的转变,展品形态从静态走向动态,交互性显著提升。人形机器人领域在灵巧操作、高动态行为、复杂环境适应能力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多家企业展示了搭载先进芯片、具备复杂任务执行能力的产品,如星海图R1 Lite的床铺整理,优必选Walker S2的7x24小时连续作业能力。大会也体现了产业从“概念导向”转向“工程导向”,从“炫技展示”走向“场景真实”,更注重系统能力交付、商业应用和上下游协同。

💡 大会规模与新品数量激增: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规模升级,展出200余家企业1500余件展品,包含100余款首发新品,其中人形机器人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展示了行业蓬勃发展的态势。

🚀 技术落地与实用化趋势明显:本届大会最大的亮点在于机器人技术正从“看得到”向“用得上”进阶。展品形态从静态展示转向动态演示,机器人能够实现复杂任务的自主演示,如实时感知、动态避障、抓取操作、步态行走以及语言理解和任务规划,交互性大幅提升,技术真正走出实验室。

🌟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与应用探索:人形机器人领域在灵巧操作、高动态行为和复杂环境适应能力方面展现出显著进步。例如,银河通用展示了搭载英伟达Jetson AGX THOR芯片的Galbot机器人,星海图R1 Lite机器人能够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完成床铺整理等长程任务,优必选Walker S2作为首个可自主换电的工业人形机器人,具备7X24小时连续作业能力,这些都体现了人形机器人向更实用、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 产业心态转变:从概念到工程,从展示到真实。参展企业的心态普遍从“概念导向”转向“工程导向”,从“炫技展示”走向“场景真实”。这体现在企业更注重系统能力的交付,如完整任务链条的执行,以及构建仿真场景,强调产品在真实任务中的可用性和替代性,显示出产业正从“验证期”迈向“交付期”。

🤝 产业链协同加强:随着行业向量产和部署阶段迈进,上下游协同程度显著提高。核心零部件厂商如触觉传感器、力传感器、关节模组等积极参与展示,并与主机厂形成联合迭代,体现了整个行业从“单打独斗”走向“系统交付”的转变。


《科创板日报》8月9日讯(记者 李明明)才下了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台的机器人们,又赶往了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8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正式开幕。观众跟随机器狗逛展览、看机器人叠衣服、弹钢琴、踢足球……科技热潮再度点燃。

随着机器人行业热度持续升温,相比往年,今年的大会规模升级。大会设置创新馆、应用馆、技术馆三大展馆,汇聚200余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的1500余件展品,其中包含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救援机器人、六维传感器、灵巧手等在内的100余款首发新品,数量约为去年的两倍。

此外,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带来最新展品及行业解决方案,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数量创同类展会之最。

谈及和以往大会的不同和进步,首程控股机器人领域投资人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今年世界机器人大会的整体感受是从“看得到”向“用得上”在进阶,展品形态从静态走向动态,展示维度更加真实和立体。

其进一步表示,往年不少参展机器人仍停留在样机阶段,以静态摆放或限定动作为主,给观众更多是“工程模型”的感受。而今年,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能够在现场实现复杂任务的自主演示,包括实时感知、动态避障、抓取操作、步态行走,甚至具备一定的语言理解和任务规划能力,展品的“交互性”显著提升,真正让人感受到技术正在走出实验室。

“今年尤其在人形机器人板块,出现了更多关于灵巧操作、高动态行为、复杂环境适应能力的展示。我们看到,从“结构优化”到“行为泛化”,已成为产业新方向。”

百余款首发新品

作为公众最感兴趣的品类之一,人形机器人厂商今年更是准备充分,带来各种既能“整活”又能“干活”的机器人,同时发布众多新品。

“干活”方面,银河通用携具身大模型机器人 Galbot 全景亮相,还把“机器人小卖部”搬到展台上,首次展示Galbot机器人的无人售货等功能。

银河通用相关负责人向《科创板日报》记者透露,大会期间,银河通用携手英伟达,联合首发搭载 Jetson AGX THOR 芯片的机器人应用,Galbot 成为全球首台体内部署 Thor 芯片的机器人,并完成了工业场景的应用,向观众展示了具身智能与算力深度融合的无限潜能。

星海图则带来了全系列产品及首发的真端到端+真全身操控 VLA模型—G-0 VLA模型,展会一开幕,《科创板日报》记者就注意到,在家庭场景中自如移动的星海图R1 Lite机器人吸引了全场观众的目光。面对任意布局、完全打乱的卧室,仅凭借一句自然语言指令“请收拾一下床铺”,R1 Lite即刻规划动作,精准智能地完成把床铺铺好的操作。

“这一高复杂度、长程的任务流程,展现了G-0模型的场景泛化能力与迅速响应的稳定执行力。依托于单一端到端架构,G-0模型实现了从视觉感知(Pixel)到全身23个自由度关节控制(Motor Control),让“所想即所得”的智能体验触手可及。” 星海图方面向《科创板日报》记者介绍。

优必选展台上,十几台和成人差不多高的机器人忙着搬运、分拣、检测,十分忙碌。

今年,优必选首次对外展示面向智能制造场景的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据介绍,其是全球首个可自主换电人形机器人,身高1.76米,具有52个自由度,拥有第四代工业级灵巧手,可7X24小时连续作业,是国内首个端到端“类人眼”双目立体视觉感知。

此外,优必选还现场发布全尺寸通用轮式人形机器人Cruzr S2。

星动纪元则带来了旗下具身智能“六边形战士”产品家族矩阵,此次携星动L7、星动XHAND1、星动XHAND lite、星动Q5等核心产品登场。

《科创板日报》记者现场注意到,星动L7身高171cm、体重65kg, 向现场观众展现360度旋转跳这一高难度动作,每一个转身、跳跃都充满力量,这个“钢铁身躯”拥有媲美人类的灵活性与爆发力。据了解,大人形机器人完成此动作相比小人形机器人所需要克服的挑战和难度成倍放大。这背后,也依托于其自研的关节模组,并配合全身55个自由度的协同控制。

在本次大会上,众擎携旗下首款重载级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 T800 完成首次公开亮相,该款机器人身高 1.85 m,体重 85 kg,搭载 41 个高自由度关节,配备固态电池与铝合金外覆盖件,在确保结构强韧以应对重载任务的同时,提升了续航能力,使其能够在重载及高动态场景下持续稳定作业。

众擎方面对《科创板日报》记者透露,在接下来12月24号众擎举办的机器人自由格斗比赛《机甲拳王》中,T800 也将作为核心机型参赛。

同时,众擎还预告了一款极高性价比轻量化陪伴型人形机器人 SA02 ,定位于“年轻人的第一台人形机器人”,售价仅3.85万元起。

众擎首款四足机械豹 JS01 亦同步亮相。该产品采用仿生四足结构设计,可在崎岖地形、湿滑路面等复杂环境中实现稳健穿行。

立体智能视觉及智能机器人研发公司伟景智能本次带来了双足版人形机器人,据介绍,其全身42个自由度,集立体视觉技术、手眼伺服技术、运动控制技术于一体,能够像人类一样在真实的物理环境下执行各种任务,助力工业、农业、商业、家庭、医疗、教育科研等各领域。

此外,伟景AGV版人形机器人上半身采用全新高度仿人的外形设计,底部采用支持自动导航的轮式底盘,整机支持升降,集多种核心技术于一体,能够通过感知交互与外界环境进行实时互动,可在各种应用场景中担当人类的得力助手。

“整活”方面,加速进化世界杯冠军机型T1&K1双双亮相WRC,展台特别打造了6m*9m 标准小型的足球场,为参观者带来沉浸式观赛体验。“人机大战” 互动环节成为吸引观众的焦点,点球对抗、人机对战等多元形式,让现场气氛持续升温。

此前,在2025 RoboCup 巴西机器人足球世界杯上,加速进化T1、K1双双揽获RoboCup世界杯成人组和小型组冠亚军。

从炫技展示走向场景真实

《科创板日报》观察到,2024年被业内称作“人形机器人产业元年”,但那时的技术探索更多停留在概念验证阶段,离真实场景的落地还有不小距离。

而步入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的景象已然不同:展台上的大部分人形机器人,褪去了此前的“表演感”,转而带着浓浓的“实干范儿”。

比如,在场景演示方面,北京人形携天工、天轶系列全新2.0产品矩阵亮相,展现了从最能跑到最好用的进化,并演绎具身智能机器人工业场景多本体、多任务协同工作能力。

产业链方面,帕西尼发布多款新品:其推出业内首款商用级高精度阵列式多维触觉传感器多维触觉传感器 PX-6AX GEN3,并推动触觉传感器首次实现高可靠性规模化量产;

同时,还推出多维触觉灵巧手 GMH18,以抓取可靠性为核心,配备 5 指 18 自由度,其中拇指具有5 自由度,而中指、无名指、小指采用欠驱动多连杆设计,可自适应物体形状,抓握各种日常物品;

此外,帕西尼还带来了新一代轻量化通用人形机器人TORA DOUBLE ONE,可覆盖工业、商业、餐饮、康养、家庭等应用场景。

在机器人产业加速向智能化、人机协作迈进的关键节点,高精度力感知能力正从“锦上添花”跃升为“不可或缺”的底层基础设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企业蓝点触控,带来了覆盖机器人“手足关节”的全矩阵六维力及关节力传感器产品,据蓝点触控向《科创板日报》记者介绍,其通用型六维力传感器作为成熟产品线,已在工业打磨、精密装配等场景验证可靠性,其多尺寸选项适配各类机器人末端工具。

千诀科技则带来了研发的类脑化多模态大模型,采用类脑计算框架,使用全国产类脑芯片,实现对模型的保精度区域分化。

首程控股机器人领域投资人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今年参展企业的整体心态,可以用“从概念导向转向工程导向、从炫技展示走向场景真实”来概括。这一心态的变化,反映出人形机器人产业正经历一场从“验证期”走向“交付期”的跃迁。

首先,以往不少企业展示的是步态算法、仿人结构等单点技术,今年则更强调系统能力的交付,能在真实环境中完成物品抓取、场景导览、语音交互等完整任务链条。从“做得出来”到“用得起来”,工程能力成为行业比拼的新焦点。

其次,是从“产品视角”走向“商业视角”。越来越多企业主动构建仿真的工业、接待、医疗等场景,强调产品在真实任务中的可用性和替代性,反映出市场对“具身智能”的期望已不局限于技术,而是聚焦应用效率与替代价值。

最后,随着行业朝量产和部署阶段迈进,上下游的协同程度显著提高,关节、驱控、触觉传感器等核心部件厂商越来越多参与展示,与主机厂形成联合迭代。这种协作模式本质上是整个行业从“单打独斗”走向“系统交付”的心态转变。

“而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首程控股不仅是资本的支持者,更是产业协同的推动者。我们通过投资+运营+场景联动的方式,助力被投企业加速从技术走向应用。以被投企业万勋科技为例,其自主泊车充电机器人已落地成都ICD,并实现与首程旗下智慧停车平台的融合运营。这不仅推动了技术的商用落地,也构建了机器人在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长期价值闭环。” 首程控股机器人领域投资人说。

据投资人介绍,首程控股重点关注机器人领域前沿技术方向,于2024年参与设立“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规模总计100亿元人民币。在机器人相关领域,已投资宇树科技、银河通用、松延动力、星海图、加速进化等头部企业。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世界机器人大会 人形机器人 具身智能 机器人技术 AI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