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11小时前
考验印度的时候到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深入剖析了特朗普政府近期对印度采取的“极限施压”策略,包括大幅提高关税、语言攻击以及拉拢巴基斯坦等一系列大招。文章探讨了特朗普政府此举的深层原因,分析了印度在能源和农产品领域面临的困境,并对比了特朗普与拜登政府处理对印关系的不同方式。同时,文章还回顾了美巴、美印过往的关系,并引用了印度前国家安全顾问的观点,揭示了国际政治中各国基于自身利益的理性考量和博弈。

🎯 特朗普对印度采取“极限施压”策略,通过提高关税至50%、言语攻击以及与巴基斯坦加强合作等手段,意图迫使印度在农产品市场开放和能源购买方面让步,以符合美国的出口利益。

🇮🇳 印度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与俄罗斯的长期石油合同和军工依赖使其难以完全断绝与俄联系;另一方面,农业是印度经济和政治的支柱,大幅开放农产品市场难以被国内接受,这使得印度难以完全满足美国的贸易要求。

🤝 特朗普政府对巴基斯坦的拉拢是其南亚战略调整的体现,通过与巴基斯坦加强合作,可能旨在利用巴基斯坦制衡伊朗,并改变地区力量平衡。这与此前美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政策以及冷战时期的格局形成对比。

⚖️ 文章对比了特朗普和拜登政府处理对印关系的不同风格。特朗普的处理方式被描述为更随性、个人化且反复无常,而拜登政府则更倾向于通过策略性容忍来处理国际事务,如默许印度与俄罗斯保持一定程度的合作以制衡中国。

🌐 印度秉持“非西方”立场,在国际关系中采取务实策略,既与西方保持紧密联系,又不完全放弃与俄罗斯的合作。印度强调其行为是出于自身国家利益的理性选择,并会规避二级制裁风险,这反映了当前国际政治中多极化和利益驱动的现实。

特朗普惯用“极限施压”的伎俩,在跟欧盟、日本、韩国的关税谈判中,这一策略屡试不爽。

最近几天,遭极限施压的对象成了印度,为了逼迫新德里就范,特朗普祭出以下几个大招:

1、宣布对印度征收25%的对等关税——在印度的主要竞争对手中,巴基斯坦税率为19%,孟加拉国为20%,东南亚国家基本在20%左右。

2、由于印度拒绝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特朗普签署总统令,将对印关税再提高25%,达到50%的水平。

3、语言攻击,批评印度经济“死气沉沉”,嘲讽印空军被击落5架飞机,在美国是否调停印巴停火一事上与莫迪打嘴仗、抢夺功劳。

4、与巴基斯坦靠近,特朗普在白宫亲自宴请被印度视为眼中钉的巴军方一把手、陆军参谋长穆尼尔,双方进行了神秘的全程闭门会晤,这是历史上首次有巴军方首脑直接到白宫参加会晤。

5、7月底,美国与巴基斯坦达成合作开发石油的协议,特朗普表示正在挑选合适的公司牵头,还调侃称或许有一天把石油卖给印度。

6、据巴国媒体报道,特朗普拟9月访问巴基斯坦,之后再访问印度,若成行将是继2006年小布什以来再次有美国总统访巴。

对于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三国间关系的微妙变化,有“策略性”和“战略性”两种观点。

印度舆论普遍认为,特朗普的一系列做法是为了逼迫印方在关税谈判中让步,尤其是放开农产品市场和购买美国能源。

有印度外交部高官表示:

“美国提高关税缺乏逻辑,因此这只是一个暂时的异常现象,是印度将面临的一个暂时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相信最终会找到解决方案。”

据印媒报道,美印两国官员将于8月25日至29日举行新一轮谈判,届时谈判焦点会是农业和乳制品等领域。

前文解释过,美国具有出口优势的产品主要分四大类:军火、波音客机、能源和农产品。

军火方面美国不太放心印度,只愿意卖一些二流装备和后勤支援类装备,波音客机需求摆在那里,剩下的就只有能源和农产品。

要出口给印度能源,自然得断掉印俄之间的能源合作;要出口农产品,就得无所不用其极地逼迫印方在关税谈判中让步。

可对于印度来说,它跟俄罗斯已经签署了长期石油采购合同,而且军工领域主要依赖俄制装备,难以满足美国的无理要求。

至于说农产品开放,长期以来印度一直对进口农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因为农业占其从业人口的一半,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政治角度讲,大幅开放都是不可接受的。

也有一部分观点认为,特朗普的对印政策并不完全出于关税施压目的,那样他只需要把25%关税提高到50%就行了,没必要跟巴基斯坦走近。

从特朗普大力与巴基斯坦缓和关系等事件来看,不排除美国的南亚战略重新向巴基斯坦倾斜,并将巴国作为两面施压伊朗、彻底解决中东困局的重要帮手。

在这些悲观人士看来,印度和美国对彼此的心态正发生变化,不信任感急剧升高,关系紧张的背景下,美国驻印大使和负责南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均没有就位,显示特朗普轻视对印沟通。

实际上,早在冷战期间,南亚次大陆上就是“苏联支持印度VS美国支持巴基斯坦”的格局。

到了小布什和奥巴马时期,美国曾是巴基斯坦的“超级大金主”,两届美国政府出于阿富汗反恐战争的需要,分别向巴基斯坦提供了124亿美元和210亿美元的援助,而当时巴基斯坦一年军费只有几十亿美元。

直到特朗普第一任期停掉对巴军援之前,美巴关系的紧密程度都要高过美印关系。

这从两军主战装备上也能窥探一二,在巴基斯坦引进歼-10、印度引进阵风之前,巴印两国空军的主力战机是F-16对苏-30/米格-29,标准的美制VS苏制。

值得一提的是,巴国军方向来主张“平衡战略”——除坚决反印外,不愿意牵扯进大国博弈。

在2023年5月伊斯兰堡的政治动荡中,立场激烈反美且反军方干政的总理伊姆兰·汗遭罢免入狱,陆军参谋长穆尼尔被认为是重要推手之一。

在2024年2月23日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跟印度外长苏杰生有过一次对话,当被问及为何印度要坚持购买俄罗斯石油时,苏杰生回答道:

“为什么这会成为一个问题?我足够聪明,因而有多种选择,你应该钦佩我,而不是批评我。”

此言一出,布林肯忍不住笑出声。

或许是感到回答得有点草率,苏杰生进一步解释道:

“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历史和挑战,面临着不一样的压力和吸引,在当今相互联系的世界中,很难建立单一维度的关系。

今天区分‘非西方’和‘反西方’是很重要的,我会将印度描述为一个‘非西方’国家,但同时与西方国家有着极其牢固的关系……”

自俄乌开战以来,印度实际上认真参考了中国与俄罗斯关系的“尺度”,把印俄关系调整至略低于中俄关系的位置,然后拿中国做挡箭牌。

由于美国有拉拢印度制衡中国的战略目的,也就默许了新德里的这一做法。

与拜登团队相比,特朗普处理外交问题时更加随性、大小不分,借用半岛电视台一位评论员的话:

“我们正在与一个随时改变态度的政府打交道,没有任何流程,前一分钟美国还不感兴趣,后一分钟优先事项就迅速改变。你面对的是一个反复无常、个人化的政府,这与美国的传统外交政策截然不同。”

简单来说,印度的骑墙策略似乎已经走到尽头。

文章最后,让我们回顾前印度国家安全顾问梅农的一段话。

在一次采访中,有西方记者这样问他:

“印度的这些所谓‘中立性’已经在西方国家受到了一些批评,您有没有想过,美国对一个与它有重要关系的国家不准确更明确地回应俄罗斯军事行动时,会感到十分失望吗?”

梅农回复称:

“我认为我们需要区分那些真正负责管理政府的人,他们对此非常现实,明白这不是一个新现象,而在公众评论和媒体上,情况并非如此。

我想强调一件事,在实践中,无论印度还是中国,无论公开场合的言论和立场如何,实际上都尊重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

我们绝不想冒二级制裁的风险,那将有很大的利益受到威胁,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没有与制裁相抵触。

印度不是唯一从俄罗斯购买石油的国家,欧洲也是如此。我们正在追随我们的利益,美国、欧洲、俄罗斯会试图说服我们为什么应该与他们更密切地合作,这就是国际政治。”

某种意义上讲,拜登容忍印度进口并倒卖俄罗斯石油是处理国际政治的一种思路,特朗普不惜以高关税和美印关系相威胁、逼迫印度就范也是一种处理国际政治的思路。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各个国家间发生的合作、妥协、对抗、威胁、交易乃至投降等各种行为,绝大多数都是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理性考量,这些行为汇集起来就是我们看到的国际政治。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特朗普 印度 巴基斯坦 关税谈判 国际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