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20小时前
海底捞求变:高端化与下沉市场能否兼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面对火锅主业增长乏力及市场饱和的挑战,海底捞正积极通过推出高端臻选店和低价自助小火锅等多元新业务来寻求突破。尽管这些新业务看似方向各异,实则反映了海底捞在市场竞争加剧下的内在焦虑。公司依托其强大的供应链资源,试图在下沉市场和超高端市场开辟新的增长空间。然而,这些新业务所处的赛道竞争同样激烈,如何在复制成功经验的同时,为新业务找到独特的差异化竞争优势,避免同质化,是海底捞当前面临的关键课题。

🔥 **火锅主业增长遇瓶颈,海底捞面临业绩与规模的双重压力**:随着中国火锅市场规模增速放缓,竞争加剧,海底捞的门店数量出现收窄,客单价也呈现下行趋势。2024年,海底捞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仅为个位数,股价较历史高点大幅缩水,显示出市场对其增长潜力的担忧。为了应对这一局面,海底捞正积极探索新的增长点。

🚀 **多元化布局两条主线:下沉市场与超高端市场**:海底捞通过“红石榴计划”孵化了包括“举高高自助小火锅”(平价)和“臻选店”(高端粤式火锅)在内的多个新品牌。前者瞄准一人食和大众消费市场,后者则聚焦高品质海鲜和和牛,提供精致服务,客单价高达700元。这种策略旨在覆盖更广泛的消费群体,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 **供应链优势是基石,但新赛道竞争同样激烈**:海底捞拥有成熟的供应链体系,能够为其新业务提供强大的食材采购、仓储和物流支持。然而,其布局的新业务,如小火锅,本身就处于高度同质化的红海市场,低价竞争激烈。即使是高端市场,也面临着其他品牌的竞争。这使得海底捞在新业务领域,如何构建差异化护城河成为关键。

💡 **差异化竞争是核心挑战,服务优势难以简单复刻**:海底捞在中高端火锅市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其高质量的服务。然而,在拓展新业务时,尤其是在口味和产品模式相对固定的赛道,简单复制其服务优势可能难以奏效。海底捞需要为每个新业务找到独特的价值主张和差异化竞争力,以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并保证盈利能力。

文 | 零售公园

布局多元业务后,海底捞能否同步探索到差异化的商业护城河,还是一个未知数。 

2025年7月25日,海底捞全国首家臻选店在北京开启试营业,主打粤式火锅,食材以高品质海鲜、和牛为主,环境与服务更精致,客单价高达700元左右,是海底捞普通门店的七倍。

不止探索高端市场,海底捞还同步发力平价餐饮业务。2025年7月,海底捞在长沙、南京、宁波等地开设“举高高自助小火锅”,主打一人食旋转自助小火锅,按人头计费,59.9元/位。

尽管表面来看,海底捞近期布局的诸多新业务南辕北辙,缺少共同点,但接连不断布局新业务的动作,却在很大程度上昭示出了海底捞的内在焦虑。随着市场需求逐渐饱和,海底捞的中高端火锅基本盘增长乏力,亟待通过新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诚然,海底捞积累了深厚的供应链资源,布局新业务得心应手。但需要注意的是,诸多垂直餐饮赛道的竞争十分激烈,布局多元业务后,海底捞能否同步探索到差异化的商业护城河,还是一个未知数。

一、火锅主业增长乏力,海底捞愈发焦虑

虽然现如今,海底捞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火锅的“代名词”,但其却难以扭转火锅市场天花板逐渐下行的困局。

红餐产业研究院披露的《火锅产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中国火锅市场规模为6175亿元,同比仅增长5.6%,相较2023年的双位数增速大幅下滑,预计2025年的同比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至5.3%。

因市场规模触及天花板,中国火锅行业迎来了“淘汰赛”。2024年11月-2025年2月,中国火锅门店数持续走低,从超52万家,下跌至约47万家,跌幅约为10%。

在此背景下,海底捞也难以独善其身。财报显示,截止2024年年末,海底捞自营餐厅门店数为1355家,同比减少19家。虽然2024年,海底捞开放加盟,引入了13家加盟店,但计入加盟店后,海底捞门店总数仅为1368家,仍不及2023年的1374家。

图源:红餐产业研究院

更令火锅从业者感到焦虑的是,因经济承压,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还不断走低。红餐产业研究院统计的数据显示,近年来,火锅人均消费金额持续下行,从2023年80多元一路下行至2024年末的70多元。

图源:海底捞2024年财报

由于定位中高端,客单价不菲,为吸引消费者买单,海底捞不得不降价求生。财报显示,2022年-2024年,海底捞客单价分别为104.9元、99.1元以及97.5元,不断下行。

一方面,门店规模收窄,另一方面,议价能力走低,海底捞的业绩自然难以继续高速增长。财报显示,2024年,海底捞营收427.5亿元,同比增长3.1%;归母净利润47.08亿元,同比增长4.6%,成长性趋近于无。

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一家企业是否值得投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企业是否具备想象空间。由于门店规模萎缩、业绩萎靡不振,海底捞已不再“性感”。2025年7月中旬,里昂发布研报称,预计今年下半年,海底捞将面临利润压力,将其目标价从19港元/股下调至15港元/股。

事实上,将时间拉长来看,广大投资者早已开始用脚投票。截至2025年8月7日,海底捞股价约为14港元/股,相较2021年2月85.78港元/股的历史高点,缩水约84%。

二、下沉和高端,海底捞求变的两条主线

眼看着火锅市场天花板不断走低,海底捞并未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布局新业务,以求打开成长空间。

2024年8月,海底捞推出“红石榴计划”,同时面向海底捞内部员工和外部孵化创业项目,旨在发展更多餐饮新品牌,推动餐饮服务创新。

对此,2024年末,接受采访时,海底捞董事会副主席周兆呈表示,“把红石榴剥开,你会发现很难数清里面有多少颗石榴籽。同样的,我们也难以预测未来将出现多少创业项目,但这个数量一定会很多,所谓的‘多籽多福’。”

正如周兆呈所言,“海底捞内部平均每天有200个创新项目在提报”。推出“红石榴计划”后,海底捞确实迎来了诸多新业务。除了前文开头提到的臻选店、举高高自助小火锅,海底捞还上线单价22元的工作日自助午餐,推出了嗨妮牛肉麻辣烫、苗师兄铁锅炖、焰请烤肉铺子等品牌。

尽管海底捞布局的新业务十分庞杂,但梳理后不难发现,其有两条核心发展主线:其一是推出诸多平价餐饮品牌,切入下沉市场;其二是通过提供精致的食材和服务,聚焦超高端餐饮市场。这两条发展主线,均依托于海底捞火锅食材的供应链资源。

图源:长江证券研究所

众所周知,经营火锅业务数十年,海底捞构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帝国,几乎涉足火锅产业链的所有环节。比如,蜀海供应链主要负责海底捞食材的采购、仓储和物流配送等。

目前,蜀海供应链在全国拥有40余个仓配物流中心,构建了覆盖全国90%城市的超级仓配网络,仓储运营总面积超48万平方米,拥有超4000辆常温及冷链物流车,日吞吐量超千吨,可以全年全天候保障食材的精准送达。

基于供应链层面的比较优势,海底捞可以轻而易举布局与火锅食材紧密相关的餐饮业务。反之,随着新业务取得突破,海底捞在供应链层面也能进一步实现规模效应,进而构筑良性的互动循环。

三、外围赛道竞争同样激烈,海底捞亟待找到差异化

尽管海底捞在供应链层面具备深厚的比较优势,但需要注意的是,其诸多新业务所瞄准的赛道,并非有待开发的蓝海,而是竞争十分激烈的红海。

以小火锅为例,该餐饮形态已有数十年历史,目前拥有海量玩家。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全国小火锅门店数超5万家,约占全国火锅总门店数的10%。

由于产品类型单一、业务模式简单,目前小火锅赛道深陷同质化竞争的泥潭,只能靠低价吸引消费者。

图源:红餐大数据

红餐大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7月,60元及以下人均消费区间的小火锅门店数占比均有不同幅度上涨。其中20-40元区间的小火锅门店数占比最高,达30.8%。

有鉴于此,小火锅品类的开创者呷哺呷哺,早在2016年,就启动了“呷哺+品牌升级计划”,旨在提高客单价,实现高端化破局。不过遗憾的是,由于高端化发展受阻,近年来,呷哺呷哺已无奈退守低价市场。财报显示,2024年,呷哺呷哺的客单价为54.8元,同比下跌11.9%。

诚然,相较呷哺呷哺,海底捞在供应链层面具备更强的比较优势,但在小火锅赛道,由于溢价空间有限,后者也不再拥有高质量服务构筑的商业护城河。在此背景下,举高高自助小火锅59.9元/位的高昂价格,似乎难以说服消费者买单。

要知道,海底捞之所以可以在竞争激烈的中高端火锅赛道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其找到了基于服务的差异化护城河。

2015年6月,接受网易财经采访时,海底捞董事长张勇对外表示,“我从来不觉得味道好是餐饮竞争的核心。因为口味南北方的差异很大,如果你是一个大牌子的话,你让每一个人都说它很好,那几乎不可能。”有鉴于此,海底捞聚焦高质量的服务,最终成为了中高端火锅市场的翘楚。

由此来看,海底捞布局新业务,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探寻到差异化能力。接受采访时,被问及“红石榴计划推进过程中有遇到什么困难吗?”,周兆呈对外表示,“尽管团队中可能都带有海底捞的基因,但仍有许多细微的差别。若所有方面均保持一致,管理自然更为简单,但这并不现实,必须有差异化。”

由于不同餐饮品牌聚焦的市场、服务的消费者以及利润空间不同,海底捞很难通过简单复刻高质量服务,在其他赛道脱颖而出。而此前,海底捞又自我否定了口味可以构筑差异化竞争力。

在此背景下,海底捞固然可以凭借雄厚的财力和供应链资源,不断布局新业务,但如何像此前一样,避免同质化竞争,进而博取较高的毛利率,也是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由此来看,现阶段对于海底捞来说,为新业务探索到差异化护城河,比不断切入新兴赛道,更重要。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海底捞 餐饮业 多元化经营 市场竞争 差异化战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