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13小时前
美非农“跌倒”,大A吃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引发了关于统计独立性和数据准确性的担忧。此前公布的非农就业报告显示新增岗位远低于预期,且前期数据被大幅下修,这与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以及劳动力市场结构性问题交织,对金融市场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决策产生了显著影响。文章探讨了特朗普施压美联储降息的政治经济逻辑,以及美联储在通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两难。同时,也分析了美国经济数据波动对全球资本流向的潜在影响,并以吉姆·罗杰斯清仓美股、增持中国资产为例,预示了资本市场可能出现的变局。文章最后提出对美国经济衰退和数据信任危机的疑问,强调政治干预统计数据可能损害美元霸权的信用基石。

🇺🇸 特朗普总统因不满就业数据而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美国劳工统计局副局长威廉·威亚特罗夫斯基接任代理局长。此次罢免美国史上首位因统计结果遭总统公开解职的技术官员,引发了对统计机构独立性可能被破坏的担忧。

📉 7月美国非农就业报告显示新增岗位远低于预期,且5月和6月数据被大幅下修,创下疫情以来最大修正幅度。这与此前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影响企业信心、制造业PMI低于荣枯线以及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恶化(如长期失业人数增加)有关,显示出经济增长面临挑战。

⚖️ 美国经济数据的不确定性导致美联储内部出现分歧:部分理事主张立即降息以应对劳动力市场停滞,而以鲍威尔为首的派别则担忧过早降息可能加剧通胀。这种分歧源于核心CPI的回升与劳动参与率下滑、私人消费增速放缓等矛盾的经济信号。

🌍 美国经济数据波动和美联储政策动向对全球资本市场产生影响。文章指出,美元利率下行可能导致国际资本流出美国,寻找更高回报的市场,中国市场被视为潜在的“价值洼地”。传奇投资家吉姆·罗杰斯清空美股、增持中国资产的举动,进一步引发了市场对资本流向的关注。

❓ 文章最后抛出两个问题:美国是否会陷入衰退,以及非农数据“跌倒”是否会引发全球对美国数据体系的信任危机,并可能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其核心观点是,政治干预统计数据可能会损害美元霸权的信用基石,全球经济将在不确定性中航行。

当政治染指统计数据,就像医生篡改体检报告。解雇统计局长或许能换来所谓的“悦目”经济数据,但付出的代价可能是美元霸权最核心的信用基石。这场博弈没有真正的赢家,只有全球经济在不确定性的迷雾中艰难航行。

美国“非农”翅膀轻轻一扇,全球股市颤抖。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总统在社交媒体“真实社交”发文,指责劳工统计局局长埃丽卡·麦肯塔弗在2024年美国大选前“人为夸大”就业数据,要求立即将其解职,并由“更有能力的人选”接替。

美国劳工部长洛丽·查韦斯-德雷默当天宣布,美国劳工统计局副局长威廉·威亚特罗夫斯基将出任代理局长,接替埃丽卡·麦肯塔弗。后者成为美国史上首位因统计结果遭总统公开罢免的技术官员。

此前,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7月非农就业报告,显示美国7月仅新增7.3万个工作岗位,远低于预期的10.6万个,失业率从4.1%升至4.2%。更关键的是,5月和6月数据被大幅下修——5月新增岗位从14.4万下调至1.9万,6月从14.7万下调至1.4万,两个月合计下修25.8万个岗位,创下疫情以来最大修正幅度。

被解职的麦肯塔弗在联邦政府工作逾20年,曾在人口普查局、总统行政办公室和财政部任职,是典型的专业技术官僚。其前任局长威廉·比奇(William Beach)曾在特朗普首个任期内任职,他警告:“解雇麦肯塔弗开创了危险先例,将破坏统计机构独立性。”

美国劳工统计局的统计流程提供了客观解释是,初始样本回复率仅约60%:该局每月就业数据来自12.1万家企业和政府机构的自愿调查,涵盖全美26%的非农岗位。后续修订属标准程序也会随着更多样本回复,数据修正是常态。彼得森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表示:“本次大幅修订主因是中小企业数据滞后,而非统计失误。”

01

深层问题在于统计体系自身危机。白宫匿名官员透露,疫情后关键经济数据调查回复率持续低于50%,CPI数据采集范围甚至被迫缩减30%。一位前劳工部官员坦言:“我们正用残缺的拼图描绘美国经济全貌。”

需要提醒的是,非农数据爆雷背后,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正在反噬经济。核心问题是,关税政策冲击企业信心——平均关税税率计划升至20%,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低于荣枯线,6月跌至46.33。

其次是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恶化。7月长期失业人数增加,ISM制造业就业分项指数进一步萎缩。政策不确定性使企业暂停招聘计划。联合包裹服务公司宣布裁员2万人,沃尔沃集团、克利夫兰克里夫斯等企业也在收缩规模。

简单的道理,当企业难以预测明年关税税率时,他们怎么可能制定长期招聘计划?

数据公布后金融市场剧烈反应,道指暴跌800点,创两个月最大跌幅,波动率指数VIX跳升。降息概率更是剧烈反转,9月降息概率从37.7%飙升至80.8%;避险资产随之受追捧,黄金涨至3350美元/盎司,美元进入抛售模式。

美联储内部因此出现历史性分歧。7月30日议息会议上,两位理事沃勒和鲍曼投票主张立即降息,这是自1993年以来首次出现两位理事集体反对决议。鸽派认为:“劳动力市场停滞需要政策响应。”而以鲍威尔为首的谨慎派警告:“关税推升的通胀具有黏性,过早降息可能重燃通胀。”

这种分裂源于经济数据的矛盾:6月核心CPI环比涨0.2%,服装、家具等受关税冲击品类价格显著回升,显示通胀压力未消;但同时劳动参与率下滑至62.3%,私人消费增速降至1.6%的三年低位。

啰啰嗦嗦一大堆,肯定有读者会问,这与大A有半毛线关系吗?让老美互相斗去吧!

但事实上,非农数据的小翅膀一动,就会影响到美联储,而美联储的每一次政策摇摆,都在重塑全球资本版图。尤其在关税战的阴影下,中美贸易也必将受到重大影响。

02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要搞清楚,为何特朗普强压美联储?

特朗普与美联储的对抗有其政治经济逻辑。选民支持下滑的危机,盖洛普7月民调显示,仅37%选民认可其经济政策,较2月的42%明显下降,支持他的独立选民不到三分之一。前面提到关税战必然企业运营成本,最终导致物价上涨,这势必会反作用到选举行情上,而降息就会产生多重政治红利——可短期刺激股市、降低国债利息支出、助推制造业回流。这就可以理解特朗普为何频频要美联储降息。

那么,美联储为何要硬刚特朗普呢?

请注意,美联储降息的核心逻辑在于降低资金成本,刺激经济。当美元利率下行,持有美元资产的收益预期随之缩水,国际资本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更高回报的“栖息地”。这一过程如同潮汐,资金从低洼的美元资产池流出,涌向收益率更高或增长潜力更大的市场。

鲜为人知的或是,贸易逆差越大,流入美国的国际资本越多。数据是最好的佐证,根据TIC数据,4月,美国由3月国际资本净流入2531亿美元转为净流出142亿美元。虽然净流出规模不大,甚至低于同年1月份净流出585亿美元,但与上月较大规模的净流入相比,逆转势头较为明显。

短短一个月为何出现如此大的反差?核心原因绕不开国际资本对关税战的担忧。

好了,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最关心的话题还是,美联储一旦发生政策转向,势必会牵动全球资本神经,乃至影响到大A的波动。比如,在美联储加息周期中,资金规模达15万亿美元热钱趴在美国资产里,一旦美联储降息,这些巨额资本势必会寻找价值洼地,而引起资本外流。

敲黑板!这些资本外流有两大方向,一处是资金的归属地,一处是中国市场。至于为什么是中国市场,这里就不赘述了,爱信不信。

小插曲是,8月1日,83岁的华尔街传奇投资家吉姆·罗杰斯在新加坡峰会上抛出震撼言论:清空所有美股持仓,仅保留中国股票和黄金白银。这一决策瞬间引爆全球资本市场——美国散户论坛WallStreetBets上,“跟风抛售美股”话题热度飙升400%,而中国A50期货单日成交量暴增180%。

好了,至于怎么影响到大A,大家自行脑补。

下面来点天马行空的想象——若就业市场疲软成为趋势,可能出现以下情景:

美联储被迫转向,期货市场似乎对此更为乐观,已押注9月降息概率超80%。但严峻的情形是,若失业率持续放大,美联储可能启动危机应对模式,2025年底前降息幅度或达超出预期。

由此提两个问题:1、高盛模型显示美国衰退概率已达30%。那么,未来美国是否会真的走进衰退期呢?2、非农数据的“跌倒”,是否会影响全球对美国数据体系的信任危机呢?由此会产生哪些更深远的影响?

浅显的道理是,当政治染指统计数据,就像医生篡改体检报告。解雇统计局长或许能换来所谓的“悦目”经济数据,但付出的代价可能是美元霸权最核心的信用基石。这场博弈没有真正的赢家,只有全球经济在不确定性的迷雾中艰难航行。

【文章只供交流,并非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每日资本论”,作者:白开水的思考,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美国经济 非农就业 美联储 关税政策 资本流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