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9小时前
连锁酒店派系混战:从资本狂欢到存量博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连锁酒店行业历经近三十年发展,从最初满足基础住宿需求的经济型酒店,逐步演变为如今注重人文关怀和差异化体验的中高端连锁酒店。锦江、首旅、华住等传统派系以及亚朵、希诺等创新派系共同构成了多元竞争格局。市场已从增量转向存量,产品同质化和饱和供应带来更大的经营压力,促使企业不断进行品牌升级和模式创新以应对挑战。

🏨 **连锁酒店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中国连锁酒店的兴起可追溯至近30年前,在市场经济推动下,以锦江之星为代表的经济型连锁酒店应运而生,满足了商旅和个人出行的住宿需求。随后,如家、7天等品牌快速崛起,形成了经济型连锁酒店的早期格局,并得益于中小企业数量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及城镇化率提升等因素实现高速增长。

🌟 **多元化派系形成与资本化:** 连锁酒店行业吸引了国有酒店集团、地产企业、OTA系职业经理人等多种力量参与。随着市场成熟,出现了国有酒店集团系、OTA系、地产系以及亚朵、希诺等创新发展系,各派系在不同细分市场展开竞争。许多品牌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市实现融资和退出,随后又进行私有化整合,行业集中度逐渐提升。

💡 **市场变迁与升级趋势:** 随着消费主力人群的更迭,特别是90后、00后成为消费新势力,连锁酒店品牌开始注重品牌和产品升级,从经济型向中高端拓展,例如如家精选、7天优品等。亚朵酒店以人文关怀和跨界零售(如卖枕头)的模式,成为创新发展系的重要代表。

📈 **当前市场格局与挑战:** 目前,连锁酒店市场呈现锦江、首旅、华住三大派系领跑,亚朵、希诺等创新酒店则通过差异化寻求发展。市场已进入存量时代,产品同质化和市场供应量趋于饱和,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如何提升经营效率、实现差异化竞争成为关键课题。

文 |斑马消费,作者 | 沈庹

10多年前,华住集团前执行副总裁王海军,在云南怒江边的亚朵村旅行,被当地人与人之间的诚实信任所感动,萌发了创立一家人文酒店的念头。

不久,一家叫做“亚朵”,主打人文关怀理念的中高端连锁酒店,在西安揭开面纱。王海军发现,很多客人对酒店的枕头评价颇高,干脆新辟零售业务卖枕头,2024年卖出380万只。

作为创新跨界系酒店的代表,亚朵诞生于连锁酒店行业转型升级时期,得以快速发展。但随着市场下沉、友商竞速,亚朵也正面临更大的竞争。

锦江系、华住系,与亚朵的境遇差不多。当市场由增量转向存量时代,如何提升经营效率,已是摆在眼前棘手的工作。

派系初具

很长一段时期,中国本土酒店的运营主体,大多为国有企业,主要接待政务、商务人群。普通人的住宿需求,只能由招待所或私人旅馆来满足。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商旅、个人出行需求增长,外资品牌进入国内,国有酒店开始探索掘金经济型酒店市场。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锦江饭店高管徐祖荣,借鉴美国汽车旅馆商业模式,创立了锦江之星。

如果以锦江之星创立算起,本土酒店连锁化时间迄今不到30年。快速走过了兴起、发展到壮大的过程。

国有酒店集团、地产企业、OTA系职业经理人等纷纷登场,连锁酒店行业的动静越来越大。

市场发展早期,市场参与者仍以国有酒店为主。在锦江集团支持下,锦江之星第一个吃螃蟹。

2003年后,携程网前高管季琦与沈南鹏等联袂创办如家酒店,后来季琦创立汉庭;携程网前高管郑南雁创办7天酒店和铂涛集团。

至此,国内经济型连锁酒店三大品牌在市场齐聚。

华住系前高管王海军创办亚朵酒店,已是2013年,通过寻求差异化和跨界发展,与殷乾元后来创立的希诺酒店一起,成为创新发展系的两大代表性企业。

连锁酒店从兴起到发展,正值房地产行业黄金发展期。在住宅业务之外,地产商们逐步涉足酒店领域。

1996年,万达在大连开出首家酒店,2003年在成都开办万达索菲特酒店,进军高端酒店领域;2007年,绿城在浙江舟山开出首家酒店。金茂、碧桂园以及保利地产等都布局了酒店业务板块,基本以星级酒店为主。

酒店行业几大重要系别渐成雏形,即国有酒店集团系、OTA系、地产系以及创新发展系等。

齐聚资本市场

如家酒店的创立,源于季琦在对携程用户的反馈和市场调查过程中,偶然发现中产及中低收入群体对经济型连锁酒店的需求。

这类商旅人群,出差住宿标准限制在200-300元区间。20多年前,这点费用住不了星级酒店,只能到低星级酒店或招待所凑合,住宿环境又难尽人意。

如家创办的2002年,正是经济型连锁酒店从无到有的行业初期,在整个酒店住宿行业中占比相当低。

中信证券研报显示,中国经济型酒店与星级酒店数量比,自2000年的0.34%增至2008年的19.66%,8年60倍增速,经济型连锁酒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朝阳行业。而且,相比发达国家7比1的数量比,中国蕴藏着巨大市场空间。

一时间,各类资本及势力聚首,共同推动连锁酒店市场发展。70后、80后,应该都体验过连锁酒店品牌发展的速度,出差或旅行,如家、7天等品牌成为首选。

后来的数据,进一步佐证了上述判断。

据Inntie Report披露,2003年-2008年,中国经济型品牌连锁酒店数量、房间数量取得100%、98%的复合增长率。

究其根源,过往20多年里,中小企业数量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以及城镇化率的提升,成为驱动连锁酒店行业迅猛发展的三大因素。

据艾瑞网,2003年,国内中小企业数量为2360万家,到2010年增至3450万家。由于差旅报销费用标准限制,企业员工出差只能选择经济型连锁酒店。统计显示,2008年,国内经济型连锁酒店顾客中,有高达42%比例来自中小企业。

这些品牌顺应了市场需求,经过一段时期的扩张后,在资本市场聚集。如家酒店2006年登陆纳斯达克;7天酒店2009年挂牌纽交所;华住集团2010年、2020年分别在纳斯达克及港股上市;亚朵酒店于2022年11月在纳斯达克上市。

融合与分化

资本化后,连锁酒店品牌们,走到新的发展阶段。

它们通过资本化,让投资人获得丰厚回报,顺利退出。后来,又纷纷私有化,投向更大的怀抱。

2016年,如家酒店完成私有化,成为首旅酒店集团旗下子公司。

2013年,铂涛集团对7天酒店私有化。2015年,锦江酒店斥资超百亿收购铂涛集团81%股权。收购后,锦江酒店规模超6000家,客房64万间以上。

铂涛集团被收购之后,郑南雁创办了百达屋,专注线下多元空间体验等业务。后来,他联合携程、欧翎投资以及红杉中国等,私有化开元酒店,并成立德胧集团。据公开资料,德胧集团已在亚太区布局酒店1400多家,客房超20万间。

季琦以汉庭酒店为基础,整合组建华住集团,旗下拥有全季、桔子、禧玥等品牌,覆盖经济、中端、中高端、高端及奢华等多类酒店产品。

在房地产行业新一轮周期中,地产商旗下的酒店板块,不少被用作增强流动性的标的。

2017年,万达通过将旗下70多家酒店,以近190亿元卖给富力地产,降低了自身风险。但没过几年,富力也遭遇流动性危机,这些酒店再次被摆上货架。

近30年里,连锁酒店消费人群更迭变化,主力消费人群已变成90后、00后等,酒店企业对品牌及产品持续更新升级。

比如,如家酒店升级为如家精选、7天酒店升级为7天优品等。这也是酒店企业,拓展中高端市场的重要举措之一。

如今的连锁酒店市场,锦江、首旅与华住三大派系你追我赶,亚朵、希诺等创新酒店差异化发展。

多头竞争、诸强领跑的格局已形成,市场也由增量走进存量时代,产品同质化、市场供应量趋于饱和,企业生存压力进一步加剧。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连锁酒店 亚朵酒店 酒店行业 市场竞争 品牌升级
相关文章